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重构恒星的塌缩:琼·狄迪恩《奇想之年》
聊一聊最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狄迪恩的《奇想之年》。 There is no real way to deal with everything we lose. ——Joan Didion, Where I Was From. 00:17 《奇想之年》的基本内容 02:23 常见的负面评价:矫情,自怜自哀,无法共情 05:35 细读开篇四句 人生突然改变。人生在那一刹那间改变。你坐下来吃晚饭,你所熟知的生活就此结束。自怜自哀的问题。 12:25 丧恸的狄迪恩与反思的狄迪恩:《奇想之年》中的情绪表达 17:23 常见的负面评价是基于一种误读 19:01 自怜自哀的问题 21:06 什么是“奇想”(magical thinking) 24:01 逆练狄迪恩?“奇想”可以被浪漫化吗? 26:57 奇想的逻辑与奇想的后果 30:26 丧恸与哀悼 31:32 奇想与哀悼 34:28 哀悼与失去 36:15 哀悼作为一种背叛 42:16 如何阅读《奇想之年》? 45:59 《奇想之年》的“最佳赏味期”
- 24. 我们位于爱刚刚好可能的点上:西蒙娜·薇依
本期聊一聊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十三点史上首次非单口节目。 嘉宾:玛师(@舌根纹了玛丽亚) 本期内容 第一部分:西蒙娜·薇依是谁? 01:19 01:28 薇依肖像 02:49 薇依与波伏娃 05:53 薇依生平介绍 15:14 薇依作品译介情况介绍及参考阅读顺序 第二部分 《柏拉图对话中的神》 19:15 19:44 伊利亚特介绍:战争、杀戮、英雄之死 28:55 伊利亚特,或力量之诗——力的双重物化特性 33:12 伊利亚特,或力量之诗——史诗精神:凡人与众神的双重视角 39:31 伊利亚特,或力量之诗——史诗精神:诗人的苦涩语气 45:00 伊利亚特,或力量之诗——补充:力量与权力 47:37 论毕达哥拉斯定理——几何与比例概念介绍 52:06 论毕达哥拉斯定理——第一组矛盾:三位一体中的主动与被动 54:21 论毕达哥拉斯定理——第二组矛盾:创世中的造物主与造物 60:51 论毕达哥拉斯定理——第三组矛盾:自我与他者 61:53 第三组矛盾 错误1:把世界中心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 62:42 第三组矛盾 错误2:把世界中心转移到受此世崇拜的神身上 63:22 第三组矛盾 错误3:把世界中心转移到一个集体之中 63:51 第三组矛盾 解决 67:13 论毕达哥拉斯定理——第四组矛盾:人与必然 68:18 论毕达哥拉斯定理——第四组矛盾:属人的疯狂vs 属神的疯狂 71:03 赞同必然的困难1:“彼世”如何在场于“此世”? 74:52赞同必然的困难2:“顺服”与“反抗”是否矛盾? 76:34 论毕达哥拉斯定理——总结 76:43 和听众朋友们一起动手几何作图 80:22 “颠倒的本体论证明” 82:46 可能性的更高层次的善 第三部分 《在期待之中》 84:47 85:14 力量与不幸 88:27 不幸的不可见性 97:02 注意他者=弃绝自我 101:14 培养注意力是学习的唯一目的 104:46 注意与创世 106:05 不幸者的救赎 109:33 薇依对主体性哲学的极端拒斥:凝视、注意、无我之思 113:12 被动性的行动:“在期待之中” (l'attention - attente) 第四部分 尾声:饥饿、圣徒、笨拙 114:22 114:30 “吃”的形而上学 120:28 圣徒的偶像崇拜 123:35 高高在上的道德优越者? 126:22 笨拙 130:03 尾声的尾声:薇依-《“超自然真实”绪言》 薇依的照片: 《论毕达哥拉斯定理》中的几何图形: 片尾:周国贤 《在天之灵》(玛师推荐) 严正声明:如有谬误,全是主播水平不够,与薇依作品无关。(注:声明创意来自 @昨日之海)
- 23. 颜料持久的秘密:纳博科夫《洛丽塔》
