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OL.130 人生教练现场问诊:别让工作榨干了你
Mandy是哈佛大学MBA,康奈尔大学学士,目前住在苏黎世。她过去在光鲜钱又多的投行工作,今天却是一名服务于年轻人的人生教练。她说,她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家孩子找到“既安全又有意义的事业”。 我有时候也很好为人师,想要给人指点指点职业困惑。当我拿出三个真实案例来问Mandy的时候,我发现专业教练果然要比我高明得多。虽然我也能问出好问题,但Mandy更能给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另外,在关注对方的困惑之外,Mandy也比我更能关注TA的身心状态——后者有时候更为重要。 本期节目是我们在苏黎世和新加坡两地在线录制的。如果你想要找Mandy了解更多关于人生探索的方法,你可以关注她的播客“理想与面包”,也可以加她的微信zz68zhen 1:00 大部分人的觉醒时刻:我不想过那样的生活 4:58 发了那么多奖金,为什么大家还是不开心? 10:35 越优秀的人,越难转型吗? 14:54 有时候我们卡住了,纯粹是因为太累了 17:00 限制性信念、支持体系和最小成本行动 24:18 精力不够,本质上是优先级不明确 32:30 展开说说“限制性信念” 41:00 谁活成了你想要的样子,你就去认识谁 44:51 最小成本的行动:寸程碑 53:10 三个真实故事,Mandy现场问诊 55:46 29岁的物理老师,是要创业还是回老家考编? 1:03:10 热爱艺术的女孩,如何与讨厌的商业变现共处? 1:07:45 35岁了,还能梦想做程序员吗? 1:14:05 做教练也不能挣大钱,你为什么还乐此不疲?
- VOL.129 工作不饱和,公司才更有前途
小邢是一位航空发动机工程师。不过你放心,我们这一期不会聊什么尖端技术:第一我不懂,第二也不敢聊。 我们关心的是创新。创新从何而来,什么样的公司才能创新?中国、美国、欧洲的公司又各自是如何培养和保持创新能力的? 小邢在北欧和美国公司工作过,其中既有创业企业,又有百年巨擘。而我呢,虽然是个文科生,也曾经和工程师群体打过交道,从事的也是产品创新的工作。 这一期节目,就让我们海阔天空聊聊创新吧。核心观点,就是创新不能太卷,创新得悠着点哈哈哈哈哈。 1:04 真男人最终的梦想还是要上天 3:52 为什么北欧公司的同事可以消失那么多天,而中国朋友却请不了年假? 13:04 新三国演义:欧洲公司要苟住,美国公司要创新,而中国公司负责解决问题 19:48 中美欧,创新能力哪家强? 27:40 从个人角度,如何判断一家公司的创新潜力? 33:47 工作不饱和才是创新的源泉? 40:30 非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应该有不同的解法 43:27 老板的责任是要把题出对 45:54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的先决条件 52:58 对不同的成功都表示尊重并且愿意付费,才是真的多元
- VOL.128 高学历干不了餐饮吗?
用世俗的标准来看,华倩的背景非常漂亮:她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食品科学专业,曾是扎根实验室5年的食品研发科学家;后来转战美国读MBA,又回到国内进了顶尖咨询公司麦肯锡做顾问,还去了大厂工作。 有趣的是,她现在的身份和这个背景形成了某种反差:她现在是小餐馆的老板娘。 一般都认为,餐饮的门槛很低,从业者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而且非常辛苦。为什么华倩会选择这样的道路呢?这一期节目,我们就聊聊,她是如何一路从科学家“吃”成了创业者,并立志成为“会吃的人里最懂商业,懂商业的人里最养生”的人,如何打算用一碗汤的温度重新定义事业与生活的平衡。 如果想对华倩有很多了解,可以关注她的公众号:抱持的Rochelle。 2:24 拥有一家靓汤馆的高材生 5:17 咋了,高材生就不能去端汤? 8:20 夫妻老婆店,是0-1最好的模型 11:39 认识老公之前,先认识了家人 16:40 0-1之后,就一定是1-100吗? 19:49 资本推动下依赖惯性的创业者 24:26 小而美和大而全,不可兼得? 28:10 有些东西,不能标准化 35:30 创业收入不如打工,我如何自洽? 38:56 从“小而丑”开始 44:46 餐饮不需要高学历吗? 46:10 什么样的人才能在这个行业成功? 56:14 一辆早餐车上的商学院案例 1:02:28 餐饮小白如何开始?
