- Vol.100 如何理解“儿童创意写作”?|少年三明治07
在这个时代,“写作”还有什么用?写作教育又能带给孩子什么?儿童创意写作和成人创意写作的区别在哪里?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三明治创始人、正在东安格利亚大学(UEA)读创意非虚构写作硕士的李梓新聊了聊创意写作的源流、发展与国内外案例,以及一个关键的问题——孩子为什么要学创意写作? 本期主播 虾米:是创意写作专业在读研究生,也是写作的小学生 本期嘉宾 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现在在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EA)学习非虚构写作(Creative Non Fiction)。并有20年传媒经验,出版多本非虚构著作。 我们在节目中聊了这些话题 01:35 如何理解“创意写作”?写作环境变迁下的三明治探索 07:50 2016年创办三明治儿童中文创意写作中心,是因为中文教育的巨大缺失 18:41 儿童创意写作有怎样的形式?国内外创意写作案例分享 27:16 儿童创意写作和成人创意写作的区别是什么?组织形式、导师特点与输出形式的异同 34:03 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将持续在哪方面探索? 联系我们 公众号【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 小红书@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 @读书小治 本期制作 内容策划:虾米 剪辑:虾米 文案:虾米 监制:花花、栗子 出品: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中心 收听渠道 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Apple 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
- Vol.99 在美国养育华裔小孩,一场“我是谁”的探寻之旅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四位一代移民妈妈在美国的养育故事。她们是西答、张眯眯、密斯赵和珊珊,四位作者也是三明治的老朋友,曾用文字记录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与育儿体验。 作为中国妈妈,在和自身成长环境迥然不同的地域,如何与孩子一起应对文化差异,探寻身份认同?这趟“我是谁”的旅程,不仅有孩子们挑战与尝试,也有妈妈们的自我思考。妈妈们讨论了语言、外表、饮食习惯与思维方式如何构成一个人的文化归属感,同时,她们也坦诚地讲述了在多文化环境中遇到的困惑与摇摆。 妈妈们聊到了这些话题 02:04 探讨华人身份认同问题:孩子能否同时拥有多种身份? 13:03 如何在亚裔身份认同方面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 19:32 家长的语言选择对儿童身份认同的影响:探讨中文和英文的主导地位 26:06 语言与情感:孩子不会说中文的潜在“遗憾” 39:11 在沟通中成长:作为父母,如何处理孩子对中文学习的抗拒? 01:11:50 探寻华人在美国的认同与归属感:二代和三代华人的不同成长轨迹 美国妈妈们的系列对话 Vol.44 挤时间录播客的妈妈们,想说说我们如何决定成为母亲 Vol.45 中国移民在美国的职场内卷,是另一种卷法 Vol.46 在美国谈教育公平?课堂之外的真实生活无法无视 Vol.47 住大城市还是大农村?中国移民的美国居住观察 Vol.83 “不想再因为做妈妈感到羞耻”,三位女性主义母亲聊成长与自由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 剪辑 西答 ❑ 节目编辑 备备
- Vol. 98 文学教育的过程,是一场情感互动|少年三明治06
在三明治,写作导师和孩子间的关系是多重的。TA们既是朋友,更共享同一个身份——写作者。当传统的关系发生着意料之外的变化,当文学教育打破常规的课堂范式,人与人之间便开始弥漫丰富而流动的情感,诞生着一个个打动人心的互动细节。白先勇说,文学教育就是情感教育。今天这期播客,两位三明治的写作导师也将谈谈她们与孩子间的文学情感故事。 本期主播 虾米:一个害怕当老师的文艺青年 小严:一个话忽多忽少的人 杨杨:一个喜欢在深夜写日记的人 我们在节目中聊了这些话题 01:20 为什么会成为儿童中文创意写作导师?这份小众职业带来了怎样的特殊体验? 04:10 文学教育,是把“师-生”/“教-学”还原成人和另一个人的交流 13:49 反思教师权威的同时,写作能带给师生互动什么不同方法? 22:16 写作时的套路化和自我审查,更像是对自我感受的不确信?