「我想到欧洲野牛和天使,想到颜料持久的秘密,想到预言性的十四行诗,想到艺术的庇护所。这就是你和我可以共享的唯一不朽,我的洛丽塔(*)。」 *洛丽塔:真名为多洛蕾丝·黑兹(Dolores Haze),1935年生于皮斯基(母亲是夏洛特·贝克尔,父亲是哈罗德·黑兹),后来嫁给了理查德·希勒,1952年圣诞节在阿拉斯加因难产去世。 00:00 「生命之光 欲望之火」 03:13 什么是「生命之光 欲望之火」 08:15 多洛蕾丝的缺席 10:30 性感少女 nymphet 14:46 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 17:11 壁画与壁画 23:14 他人之心 26:30 亨伯特与洛丽塔之心 31:46 文学艺术的欺骗性 34:24 美感与道德的分离 36:55 审美的极乐=道德的危机? 38:48 纳博科夫:艺术是好奇、温柔、善良、狂喜 40:27 《洛丽塔》是「关于道德的小说」,但不是「道德说教小说」 43:13 《洛丽塔》的美感 44:52 成为纳博科夫笔下的人物是什么体验? 48:11 纳博科夫的温柔:洛丽塔的缺席与在场 50:57 纳博科夫的颜料 54:51 预告
- 22. 她是个女人,他是条狗:弗吉尼亚·伍尔夫《弗勒希:一条狗的传记》
今天聊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弗勒希:一条狗的传记》,聊动物以及人和动物。 00:00 弗勒希和布朗宁夫人 01:41 人和动物的互相不理解 02:34 动物与机器 04:51 维特根斯坦:如果一头狮子能说话,我们也无法理解它。 06:21 人和动物关系的“悖论” 08:44 弗勒希和巴雷特小姐(即布朗宁夫人)第一次互相凝视 13:28 弗勒希与牧羊神潘 16:40 “布朗宁先生就是巴雷特小姐,巴雷特小姐就是布朗宁先生” 20:10 弗勒希和巴雷特小姐心意相通的时刻 23:19 为什么女性和动物更亲近? 25:22 女性与动物同为他者 26:40 女性权利和动物权利的亲缘关系 29:02 “她发现了一位大公爵,他则发现一条有斑点的西班牙猎犬。” 32:22 非语言的具身性互动 34:58 Donna Haraway: 什么是同伴?companion = cum + panis 37:34 从「人和动物」到「人和人」 40:21 弗勒希的脸最后一次贴上布朗宁夫人的脸 41:14 鸿沟没有被跨越 42:23 目光交接的地带 44:15 预告 BGM Ylvis - The Fox (What Does the Fox Say?)
- 21. 逝去的时光,在何处涌现?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关于「回忆」和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00:00 开场废话:回忆与《追忆》 02:07 回忆种种:根据时间长短进行分类 04:15 回忆种种:根据回忆的对象进行分类 08:57 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 & 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 13:50 Endel Tulving: 情景记忆是心灵的时间旅行 15:12 《追忆》与情景记忆:情景记忆与想象力的问题 17:04 罗素关于记忆的两种理论: memory as acquaintance with the past vs. memory as imagination 20:34 回忆的画面与想象的画面:《玛丽》的例子&《追忆》的例子 26:10 「绘画与摄影」的区别对应着「想象与回忆」的区别 27:48 马德莱娜段落(madeleine/玛德莲:一种小蛋糕点心) 33:59 普鲁斯特的精确性 35:14 不自主的回忆 mémoire involontaire/ involuntary memory 37:07 不自主的回忆与逝去时光的自行涌现 38:58 不自主的回忆与罗兰·巴特「刺点」punctum 40:14 回忆不是「再次」体验逝去的时光,而是「第一次」体验逝去的时光。 42:40 普鲁斯特作为彻底的现实主义者 44:31 预告 - 伍尔夫《弗勒希》