- VOL.127 想去海外找工作?听听北美人力资源专家怎么说
Tim是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公司HireIO的CEO。他20多年前就去了美国,在UC Berkley读书的时候,发现即使是非常优秀的中国同学,也往往对如何找到好工作一筹莫展。这个洞察让他投身于人力资源行业,一直到现在。 我从海外找工作的角度,请Tim分享了在今天中国企业出海的大背景下,哪些市场、行业和公司会更有机会。当然,我们也探讨了中国企业到了海外需要注意和改变的地方。 HireIO 海拓优才,坐标硅谷的全球综合人力解决方案服务商。欢迎关注视频号-“Tim Li企业人力资源&出海认知”,公众号-“HireIO 出海咨询”获得干货分享及最新动态。商务合作及出海咨询请添加小助手微信:HireIO_Bayarea,或者发送邮件到info@HireIO.us,备注“小宇宙听友”。 想要看更多嘉宾分享,欢迎加入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或加小助理微信咨询:suannaigeboke 00:58 不一样的年轻人:GAP了10年才去上大学 04:39 即使是Berkley的学生,也不知道毕业要做什么 07:07 能在30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幸运 09:53 中国企业出海,是时代给我们的机遇 14:07 大企业在海外招人,经历了几个阶段 17:44 中国企业出海,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1:37 想去海外工作,新兴市场会有更多机会吗? 24:18 想去海外工作,什么行业更有机会? 27:05 想去海外工作,什么样的公司更值得考虑? 30:35 中国人出海工作,需要打破文化圈 33:18 不是“去中国化”,而是“本地化” 37:58 要不要加班,是由中国企业和本地市场反复博弈的结果 44:53 疫情后,中国出海企业的数量井喷 48:19 出海去工作,要做哪些准备? BGM: deep urban 【这里可以找到我们】 公众号:酸奶哥出海漫游指南 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 收听渠道: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Apple Podcast 【反馈、投稿、自荐,欢迎联系我们】 邮箱:sng@red-ing.com WeChat: suannaigeboke(备注:出海)
- VOL.126 把保险卖给亲戚朋友,有什么问题吗?
近几年,我发现朋友圈里很多人都转行做了保险代理。 这一期节目,我就和一位老朋友,Isabel,聊一聊这个职业。 读新闻出身的Isabel,开玩笑说她做保险代理是带着一种“体验式报道”的心态;所以我就从旁观者视角,提了三个很常见的对保险代理的“偏见问题”: 卖保险是不是做传销? 卖保险是不是在杀熟? 买保险是不是一种注定被割的赌博? 我很喜欢Isable给我的回答,她说:“把保险卖给亲戚朋友,有什么问题吗?” 在她看来,做保险代理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换:更自由,更包容,和很多老朋友重新链接,感觉自己鲜活地生活在世界中。 最后,如果想和Isable有链接的朋友,可以加她微信:IsabelYao 1:00 怎么这么多人都转型做保险了? 03:53 与其无所事事,不如学点东西 08:10 做保险,要有阅历,要有共情能力 10:57 到了一定年龄,保险代理就变成了一份好工作 13:48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老板,其实他是你的打工仔 16:14 “妖魔化”、没底薪、不交金 21:15 P人做保险,需要打卡? 28:35 客户可能也是你未来的团队成员 29:37 讨人喜欢,是保险代理的重要素质? 34:47 为什么新加坡的代理人,都喜欢拖家带口来谈业务? 39:20 这些年来,保险从业者的素质有了大提升 44:01 第一个“偏见”:卖保险好像搞传销啊! 53:14 第二个“偏见”:卖保险就是杀熟吗? 1:05:00 第三个“偏见”:买保险其实是赌博? 1:10:54 在推销与不推销之间,有微妙的平衡 Bgm 片头:Silk notes - Playful Dawn 片尾:Bob Dylan - Farewell 【这里可以找到我们】 公众号:酸奶哥出海漫游指南 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 收听渠道: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Apple Podcast 【反馈、投稿、自荐,欢迎联系我们】 邮箱:sng@red-ing.com WeChat: suannaigeboke(备注:聊天社)
- VOL.125 在新加坡找工作,真的好难