拓宽写作素材库的本质又是什么? 36:06 写作的进步不等于作文分数提高,而更关乎“自我”的完善 43:24 当孩子的发言出乎意料,当孩子的情感反馈“不正确”但真实 本期提到的作品 [中] 郑渊洁《皮皮鲁驯兔记》 [中] 西西《候鸟》 [韩] 朴婉绪《故乡飘已远》 [中] 杨本芬《秋园》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阿西莫夫短篇科幻全集》 电影《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王子川,2023) 本期提到的暑期工作坊 我的表达 我的博物馆 迪士尼电影赏析与长故事创作 《西游记》新读新写 联系我们 公众号【三明治文化中心】 小红书@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 @读书小治 本期制作 内容策划:虾米、小严、杨杨 剪辑:虾米 文案:虾米 监制:栗子、花花 出品: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中心 收听渠道 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Apple 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
- Vol.97 裸辞后从福州出发,我去18座城市寻找人与人的连接
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三明治每日书共写班的常驻班主任Saber。他在去年二月,裸辞离开上一份工作,从福州开始了一次属于自己的漫行。一年多过去,Saber途径的城市累积到18个。Saber的旅行方式有些特别,每一次出发,他都首先从人的连接开始,通过在地社群与城市建立关系。从宁波重逢旧记忆,到上海感受都市脉动,再到随机却惊喜的常州行,Saber依着人的线索,开启每一次城市观察,也将在各地的见闻带回福州,带领更多的人穿行城市,探索附近。 我们在节目中聊了这些话题 05:03 福州人眼中的世界,一个长期在家办公者的旅行计划 15:07 旅行中的随机决策,探寻城市的魅力 25:16 旅行中的历史探索,福州与其他城市的比较与思考 30:16 不一样的旅行方式,与不同旅伴一起探索城市魅力 35:17 通过社群找到深度链接的机会,探索一个城市的文化和人际关系 50:32 福州城市漫游与社群建设:探索福州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55:35 探索福州古城,付费行走活动中的收获与成长 认识Saber:Saber的「使用说明书」 Saber的旅途留影摘选 常州-在茅山遇到猴子 宁波-天一广场的夜间喷泉下的一家人 泉州-开元寺与赑屃合照自拍的姑娘 漳州-孩子在公园玩荡秋千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
- Vol.96 在儿童文学中补偿我的东亚童年|少年三明治儿童节特辑
关于“何为儿童文学”的经典讨论是:for children,about children or by children。但“children”却不是儿童文学的全部。 就像许多大人深爱着迪士尼或宫崎骏的电影一样,也有早已度过童年的人还选择浸泡在童书的世界。童书能够为成人带来什么?成年后还喜欢读儿童文学,是在逃避现实还是在守护童心?从成人视角看儿童文学,看到的是骗人的童话还是深刻的现实?儿童文学专注的那些主题又分别与人的各个成长阶段有何关联? 本期,我们就来聊聊儿童文学与自我养育。 本期主播 虾米:一个临时被拉来串场的提问者 水母:一名成年后才进入儿童文学世界的阅读者 梦云:一位住在童年的人 我们在节目中聊了这些话题 01:36 为什么成年后还喜欢读儿童文学?是时候打破对儿童文学的刻板认知了 04:49 儿童文学有哪些新发展?成年后再读儿童文学有了什么新发现?一个写给13岁女孩的故事为何能滋养30岁的我? 31:12 什么是糟糕的儿童文学?又该如何去看待儿童和成人阅读的感受差异? 44:00 如何给自己、给孩子选童书? 52:30 小孩们的压力也是我的困境,我的烦忧也是小孩们的苦恼 本期提到的作品 【美】罗伯特·蒙施,迈克尔·马钦科《纸袋公主》 【日】角野荣子《魔女宅急便》 【日】森见登美彦《企鹅公路》 【德】米切尔·恩德《毛毛》 【德】米切尔·恩德《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丹麦】安徒生《小意达的花儿》 【中】黄蓓佳《野蜂飞舞》 【中】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 【中】黄蓓佳《漂亮的狗儿》 【中】黄蓓佳《今天我是升旗手》 【中】黄蓓佳《亲亲我的妈妈》 【芬兰】托芙·扬松《姆咪谷的冬天》 【美】玛格丽特·怀兹·布朗,克雷门·赫德《逃家小兔》 【比利时】凯蒂·克劳泽《美杜莎妈妈》 【美】朵琳·克罗宁,哈利·布里斯《蚯蚓的日记》 联系我们 公众号【三明治文化中心】 小红书@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 @读书小治 本期制作 内容策划:花花、虾米 剪辑:虾米 文案:虾米 监制:栗子、花花 出品: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中心 收听渠道 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Apple 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