- 20. 教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纳博科夫《防守》
聊纳博科夫《卢仁的防守》。一个少年天才棋手的故事,但和「天才-疯子」的叙事无关。 00:00 如何阅读《防守》 02:02 《防守》vs.「左手天才,右手疯子」叙事 05:45 问题从来不在于天才,而在于天才的消退 10:39 细读《防守》第一章:以父之名 18:04 被抛 Thrownness/Geworfenheit 21:06 为什么叫《卢仁的防守》 21:45 卢仁的一生是「无时间」的一生 22:37 命运如何重演? 27:19 插曲:作者与主角之间的进攻-防守 27:55 卢仁的「自将」 29:21 《防守》作为古希腊悲剧 31:01 《防守》中的精确对应 34:02 为什么卢仁必须是棋手,不能是小提琴家? 36:27 自我与世界之间是否可以是一种对弈的关系? 37:37 想象一部镜像小说:《进攻》 39:01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卢仁。“可是,没有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 40:51 无始以来,已是卢仁;无始以来,已无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 42:37 预告 片尾:GARNiDELiA-《极乐净土》 以下是AI generator在unchien老师指导下为《防守》而创作的插图。图片下方的说明文字由纳博科夫本人亲自为之撰写。 图一:“窗户的下半部是磨砂玻璃,亮蓝色,不透明。窗户的上半部是一块黑黝黝的长方形夜色,像镜子一般忽闪忽闪。” (注:纳博科夫对该图片的描述并不准确。可能是故意为之,以暗示记忆之欺骗性) 图二:“卢仁一只手抓住了头顶的一个东西,侧着身子钻出窗来。现在他的两条腿都悬在窗外了,他只要松开他正在抓着什么东西的双手——他就得救了。” 图三:“窗户的倒影聚在一起,自动拉成同一水平,只见整个深渊分成了深色和浅色相间的方格。在卢仁松开手的那一时刻,在冰凉的空气灌进他嘴里的那一时刻,他真真切切地看见了亲切地、坚定不移地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永恒。”
- 19. 什么是人生中最爽的事:金圣叹批《西厢记》之“不亦快哉”
本期是快乐的一期!什么是平生第一等快意之事? 主要聊金圣叹对《西厢记·拷红》的总评,也就是著名的《不亦快哉三十三则》。还会锐评一下金圣叹的模仿者们:林语堂、梁实秋、李敖。 本期内容和《西厢记》本身几乎没有关系。 以及:这期本来是想做成番外(因为没怎么准备)。但是录完以后发现录满40分钟了,所以我就算作正式节目了hhh 00:00 开场废话+介绍《金批西厢》以及《拷红(拷艳)》一折 03:01 《不亦快哉三十三则》好爽啊 17:31 林语堂模仿金圣叹 19:38 梁实秋模仿金圣叹 24:41 李敖模仿金圣叹 27:32 为啥这几个人模仿得都不行? 30:42 某平生只一件快事:圣叹与斫山 33:31 「正笔」与「闲笔」 35:49 金圣叹的「圣叹」叹的是什么? 40:18 预告 以下是金圣叹《西厢记·拷艳》总批原文: 昔与斫山同客共住,霖雨十日,对床无聊。因约赌说快事,以破积闷。至今相距既二十年,亦都不自记忆。偶因读《西厢》至《拷艳》一篇,见红娘口中作如许快文,恨当时何不检取共读,何积闷之不破?于是反自追索,犹忆得数则,附之左方,并不能辨何句是斫山语,何句是圣叹语矣。 其一,夏七月,赤日停天,亦无风,亦无云,前后庭赫然如洪炉,无一鸟敢来飞。汗出遍身,纵横成渠。置饭于前,不可得吃。呼簟欲卧地上,则地湿如膏,苍蝇入来缘颈附鼻,驱之不去。正莫可如何,忽然大黑车轴疾澍澎湃之声,如数百万金鼓,檐溜浩于瀑布,身汗顿收,地燥如扫,苍蝇尽去,饭便得吃,不亦快哉! 其一,十年别友,抵暮忽至,开门一揖毕,不及问其船来陆来,并不及命其坐床坐榻,少叙寒暄,便自疾趋入内,卑辞叩内子:“君岂有斗酒,如东坡妇乎?”内子欣然拨金簪以相付,计之可作三日供也,不亦快哉! 其一,空斋独坐,正思夜来床头鼠耗可恼,不知其戛戛者是损我何器,嗤嗤者是裂我何书。中心回惑,其理莫措。忽见一狻猫注目摇尾,似有所睹。