大雪以前在宝洁和欧莱雅工作。今年年初开始,她在新加坡找工作。用她的话说,“遭受了沉重打击”。原来,在新加坡找份工作这么难!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她给自己加难度的原因。 这一期节目,就让大雪给我们讲讲,在新加坡找工作有什么诀窍,以及对于在海外工作的思考和感悟。 对出海的中国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在海外找到优秀人才。 01:00 在新加坡找工作,骄傲的我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12:11 一个小窍门,帮助你的简历战胜AI筛选 19:01 到了某个阶段,就一点也不想重复自己了 23:47 为什么要给自己加难度呢? 26:26 为什么一定要在新加坡呢? 31:03广州、香港与新加坡的工作文化比较 39:12 新加坡可能不适合有野心的人 41:40 什么样的中国企业可以在海外吸引到人才? 53:19 出海,就是打碎重组的过程 Bgm 片头:Mercuzio Pianist,Justin Hurwitz - Another Day of Sun 片尾:Lord Huron - The Night We Met 【这里可以找到我们】 公众号:酸奶哥出海漫游指南 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 收听渠道: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Apple Podcast 【反馈、投稿、自荐,欢迎联系我们】 邮箱:sng@red-ing.com WeChat: suannaigeboke(备注:出海)
- VOL.124 互联网电商平台,是不是推动“内卷”的罪魁祸首?
非常难得,我们可以这样没有顾忌地讨论电商平台。 本期嘉宾Amber,是多准数据的前CEO,也算是和中国电商一起成长的行业老人了。在完成公司对赌协议之后,她移居新加坡,探索职业发展的下一步。 这大概也是她为什么可以和我畅所欲言的原因吧——毕竟已经抽身而去。 这期节目的开头,我读了一小段网上的文章:《内卷和停滞:中国电商“原地踏步”的五年》。这篇文章说,这五年来,互联网电商平台一方面陷入低价竞争,一方面推动了行业内卷。 我和Amber就此展开了很多讨论。我认为互联网的马太效应的确让垄断利润更容易,Amber则反驳说其实互联网比传统行业更有用户思维。没有对错,但希望我们的讨论给你一些启发。 除此以外,Amber还讲了很多行业趣事,比如当年电商黄金时代的造富神话,比如我们都已经不记得的,线下商业曾经是多么糟糕。 最后,我们还聊了聊直播电商和它的出海前景。 01:30 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后,我对中国电商实在是太熟悉了 06:22 低价和内卷——中国电商原地踏步了? 10:17 你还记得你的第一次网购经历吗? 12:10 “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从来都不是阿里京东的目标 15:59 过去五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21:03 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市场将永远处于低水平竞争 28:57 电商平台是不是推动 “内卷”的罪魁祸首? 34:21 电商是品牌和消费者一起选出来的 38:15 曾经,在阿里工作真的是“福报” 42:27 开滴滴、送外卖、开民宿:从兼职到全职,就是一个悲剧的开始 49:20 酸奶哥:如果只有互联网巨头在赚钱,那是很可怕的 51:27 Amber:不会的,互联网公司其实很怕被用户抛弃 55:50 线下零售依然有很多的机会,因为电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1:04:38 直播电商更像是一个夜市,和货架电商有本质区别 1:08:56 为什么直播在中国要比海外大很多? 1:21:23 平台靠广告就能盈利,为什么非要做电商? 1:25:19直播电商在东南亚很难复制中国的奇迹 Bgm 片头:Across the Room - Public Library Commute/Forrest. 片尾:Tokyo Crossing - Innovation Horizon Drift 【这里可以找到我们】 公众号:酸奶哥出海漫游指南 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 收听渠道: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Apple Podcast 【反馈、投稿、自荐,欢迎联系我们】 邮箱:sng@red-ing.com WeChat: suannaigeboke(备注:聊天社)
- VOL.123 东南亚的“牛马”,为什么不听话?