- Vol.95 把名著请下神坛,与作家交个朋友|少年三明治04
关于名著,我们有过许多疑惑。为什么一个看似不合理的故事也可以是名著?为什么老师说它内涵深厚,我却迟迟无法看到它的好?把握不了名著的复杂性是因为我水平太差吗?名著,总是带着权威的光环,而这道光环往往也会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或许是因为它被要求“强制阅读”,或许是因为它会出现在考试中,或许是因为时代和文化的隔阂,或许是因为它已经被过度传播,我们已经很难在阅读中获得惊奇愉悦的体验,也不再能从文字里感受到作者跳动的心。但,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本期播客,我们就将展开聊聊,如何认知经典作品,如何创造性地进入名著阅读,以及如何让当下的自己和流传百年的文字产生共振。 本期主播 嘻嘻:读书越读越杂的新朋友 栗子:不怎么读书(划掉!)的老朋友 我们在节目中聊了这些话题 00:02 孩子们的名著阅读感受 00:41热身part:主播忆童年,在没有“名著”概念时读“名著”的体验 (提及书籍:《天上的街市》《北京的冬天》《朝花夕拾》《红岩》《小萝卜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三国演义》《世说新语》《绿山墙的安妮》《秘密花园》《飘》《金银岛》《八十天环游地球》《基督山伯爵》《鲁滨逊漂流记》《水浒传 》《红楼梦》) 08:58 现在的孩子会被要求读哪些名著?被列入必读书目后和考试要求下的名著阅读是怎样的? (提及书籍:《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边城》《湘行散记》《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人鼠之间》,张爱玲。) 15:51 如何在“高大上”的名著面前平稳落地?什么叫“让作家自己去引导读者”? (重点提及人物:鲁迅、萧红。) 32:19 为什么说强行解读是对文学的损害?如何挖掘经典作品与当代生活的关联? (提及书籍:《呼兰河传》《边城》《绿野仙踪》《柳林风声》《水浒传》《变形记》) 50:11 从一本书到一整个书柜,如何把书读杂? (提及书籍:《在轮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格列佛游记》《弗兰肯斯坦》《化身博士》《浮士德》《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克苏鲁。) 57:22 换个角度看待贴在书籍或者人物上的标签会发生什么? (提及书籍:《边城》《飘》《红与黑》《悲惨世界》) 1:03:45 三明治经典阅读工作坊让你无负担进入作者构建的世界 (提及工作坊:[《纳尼亚传奇》精读]、[文学中的上海童年](读《野芒坡》和《童年河》)、[走进《柳林风声》的世界]、[《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精读]、[《魔戒I》沉浸式精读]、[鲁迅的多重宇宙]、[萧红的黄金时代]) (提及书籍:《巨流河》《骆驼祥子》《秋园》)** 本期延伸阅读书籍/动漫作品 【日】朝雾卡夫卡、春河35《文豪野犬》 联系我们 公众号【三明治文化中心】 小红书@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 @读书小治 本期制作 内容策划:嘻嘻、栗子 片头采访:花花 剪辑:虾米 文案:虾米 监制:栗子、花花 出品: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中心 收听渠道 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Apple 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
- Vol.94 青少年写下“死亡”,是虚无还是反思?|少年三明治03