敛声屏息,少复待之,则疾趋如风,然一声,而此物竟去矣,不亦快哉! 其一,于书斋前,拔去垂丝海棠、紫荆等树,多种芭蕉一二十本,不亦快哉! 其一,春夜与诸豪士快饮至半醉,住本难住,进则难进,旁一解意童子,忽送火纸炮可十余枚,便自起身出席,取火放之。硫磺之香,自鼻入脑,通身怡然,不亦快哉! 其一,街行见两措大执争一理,既皆目裂颈赤,如不戴天;而又高拱手,低曲腰,满口仍用“者也之乎”等字,其语刺刺,势将连年不休。忽有壮夫掉臂行来,振威从中一喝而解,不亦快哉! 其一,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 其一,饭后无事,入市闲行,见有小物,戏复买之。买亦已成矣,所差者至尠,而市儿苦争,必不相饶。便淘袖中一件,其轻重与前直相上下者,掷而与之。市儿忽改笑容,拱手连称“不敢”,不亦快哉! 其一,饭后无事,翻倒敝箧,则见新旧逋欠文契,不下数十百通,其人或存或亡,总之无有还理。背人取火,拉杂烧净,仰看高天,萧然无云,不亦快哉! 其一,夏月科头赤脚,自持凉伞遮日,看壮夫唱吴歌,踏桔槔,水一时涌而上,譬如翻银滚雪,不亦快哉! 其一,朝眠初觉,似闻家人叹息之声,言某人夜来已死。急呼而讯之,正是一城中第一绝有心计人,不亦快哉! 其一,夏月早起,看人于松棚下锯大竹作筒用,不亦快哉! 其一,重阴匝月,如醉如病。朝眠不起,忽闻众鸟毕作弄晴之声,急引手搴帷推窗视之,日光晶荧,林木如洗,不亦快哉! 其一,夜来似闻某人素心,明日试往看之,入其门,窥其闺,见所谓某人方据案面南看一文书,顾客入来,默然一揖,便拉袖命坐,曰:“君既来,可亦试看此书!”相与欢笑。日影尽去,既已自饥,徐问客曰:“君亦饥耶?”不亦快哉! 其一,本不欲造屋,偶得闲钱,试造一屋。自此日为始,需木,需石,需瓦,需砖,需灰,需钉,无晨无夕,不来聒于两耳,乃至罗雀掘鼠,无非为屋较计,而又都不得屋住。既已安之如命矣。忽然一日,屋竟落成,刷墙扫地,糊窗挂画,一切匠作,出门毕去。同人乃来,分榻列坐,不亦快哉! 其一,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 其一,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 其一,久欲为比丘,苦不得公然吃肉;若许为比丘,又得公然吃肉,则夏月以热汤快刀净刮头发,不亦快哉! 其一,存得三四癞疮于私处,时呼热汤关门澡之,不亦快哉! 其一,箧中无意忽检得故人手迹,不亦快哉! 其一,寒士来借银,谓不可启齿,于是唯唯,亦说他事。我窥见其苦意,拉向无人处,问所需多少,急趋入内,如数给与。然后问其必当速归料理是事耶?为尚得少留共饮酒耶?不亦快哉! 其一,坐小船,遇利风,苦不得张帆,一快其心。忽逢艑舸疾行如风,试伸挽钩,聊复挽之,不意挽之便着,因取缆,缆向其尾,口中高吟老杜“青惜峰峦,黄知桔柚”之句,极大笑乐,不亦快哉! 其一,久欲觅别居与友人共住,而苦无善地。忽一人传来云:“有屋不多,可十余间,而门临大河,嘉树葱然。”便与此人共吃饭毕,试走看之。都未知屋如何,入门先见空地一片,大可六七亩许,异日瓜菜不足复虑,不亦快哉! 其一,久客得归,望见郭门,两岸童妇皆作故乡之声,不亦快哉! 其一,佳磁既损,必无完理,反覆多看,徒乱人意。因宣付厨人作杂器充用,永不更令到眼,不亦快哉! 其一,身非圣人,安能无过?夜来不觉私作一事,早起怦怦,实不自安。忽然想得佛家有布萨之法,不自覆藏,便成忏悔。因明对生熟众客,快然自陈其失,不亦快哉! 其一,看人作擘窠大书,不亦快哉! 其一,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 其一,作县官,每日打鼓退堂时,不亦快哉! 其一,看人风筝断,不亦快哉! 其一,看野烧,不亦快哉! 其一,还债毕,不亦快哉! 其一,读《虬髯客传》,不亦快哉! 而实不图《西厢记》之《拷艳》一篇,红娘口中则有如是之快文也!不图其【金蕉叶】之便认“知情犯由”也,不图其【鬼三台】之竟说“权时落后”也,不图其【秃厮儿】之反供“月余一处”也,不图其【圣药王】之快讲“女大难留”也,不图其【麻郎儿】之切陈“大恩未报”也,不图其【络丝娘】之痛惜“相国家声”也。夫枚乘之七治病,陈琳之檄愈风,文章真有移换性情之力。我今深恨二十年前赌说快事,如儿女之斗百草,而竟不曾举此向斫山也!