这一期节目,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的人力资源管理。 其实我听很多出海东南亚的人说,在海外招工很难,管理更难。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一期我就和来自Glints的两位专家:Adam和Lorenz好好聊一聊。 你会听到很多有趣的不同:中国企业认为的福利,其实是东南亚国家的“基本保障”;选工资还是休假,国内和海外也很不一样;都说东南亚人工便宜,但算下来还真不是那么回事…… Adam提了一个独特的观点:很多中国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外企了!而正是这种认知的错位,造成了很多难题。 欢迎收听!也欢迎你留言分享你的感受! 想要看更多嘉宾分享,欢迎加入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或加小助手微信咨询 suannaigeboke 04:44 今天我们在东南亚,“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占 10:03 “会说中文”,究竟重不重要? 15:44 我们很多企业,忘了自己根本没有知名度,需要自我介绍 17:26 三五年前,中国企业形象是很好的;现在…… 21:13 “最低保障”和“福利”根本不是一回事 23:58 更多工资 vs. 更多休假,怎么选? 27:06 中国企业的外派员工,是来吃苦的 36:01 我们已经是外企了,却还没有意识到这个身份转换 37:49 东南亚不像你认为的那么便宜 44:20 他们相信,事情永远可以明天做 45:21 为什么在东南亚不能晚发工资? 50:04 从人力角度给中国企业出海的三条建议 56:50 不要为了出海而出海 bgm: you got jazz 【这里可以找到我们】 公众号:酸奶哥出海漫游指南 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 收听渠道: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Apple Podcast 【反馈、投稿、自荐,欢迎联系我们】 邮箱:sng@red-ing.com WeChat: suannaigeboke(备注:出海)
- VOL.122 一把“中二”的椅子,居然还卖得很贵?
连勋是一个连续创业者,从To B行业,到投资人,再到To C行业。他说,他还是喜欢研究人,喜欢做产品,To C最适合他。 他选的赛道,是电竞椅。和他聊之前,我还真不知道,原来电竞椅是中国人阴差阳错创造的品类,也不知道原来电竞椅的设计有这么多门道。 虽然我们的主题是出海业务,但我们花了一半的时间在讨论电竞椅的产品设计和商业逻辑。没错,出海其实只是商业逻辑的地域延伸,最重要的依然是这个逻辑本身够不够完整和准确。 为什么电竞椅要从高端做起?为什么要有很突出的视觉差异?海外如何定价?走什么渠道?…… 其实每个人的出海都是在摸索,在摸索中交流真的更有意思。 想要看更多嘉宾分享,欢迎加入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或加小助手微信咨询 suannaigeboke 01:02 TGIF这个品牌居然还没有被注册? 03:28 都年薪千万了,还没有一把好椅子 05:50 总是从最硬核人群切入市场 08:17 第一把椅子,很“中二” 10:25 从开始的叫好不叫座,怎么就突破了销量天花板? 14:19 三把椅子,覆盖三个人群 15:54 手游玩家,是我们的下一个人群 20:17 买家要退竞品,我们付运费 27:12 我有一个挺羞耻的ID:椅子大王里奥 33:42 喜欢研究“人”的创业者,适合做To C的业务 36:17 海外都高价求代购了,我们还不出海吗! 41:55 “电竞椅”这个品类,中国遥遥领先 45:49 耐用消费品,要先做最贵的 52:00 Herman Miller的椅子为什么那么贵? 54:21 做品牌的乐趣:给自己做大玩具 57:20 海外市场:一点一点向前拱 58:26 电竞赛事的热度,其实是最高的 bgm: 片头:TheFatRat,Maisy Kay - The Storm 片尾:New Tribute Kings - Home (Originally Performed By Philip Phillips) 【这里可以找到我们】 公众号:酸奶哥出海漫游指南 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 收听渠道: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Apple Podcast 【反馈、投稿、自荐,欢迎联系我们】 邮箱:sng@red-ing.com WeChat: suannaigeboke(备注:出海)
- VOL.121 对谈MAIA ACTIVE 联合创始人Mia:为什么一定要赢呢?参赛就很快乐呀!