关于“死亡”,我们向来谈论得太少。它既不是生活日常,也存在不能起死复生揭示死亡之谜的讲述困境。但在文艺创作中,“死亡”是频被提及的事件或隐喻。余华在《活着》中用连续的死亡展开了复杂的历史现实,电影《寻梦环游记》在异世界里追问死亡的本质,乔伊斯在《死者》中用情感瘫痪和道德失能象征死亡。在三明治写作老师的观察中,“死亡”也会出没在孩子们的创作中。孩子们会在怎样的情景下书写死亡?我们可以通过ta们作品中的死亡元素发现什么?本期节目,我们就来展开这个略显神秘的话题,共同探讨有关生命的教育。 本期主播 虾米:偶尔想象自己如何死去 花花:不敢想象自己如何死去 栗子:常在工作坊和孩子讨论如何书写死亡 我们在节目中聊了这些话题 00:06 我们问孩子:你怎么看待死亡?你有没有写作过死亡? 01:06 孩子们为什么会“把人写死”?模仿推理小说家、传递悲剧内核、反思现实世界…… 15:02 孩子们是否会在不了解死亡的情况下,较为虚无和否定性地在看待生命? 23:45 用写作构建生死观,在文学中完成共情力与生命教育。 26:53 我们既不会告诉孩子死亡是一种解脱,也不会直接说生命一定是很美好的。死亡教育需要足够“敞开”。 38:21 接受“死亡”的必然性后,更能思考“生”的意义。 41:04 如何借助文学与低年龄段的孩子恰当地讨论死亡? 45:02 怎么看待文学对死亡的浪漫化? 49:18 认知死亡,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看什么书? 我们提到的工作坊有: 推理内外工作坊 迪士尼电影赏析与长故事工作坊 宫崎骏电影赏析与长故事工作坊 共情力与生命教育工作坊 精读“哈利·波特”系列工作坊 本期延伸阅读书单 【丹麦】乌拉夫·尼尔森《再见,麦芬先生》(绘本) 【美】汉思·威尔罕《我永远爱你》(绘本) 【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爷爷变成了幽灵》(绘本) 【日】宫下洋一《安乐死现场》(非虚构) 本期提及的其他作品 【中】蔡崇达《命运》 【英】石黑一雄《克拉拉与太阳》 【日】宫崎骏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美】迪士尼皮克斯动画《心灵奇旅》 【美】迪士尼皮克斯动画《寻梦环游记》 【英】J·K·罗琳《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德】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西线无战事》 【法】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联系我们 公众号【三明治文化中心】 小红书@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 @读书小治 本期制作 内容策划:虾米 片头采访:栗子 剪辑:虾米 文案:虾米 监制:栗子、花花 出品: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中心 收听渠道 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Apple 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
- Vol.93 私人的就是公共的,学术和写作上都是 | 短故事
欢迎收听开放三明治新的系列节目,这个系列邀请三明治短故事Lifre Writing 的各位导师,呈现她们的生活与创作,以及她们对个人非虚构写作的理解。第二期是三明治创始人李梓新与短故事学院导师邱不苑的对话。 节目中,不苑分享了学术研究给自身的写作带来的变化、在写作中如何看见“我”、如何抵达生命经验中不同样貌的真实。 不苑即将去英国剑桥大学教育系全奖读博,她在此前的硕士论文中探究身体与写作的关系,并将部分研究成果融入身体·舞动·写作工作坊。目前,国内长沙场的身体·舞动·写作工作坊场次持续报名中!❑ 身体·舞动·写作工作坊长沙场持续报名中! ❑ 本期节目聊到了以下话题: 00:59 不苑的博士研究课题 03:30 学术与媒体工作的关系 09:10 关于“拥抱”的研究,看见我们的身体 17:56 创意写作与身体如何“动静结合”? 24:54 将个人叙事融入学术写作 36:12 不苑作为写作导师的感受,与初中生一起写作的经历 53:22 不苑在英国求学的生活经历和新的体会 ❑ 延伸阅读 她在论文里写拥抱,拿下剑桥最高档评分 不苑指导编辑的短故事作品:一名初中生对未来的恐惧,远远超过他对生活的期望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 剪辑&编辑 备备 ❑ 背景音乐 歌曲: You, Short Edit 音乐来自 www.fiftysounds.com/zh/