- 18. 纵浪大化中: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
掉进兔子洞啦!今天来聊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节目的最后补了一小段「读书日」的应景内容。 00:00 闲扯 02:50 掉进兔子洞! 04:20 wonderland不是「仙境」 10:34 爱丽丝 vs 荒诞英雄/虚无主义斗士/。。。 15:01 Curiouser and Curiouser! 28:46 既不「解释世界」也不「改变世界」,而是用wonder面对世界 34:12 给我一瓶魔法药水 35:30 卡罗尔和现实中的爱丽丝(Alice Liddell) 37:41 如何评价卡罗尔这个人? 43:22 梦中梦忘身外身 46:43 下期预告 48:04 「读书日」内容:读书首先是听觉活动——厄休拉·勒古恩“Off the Page”
- 17. 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萨特《存在与虚无》
聊萨特的板砖《存在与虚无》。从自欺和自由的关系聊起。主要围绕萨特举的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聊,不会聊得特别抽象和形而上。 00:00 瞎扯:萨特在鄙视链上的尴尬处境 04:56 自欺 (bad faith/mauvaise foi) 05:58 咖啡厅服务员 09:56 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 16:51 自由 焦虑 恐惧 21:38 自为存在的两面性:事实性与超越性 31:03 摆脱自欺 33:04 真的是自欺吗?真正的自由必须被体验为一种“非如此不可” 40:37 预告 封面:《存在与虚无》第一版封面
- 16. 后之视今,今之视昔:纳博科夫《玛丽》
欢迎来到纳博科夫系列的第三期节目。本期聊纳博科夫的长篇处女作《玛丽》。主要聊聊这部小说中对「时间与回忆」这个主题的呈现。 00:00 《玛丽》的基本情况&基本内容(完全无剧透) 03:24 《玛丽》 与纳博科夫其他长篇的异同 09:59 回忆作为一种艺术创作:虚构与真实 18:36 「想象/期待」与「感知/体验」的交融 22:55 「感知/体验」与 「追忆/回溯」的交融 24:59 三种视角的转换与交融 26:54 加宁与玛丽的最后一次见面 29:01 生命体验的时间厚度 32:16 补充:Mary/Mashenka & Tamara/Valentina 33:56:预告
- 番外:无主题碎碎念之《重启人生》与尼采“永恒轮回”及其他
上次预告说这期要聊宗教文学中的魔鬼,谁料主播姿势水平捉急,内容没有准备出来。所以临时口胡一期番外节目。碎碎念一些关于《重启人生》,《儒林外史》,尼采“永恒轮回”学说以及弥尔顿《失乐园》之类的东西。 分享一下我在节目里读到的《儒林外史》段落: 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汽。一点也不差。” ——《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 00:00 正式碎碎念之前的碎碎念 01:03 《重启人生》 03:36 《重启人生》&《儒林外史》 08:29 《重启人生》& 尼采“永恒轮回” 14:11 碎碎念魔鬼文学 15:33 暴论弥尔顿《失乐园》:撒旦 英雄 恶棍 20:37 《失乐园》&《约伯记》 24:09 下期预告
- 15. 反乌托邦的合时宜与不合时宜: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