我超喜欢Mia。 Mia是运动服饰品牌MAIA ACTIVE的联合创始人,前CEO。我虽然只见过她两次,但每次都对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实在是太聪明,又太灵动了! 她去年把品牌卖给了安踏,终于没有那么忙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可以不再“剥削自己”了。我也终于可以和她约一个播客,好好聊一聊天。 这一期我们聊的主题是“品牌”。我很好奇,作为一个成功打造新消费品牌的人,会怎么看待这一波新消费创业,以及会如何复盘这些品牌的成长过程。 但品牌其实不是一个单独的话题:创始人和品牌是不可分的。于是我们也趁热打铁的地聊到Mia自己的信仰,对产业的理解,以及人生意义的来源。 节目的最后,我还问了两个听友委托我问的问题:F人如何在挫折时避免内耗,以及在重要节点上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想了解更多有关Mia的内容,可以全网搜“艺名米娅”。她也有自己的小宇宙:Lala Land,欢迎关注。 01:30 我是一个对品牌有信仰的“生意人” 04:47 品牌是经营用户的认知,而不仅是做自我的表达 09:58 0-1做产品,1-10强运营,10-100做品牌 14:20 因为是风口上的猪,所以我们才有小而美的选择 18:29 拿钱太容易了,我们就容易对自己产生误判 22:27 来,我们读一下《论持久战》 27:21 T人好难理解F人的挫败感 29:20 那个瞬间,意识到品牌没我会更好 32:43 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做一件大事呢? 34:33 相比“赢”,我更为我参与了比赛而快乐 40:05 停止剥削自己,重新找回能量 45:22 哪些动作算是做品牌? 49:29 品牌的表达一定是有争议的 55:09 因为相信,所以愿意花钱 59:25 高手的“手感”源自于好奇心和感受力 1:01:55 品牌部门被裁,一定是能力与要求的匹配出了问题 1:08:12 F人做决策时,一定要有个第三者视角,和一些能说真话的良师益友 1:10:26 不要纠结你的选择是否正确,而是努力把它变成正确的 1:14:14 最大的奢侈品:和喜欢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 bgm: 片头:The Beatles - Ob-La-Di, Ob-La-Da (Remastered) 片尾:Johnny Nash - I Can See Clearly Now 【这里可以找到我们】 公众号:酸奶哥出海漫游指南 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 收听渠道: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Apple Podcast 【反馈、投稿、自荐,欢迎联系我们】 邮箱:sng@red-ing.com WeChat: suannaigeboke(备注:聊天社)
- VOL.120 这世界上真的有人愿意分享他赚钱的秘密吗?——专访“生财有术”会员运营负责人纪钟
生财有术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副业创业交流社群,目前生财有术在知识星球上的会员超6万人,会员费是2765元/人。 我一直很好奇,这么高的会员费,真的值得么?加入这个社群,就能赚到钱吗?它是不是又一个割韭菜的“知识付费”项目? 带着这些疑问,我采访了生财有术会员运营的负责人纪钟。他很详细地介绍了生财有术这个社群运营的基础,社群内的活动,并回答了我的质疑。 你还可以了解到,赚钱需要的几个特质,以及从小白到赚钱高手的四大阶段。 用纪钟的话说,其实目标并不是赚钱,而是成为赚钱的专家。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生活。 最后,如果有听友对生财有术这个社群有兴趣,可以扫码体验: 01:27 一个帮人赚钱的社群 04:13 现在做什么副业比较赚钱? 08:44 要赚到第一个100万,需要多久? 11:47 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分享他赚钱的秘密? 20:44 生财有术是怎么做到这么高的活跃度的? 25:14 好的社群,一定要从中心化转变为去中心化 32:25 “生财有术”里都是什么样的项目? 34:43 知识付费是不是最终都要割韭菜? 41:43 从小白到高手,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55:13 能赚到钱的人,通常具备五个特质 1:00:51 怎么判断赚钱机会? 1:03:40 从社群到孵化器,帮助普通人创业成功 1:09:09 成为赚钱的专家,让赚钱成为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 bgm: 片头:Davide Bergamaschi,Simone Cutri - Energetic and Motivating 片尾:1 Revolution Music - Feel Inspired 【这里可以找到我们】 公众号:酸奶哥出海漫游指南 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 收听渠道: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Apple Podcast 【反馈、投稿、自荐,欢迎联系我们】 邮箱:sng@red-ing.com WeChat: suannaigeboke(备注:聊天社)