- Vol. 92 上紧发条的城市小孩,不妨用写作重拾日常|少年三明治02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第二集中,周轶君带领观众走进了芬兰的教育现场。其中一个段落关于自然教育——森林里什么课都可以教。在户外的课上,老师让孩子收集不同的味道、用自己的想象力给每种树命名,以此培养孩子和自然的关系。同时展开关于数学、地理等学科知识的讨论,让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在教育和游戏中完善人格。芬兰有森林,所以孩子应该去学习森林。周轶君问户外课的老师们,那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是应该去学习城市吗?对方老师说:“当然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可以如何认识城市?城市的街道上蕴含着哪些“窗外”才有的成长养料?教育如何对抗附近的消失吗,如何唤醒孩子对日常的思考? *「少年三明治」栏目将聚焦儿童、教育、阅读、写作和当代生活,从教师、家长的视角出发,交流和孩子互动中的观察与思考。也会基于2016年以来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中心在上海为6-15岁孩子打造的中文创意阅读和写作会员社群,去发掘并讲述关于10后一代的一切。 本期主播 虾米:为了感受上海春天的美妙不慎病倒 花花:向往大自然,但离开城市就迷路 栗子:虽然很宅但也愿意探索城市 我们在节目中聊了这些话题 00:02 我们问孩子:你们生活的地方最近有什么变化呢? 01:02 我们与城市的关系是什么?老上海人的生活半径、新上海人的生活尺度、《繁花》的人名前缀 04:47 附近的消失:10后城市小孩在车接车送的交通便利和互联网发展中和丧失体验与细节 09:53 现在的孩子还有必要去深入城市吗?不了解城市又会怎样?栗子曾见证一个孩子的崩溃时刻 14:53 孩子的写作千篇一律假大空?当他写冬天时,下意识想到的竟然是小动物都跑进洞穴冬眠?花花是如何引导儿子摆脱套路化写作的? 18:10 《教育在窗外》:当一个人和世界有了真正的内在的经验的连接的时候,才能够真正了解自己 23:13 三明治如何帮助孩子重拾附近?在阅读、漫步、写作的复合工坊中体会自我与城市的关联 26:17 三明治不同年龄段的城市教育:在上海当导游、去徐家汇公园自然观察、小区土地神改造计划 、观察街道店铺与人物……从关心变化到公共参与,从感官唤醒到人格完善 34:06 被迫参与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 vs 重新看见城市生活的日常小事 39:53 三明治如何帮助孩子松开所谓“故土乡愁”或者“繁华闹市”的既定概念?如何通过文学互动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如何引导孩子有意识地提问? 50:19 建立自我,拥有同理心,学会交流……认识城市就是认识自己,探究城市就是向外联结。 本期延伸阅读书单 【英】迈克尔·邦德《帕丁顿当导游》 【英】肯尼思·格雷厄姆《柳林风声》 【中】周静《泽泽的湖》 【中】西西《西西诗集》 【美】E.B.怀特《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 【美】何伟《江城》 【中】殷健灵《野芒坡》 【中】赵丽宏《童年河》 本期提及的其他作品 【中】金宇澄《繁花》 【中】黄武雄《教育在窗外》 【日】吉井忍《东京八平米》 联系我们 公众号【三明治文化中心】 小红书@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 @读书小治 本期制作 内容策划:虾米 片头采访:花花 剪辑:虾米 文案:虾米 监制:栗子、花花 出品: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中心 收听渠道 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Apple 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
- Vol. 91 文学课上,和10后聊聊女性主义|少年三明治01
大家好,欢迎来到开放三明治的新栏目「少年三明治」。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我们想和大家聊聊孩子们眼中的性别,女性主义启蒙教育和如何让孩子在文学中思考女性处境。 *「少年三明治」栏目将聚焦儿童、教育、阅读、写作和当代生活,从教师、家长的视角出发,交流和孩子互动中的观察与思考。也会基于2016年以来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中心在上海为6-15岁孩子打造的中文创意阅读和写作会员社群,去发掘并讲述关于10后一代的一切。 本期主播 虾米:还没离开大学校园,但已经开始观察小学校园的Z世代女性主义者。 花花:“后知后觉”叠加“早婚早育”的女性主义者。白天夜晚都在享受和10后群体打交道的快乐,主打一个work life blend。 