本期聊一聊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的“合乎时宜”与“不合时宜”。 对于奥威尔来说,《动物农场》是一部“不合时宜”的政治讽喻小说,但是在冷战的背景下,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成为了非常“合乎时宜”的意识形态宣传工具。如何在“合乎时宜”与“不合时宜”的张力中理解这部作品? 00:20 不合时宜的政治寓言被赋予了过于合乎时宜的意识形态色彩 05:25 《动物农场》的基本内容 13:32 《动物农场》与“苏联神话” 18:16 《动物农场》是一部保守作品吗? 23:17 延宕的出版时机与《动物农场》的命运 31:16 猪的农场 vs. 人的农场? 36:44 《动物农场》的真正不合时宜之处:什么是动物农场? 38:17 预告
- 14. 写作与救赎:纳博科夫《斩首之邀》
纳博科夫系列之二:《斩首之邀》。在纳博科夫的所有作品中,纳博科夫本人最喜爱的作品是《洛丽塔》,但他最重视的作品是《斩首之邀》。今天就聊一聊《斩首之邀》,特别是其中「写作与救赎」的主题。 主人公辛辛纳特斯因为「诺斯替式堕落行径(gnostic turpitude)」的罪名而被判处死刑。这个死刑处处透露着诡异和荒诞:罪名不知所云;监狱长、狱卒、狱友言行乖张;死刑没有具体执行日期;而在最后执行死刑时,辛辛纳特斯竟然从断头台上逃跑了。 如何理解这一切?这一切和「写作与救赎」又有什么关联? 00:00 《斩首之邀》在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位置 00:55 纳博科夫的炫技 03:10 《斩首之邀》诡异的情节(不必担心剧透) 17:17 小说的写作背景 & 政治解读:《斩首之邀》是反乌托邦小说吗? 20:23 诺斯替解读:《斩首之邀》 是诺斯替神话? 25:29 辛辛纳特斯为什么能得救:写作 29:04 辛辛纳特斯真的得救了吗? 来自纳博科夫的暗示 32:57 下期预告: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 封面:《斩首之邀》1963 Penguin edition 封面
- 13. 透过照片看不见世界:桑塔格论摄影
聊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也会谈及苏珊·桑塔格的晚期作品《关于他人的痛苦》。 苏珊·桑塔格:“透过照片来观看,这看似能让我们理解世界,但其实只能诱导我们去占有世界——这种与世界之间的占有关系培养了美学意识,也增强了情感上的疏离。” 00:00 拉拉扯扯:桑塔格为什么这么有争议? 06:58《论摄影》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09:31 桑塔格对摄影的批判:影像世界与柏拉图的洞穴 20:07 桑塔格其实拒绝套用柏拉图的洞穴来理解摄影 28:34 影像生态学 29:13 桑塔格的自我批判:《关注他人的痛苦》vs 《论摄影》 34:35 桑塔格在萨拉热窝 36:58 想聊但没聊成的东西:照片与回忆 下期预告 本期封面照片:"Susan Sontag alone on a bed. N.Y.C. 1965" by Diane Arbus
- 12. 旁边坐着他已故的恋人:纳博科夫《普宁》
打算把纳博科夫的主要作品全部聊一遍。。。今天先聊《普宁》。 《普宁》或许是除《洛丽塔》之外纳博科夫最流行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在《洛丽塔》(1955)出版之前两年(1953)开始在杂志上连载,在《洛丽塔》出版之后两年(1957)作为单行本正式出版。《普宁》也是第一本被翻译成中文的纳博科夫小说。 历史和战争似乎摧毁了普宁的过往。或许,即便没有历史和战争,时间的流逝本身就足以摧毁所有人的过往。但又或许,一切过往都会以某种方式被永恒封存,而历史、战争和时间正是这些过往被永恒封存的方式。 00:05 开一个纳博科夫的坑 00:58 《普宁》的基本情况 谁是普宁? 07:23 《普宁》的结构 09:48 普宁是纳博科夫吗? 12:25 普宁-叙述者“我”-纳博科夫 之间的关系 16:19 回溯性的阅读 17:48 普宁的青年恋人:米拉·别劳什金 23:22 “她旁边坐着他已故的恋人” 26:32 回溯性的动人 28:14 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