- VOL.119 来美国一年复盘: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这次是我播客节目第85期嘉宾Echo的返场。 一年前,Echo决定接受一个挑战,到美国去开始新工作。 单身前往陌生的国家生活,同时还要管理一个跨文化的团队,承担业务上的压力。这个决定是勇敢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令人高兴的是,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Echo的开心和放松。她是如何做到在业务上和生活上都很快适应的?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这一期节目,就让我们听听“大龄单身出海女性”的复盘吧! 想要看更多嘉宾分享,欢迎加入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或加小助手微信咨询 suannaigeboke 01:21 从很city的上海,到美国“农村” 07:21 来了美国,要适应各种“慢” 10:18 阳光充沛,家庭优先 13:07 让美国员工做新的工作,是一个挑战 18:34 跨文化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尊重和倾听 23:56 美国员工是怎么看待中国企业的? 26:53 中美冲突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31:18 美国民众的态度是什么? 34:46 中国企业还是会卷,但只有国内的80% 42:14 美国的“反卷斗士” 45:23 一定要买反歧视雇主险 49:38 恶补美国历史文化知识 55:47 我们是怎么抓到旅行场景的机会的? 1:05:13 不断要管好美国员工,还要搞定中国的老板 1:09:51 单身在美国,还是挺无聊的 1:15:31 不要被动等待: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Bgm 片头 :The Mamas & the Papas - California Dreamin' 片尾:Billy Bragg,Wilco - California Stars 【这里可以找到我们】 公众号:酸奶哥出海漫游指南 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 收听渠道: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Apple Podcast 【反馈、投稿、自荐,欢迎联系我们】 邮箱:sng@red-ing.com WeChat: suannaigeboke(备注:出海)
- VOL.118 人这一辈子,全靠读书撑着
这是非常非常开心的一期。 Yvonne 是我的听友,也是一名读书博主。我看她经常在直播讲书,于是就特别邀请她来录一期关于读书的节目。 因为读书,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它把我非常有限的生命,扩展到了一个几乎无限的范围。而且读书本身,实在是太幸福的事情了。 我们从郑渊洁的《童话大王》聊起,谈到了对我们的三观造成深远影响的书,影响了我们人生选择的书,以及让我们立刻采取行动的书。 当然,每个人对书的偏好是不同的,对书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欢迎你来留言,分享对你影响最大的书。 01:27 《童话大王》和《读者文摘》 08:14 内蒙人来上海,就是因为安妮宝贝 12:37 村上春树身上究竟有什么,吸引了我们? 16:20 《东京奇谭集》、《远方的鼓声》 22:22《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23:45 理解中国:《乡土中国》、《失败者的春秋》、《战国歧途》 31:14 化解中年危机:《烧掉你的船》 41:38 酸奶哥隔空表白阿婆 45:49 解决情感困惑:《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53:58 一想到书是看不完的,我就觉得好幸福 58:39 了解日本历史:《日本历史》、《日本新中产阶级》、《坂本龙马与明治维新 》、《拥抱战败》、《活着回来的男人》 01:02:19 审视自己的傲慢:《要命还是要灵魂?》 1:05:50 大洋彼岸的舅舅:《福格行为模型》 1:10:26 养成习惯很难,不是心态问题,而是技术问题 1:11:24 原来我们全都不会 “庆祝” 1:16:25 女性普遍比男性更上进 1:19:58 你发出的光,会折返回来照你自己 1:22:45 儿童习惯养成,一样适用福格行为模型 1:27:06 父母的要求,孩子可能根本就没听懂 1:29:28 关于习惯养成训练的实操 【BGM】 In My Life (Remastered)--The Beatles 赞美诗--贊詩 【这里可以找到我们】 公众号:酸奶哥出海漫游指南 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 收听渠道: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Apple Podcast 【反馈、投稿、自荐,欢迎联系我们】 邮箱:sng@red-ing.com WeChat: suannaigeboke(备注:聊天社)
- VOL.117 对谈极氪副总裁:中国车赢得全球市场,究竟要靠什么?