栗子:一路打怪升级的近战法师,兼任青少年的文学与精神伙伴。 我们在节目中聊了这些话题 00:05 我们问孩子:你了解女性主义吗?生活中有哪些性别不平等现象? 01:19 栏目及主播介绍 03:28 两位老师分享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意识到性别规训“不对劲”的时刻。完成自我性别启蒙后,对教学和育儿又有什么影响? 15:16 栗子怎么跟高年级的孩子在文学中探讨女性的处境?孩子们的反应又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 27:19 花花给低年级的儿子读过哪些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童书?一年前9岁的儿子第一次问出:这是一本女主主义的书吗? 34:55 跟孩子聊性别话题的时候,有哪些困难或担忧?如何和孩子聊“强奸”? 45:44 现在很多小学生都认为学校“重女轻男”?如何引导孩子认识区别对待和性别标准? 49:24 三明治《了不起的女孩》工作坊介绍:全女教学,在文学的世界中讨论女孩的身体、情感和未来 59:36 三明治的女性儿童友好氛围:聚在一起,用一个村庄的力量养育孩子 01:02:30 “让听不到声音的人有机会听到,让不被听到的声音有机会被听到。” 本期延伸阅读书单 【日】樋口一叶《十三夜》(选自《青梅竹马》) 【日】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女性贫困》 【中】杨本芬《黄泥冲》(选自《秋园》) 【法】瓦内莎·斯普林格拉《同意》 【日】伊藤诗织《黑箱》 【日】东野圭吾《圣诞妈妈》 【美】安妮特·贝·皮门特尔 / 迈科·阿彻《奔跑的女孩》 【美】Jessica Love《Julián Is a Mermaid》 联系我们 公众号【三明治文化中心】 小红书@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 @读书小治 本期制作 内容策划:虾米 片头采访:花花 剪辑:虾米 文案:虾米 监制:栗子、花花 出品:三明治儿童创意写作中心 收听渠道 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Apple 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Spotify
- Vol.90 如何设计一间小猫更友好的咖啡店?第一步是给小狗道歉。
本期节目听众福利!你的小猫更喜欢待在家里,还是更期盼出门?你是想带小猫出门的人吗?你对宠物友好空间有哪些体验和观察?欢迎说出你的想法!我们将在评论中抽出10位喜欢小猫的人,送出10张“给小狗道歉”贺卡+sorry dog 八折优惠券。 去年12月,三明治的好朋友pidan在苏州河畔开设了一间“小猫更友好咖啡店”,它的名字是sorry dog。做“宠物友好”这件事,pidan细分出“对小猫更好”的选项,努力为想出门的小猫和猫猫的监护人创造一个让小猫感到安全舒适的地方。进店之前可以看见导视牌上的文字:sorrrrrrrrrrrrrry doooooooog,内有猫咪,为了小动物们的身心健康,很抱歉,小狗不得入内。 卡尔维诺在小说《顽固的猫的花园》中写道:猫的城市和人的城市一个在另一个里面,但并非同一个城市。有少数几只猫还记得那曾经没有差别的时光;人的马路和广场也是猫的马路和广场,还有草地、庭院、阳台和喷泉:生活在一个宽阔而多样的空间里。 本期节目,我们带着好奇探访了这间咖啡店,和sorry dog的项目负责人倩倩一起聊了聊: 没有猫的平面设计师,第一次给小猫做一家咖啡店 05:55 宠物用品品牌为什么要开咖啡店? 15:43 想带猫出门的人真的那么多吗? 18:39 猫需要怎样的室内和户外体验? 32:58 给小狗道歉的正确方式 40:23 城市中,猫和人的相处还有哪些可能? 52:21 有趣的是,倩倩是pidan团队中为数不多没有养猫的人。从空间设计、平面设计到饮品单,咖啡店逐渐成型的过程中,她也重新思考和感受人与动物、自然和社区的连接。 倩倩还用自己的设计真诚给小狗道歉,她做了一张非常酷的带录音功能音乐卡片,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录音对小狗说对不起。 我们想通过这期节目和大家讨论:你的小猫更喜欢待在家里,还是更期盼出门?你是想带小猫出门的人吗?你对宠物友好空间有哪些体验和观察?欢迎说出你的想法!我们将在评论中抽出10位喜欢小猫的人,送出10张“给小狗道歉”贺卡+sorry dog 八折优惠券。 sorry dog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光复西路165号 特别提醒: 请勿在不了解小猫的习性和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带自己的小猫出门。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
- Vol.89 一桩事先张扬的离婚案和一次不声张的“隐离”
本期节目,参与对话的两位每日书作者苏苏和丫丫在去年11月的单身主题讨论中记录了她们离婚的故事。 一个女人要离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没有经营好婚姻和家庭?意味着即使是丈夫背叛了婚姻,也是她的错?意味着身为妈妈却不考虑孩子对完整家庭的需要,只顾自己?意味着一个大龄单身女性还离过婚,这辈子就完了? 去年八月,丫丫在每日书分享了她离婚成功,恢复单身的喜讯,也展现了在离婚过程中她的勇气、魄力和决心。而走进婚姻,再走到离婚,丫丫对于婚姻和人性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丫丫的每日书: 选择离婚后,35+的我为了想要的生活一往无前 我的离婚是一桩事先张扬的恢复单身案 年少时,苏遵从社会时钟,如交完美作业一般地进入婚姻生活,生儿育女,经营家庭,提升自我。十四年后,当生活和事业趋于平稳苏决定和前夫离婚,不搬离住处不告诉孩子和父母。中年离婚,她的渴望和担心是什么? 四十岁,离婚不离家,我终于可以坦然做自己了 希望苏苏和丫丫的讲述会给让更多人了解女性的处境,也鼓励更多的人讲出自己的故事。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
- Vol.88 旁立:我只是在寻找自己的语言 | 短故事
欢迎收听开放三明治新的系列节目,这个系列邀请三明治短故事Lifre Writing 的各位导师,呈现她们的生活与创作,以及她们对个人非虚构写作的理解。第一期是三明治创始人李梓新与短故事学院负责人旁立的对话。 三明治短故事学院已进入第六年,它最初是从生活记录开始的“个人书写实验”,随着编辑导师与写作者们的共同实践,逐渐成为涵盖公共议题与个人故事的非虚构写作项目。短故事的作者们生活在全球各地,他们用真实的书写映照世界的变化,也为中文非虚构创作拓展边界。 回顾三明治短故事学院与中文非虚构创作的变化,旁立在节目中讲述了自身的写作如何从媒体机构之下的新闻叙事重新回到个体表达,梓新分享了他在不同文化中的观察到的多元的“非虚构写作”定义。欢迎收听! ❑ 延伸阅读 在短故事学院,我尝试用写作与生活达成和解 2023年就要过去了,想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 非虚构写作是一种不得不言说的生活重量 44岁,我去英国学英文创意写作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
- Vol.87 每一次写下来,都是保留对当下的全息投影
本期开放三明治邀请了两位每日书作者,Yi和永晴,我们一起聊了聊如何在生活中寻找书写的动力,怎样找到自身的写作命题,做自己的编辑部。 曾在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工作的Yi目前在上海生活,他从今年1月份开始尝试用写作探索生活,目前已经连续写了11个月。与此同时,他正在经历从上一份工作离开、寻找下一个起点的过程。 永晴是每日书的老朋友,她刚刚从巴黎搬到伦敦,慢慢展开对一座城市的感知。永晴说自己的书写总会被生命的某些命题重启,即使搁笔很长一段时间,再次写下些什么的愿望依然蕴藏在日常中。 Yi 和永晴在每日书相遇,并一起制作了一档播客“瓶瓶有奇”。这也是每日书的神奇之处,存在于世界不同角落的两个人因为书写产生交集,用文字看见彼此。写下来,就像为此刻当下保存一份全息影像,映照自己与当下的世界。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
- Vol.86 学生、打工人和妈妈,跟秋凉聊聊“陆配”生活中的三种身份
本期开放三明治邀请了三明治的老朋友,目前居住在台北的写作者秋凉。过去八年,她在三明治陆续发表的故事记录了她从苏州到意大利再到台北的工作、求学与日常,她的写作也一步步迈向更公共的议题。 上个月,秋凉的短故事作品《嫁到台北,“三重身份”让我感觉自己像渣男》讲述了她在博士、打工人、准妈妈身份间切换的“陆配生活”。她说:一上来就要抛接三个球,这困难模式的游戏让我头皮发麻。 文章发布后,开放三明治联系到秋凉,希望与她聊聊在世界急剧变化中辗转两岸的生活状态,以及不同代际对文化和身份的思索。我们很高兴能用声音的方式再次认识秋凉。 ❑ 阅读更多秋凉的作品 2018年,我在意大利和我的“黑狗”对抗 一个艺术青年的出走与回归 我,一个双性恋者,再婚了 ❑ 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 Apple Podcast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QQ音乐 ❑ 剪辑 备备 ❑ 节目编辑 备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