从这一期开始,我把《出海》节目和聊天社合并了。《出海》将成为聊天社的一个专题内容。你可以在“内容专题”里找到所有的出海相关音频。 今天这期出海专题,非常硬核。 嘉宾是极氪汽车副总裁刘昊先生(节目里称昊哥),他在极氪负责全域数字化。作为智能电动车,极氪的数字化和业务早就紧密结合,共同生长了。 我们从昊哥在极氪的职业生涯聊起,讨论了极氪的出海业务,以及数字化在其中的作用和挑战。 昊哥说,中国现在一年出口500万台车,这个数字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因为从长期来看,我们必须要把生产制造与本地融合,也就是“产能”和“供应链”出海。 当年欧美车企干过的事情,我们都得再干一次。 而谈到数字化给业务的赋能,昊哥说,做数字化就是一个自己找活的过程。没有老板能告诉你具体要做什么,你要做的是一个不断寻找机会的无限游戏。 转型当然会遇到阻力。昊哥的诀窍是:不去辩论“要不要”数字化,而是用数字化解决具体的业务问题;那么数字化改造就和推土机一样,无往而不利了。 访谈里还提到了智力系统的九要素,以及三个评估数字化与业务融合程度的度量标准,非常值得记下来,在实践中学习和检验。 想要看更多嘉宾分享,欢迎加入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或加小助手微信咨询 suannaigeboke 01:11 我来的是吉利,突然就变成了极氪 04:39 当我们在车企说数字化,我们在说什么? 09:13 转型成功,很大程度依赖于组织形式 12:49 一年出口500多万辆也没啥好骄傲的,我们还是要看产能出海 19:01 在海外市场,老外和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25:25 产能过剩都要出海,最后拼的就是少犯错 26:29 数字化是来解决具体业务问题的,而不是来辩论“要不要”的 33:53 海外研发部门与总部的关系,从师徒变成了父子 36:32 100%关税一加,你还怎么去美国? 40:38 长期竞争来看,还是要把生产制造与本地融合 43:36 中国新能源车的竞争,谁会赢? 46:24 业务变革、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的融合 47:46 智力系统九要素:AI今天能帮到极氪多少? 57:38 数字化与业务融合的三个度量:价值、成本、交付 1:01:34 如何帮助老板做出正确的决策?500个指标在这里 1:06:03 做数字化,就是一个自己找活的无限游戏 bgm: 片头:Softer Still - New Age 片尾:David Gray - Sail Away 【这里可以找到我们】 公众号:酸奶哥出海漫游指南 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 收听渠道: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Apple Podcast 【反馈、投稿、自荐,欢迎联系我们】 邮箱:sng@red-ing.com WeChat: suannaigeboke(备注:出海)
- VOL.116 这辈子,总不能一直当个“扫地机器人”吧?
如果你以前一直是1.5倍速听播客,本期节目建议你1.25倍听。因为本期嘉宾Iris,语速实在很快。 Iris北大毕业,前宝洁高管,百亿新消费品牌babycare的前CMO,现在创业,是新品牌Vpro珀希妍的主理人。 我们聊天的开始,是从非常符号化的高跟鞋和拖鞋开始的。因为Iris说刚毕业的时候她每天都踩着高跟鞋风风火火,现在则是每天拖鞋追求松弛感。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对于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又有些什么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 Iris说,创业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一辈子都做一个“扫地机器人”。那样的人生,实在是太浪费了。但工作还是要工作的,选择什么样的occupation而不是job,其实是我们主动选择被什么所占据。 最后是彩蛋:我和Iris聊了一下感情问题:什么是爱,如何找到合适的伴侣,以及如何努力让我们不分开。 00:59 一句话就能概括我们的前半生,也太可怕了 02:58 高跟鞋是帮助毕业生获得自信的工具 05:33 北大、凤凰周刊、广告公司、宝洁 07:19 宝洁虽好,奈何太老 12:38 实在不想成为一个“扫地机器人” 17:29 需要拖鞋的松弛感,因为创业本身太紧张了 20:10 人生如果重来一次,要做什么改变么? 24:57 什么塑造了今天的我?读书! 31:47 留在原地,是一种更大的冒险 35:26 人生怎么过才不算浪费? 39:29 终极问题:你选择被什么样的工作占据? 43:01 怎么做一个快乐打工人? 彩蛋:关于感情—— 47:24 “爱”的前提是先给,而且不指望有回应 52:10 快问快答100个问题,来判断对方的三观 54:32 Grow apart很正常,但所谓承诺就是努力长在一起 56:27 相处一辈子的前提:你们是非常好的朋友 bgm: 片头:Electric Light Orchestra - Mr. Blue Sky 片尾:The Paper Kites - Bloom 【这里可以找到我们】 公众号:酸奶哥出海漫游指南 知识星球:酸奶哥·出海沙龙 收听渠道: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Apple Podcast 【反馈、投稿、自荐,欢迎联系我们】 邮箱:sng@red-ing.com WeChat: suannaigeboke(备注:聊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