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0 哲学实践与咨询:知易行难:从自我反思到日常实践的跨越
内容概要: 生活中知易行难,老师虽常向人传道,自己践行却不易。像在育儿上,本想轻松做母亲,仍不时自责是糟糕母亲。但可借反思 “我在做什么” 快速恢复理智,也能训练他人(如丈夫)提醒自己,像丈夫会以 “对学生说什么” 来让讲述者在不理智时回归理性。这一过程类似练武,需每日实践,才能实现从自我反思到日常践行的跨越,做到知行合一 。 #践行 #育儿 #理性 #练习 #知行合一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 009 哲学实践与咨询:打破 “不够好” 的枷锁
内容概要: 在探讨如何打破 “不够好” 枷锁的交流中,老师以一位 15 岁中国女孩为例。女孩从 5 岁起,内心就被 “不够好” 的声音纠缠,一心想成为妈妈眼中最优秀的人,根源在于妈妈对她的影响。 老师给出应对之策:一是让女孩停止担忧自身是否足够好,摒弃消极被动,积极行动;二是鉴于女孩是青少年,劝她别过度在意妈妈想法,毕竟妈妈终有一天会离开,她要学会为自己而活。 老师借此引导学生,如同这位女孩,很多人被 “不够好” 禁锢。学生也同样如此,不应在担忧中度过余生,而是接受自己不够好,放下对完美的苛求,去做真正想做之事。一旦接纳,压力就会减轻,从而打破 “不够好” 的枷锁,实现自我解脱 。 #不够好 #担忧 #行动 #亲子 #完美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 008 哲学实践与咨询:“是”“否”“看情况”:如何在对话中做出有效回答
内容概要: 这段对话围绕如何通过恰当选择 “是”“否”“看情况” 来实现有效沟通。老师先问同学是否易慌张,同学表示先慌后能冷静。接着老师强调,面对封闭式问题,清晰回答很重要,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例子说明 “看情况” 式回答会造成困惑,在对话中明确立场至关重要,哪怕之后改变想法。老师还用员工请求加薪,管理者 “看情况” 回应的例子,表明这种回答看似激励,实则近乎拒绝,从沟通角度存在弊端。总之,老师通过实例向同学说明,为实现有效交流,应避免 “看情况”,采用 “是”“否”“我不知道” 等明确回答方式。 #看情况 #哲学咨询 #封闭式问题 #清晰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 007 哲学实践与咨询:从工作到生活:关于沟通风格及自我反思的探讨
内容概要: 本次探讨聚焦同学的沟通状况,从工作场景延伸至私人生活。同学先提到工作中觉得对方讲话论证不清,经老师引导反思,发现自身存在难以直接切入重点、说话过多等问题,影响沟通效果。 谈及私人生活,家人反馈同学较为强势,做事习惯提前规划好并要求家人配合,这种沟通风格显得专横。而且同学阐述此反馈时,表述冗长、缺乏条理,倾向于过度解释。 经老师剖析,同学在沟通上存在专横、话多、固执己见、常归咎他人等问题,导致其感觉被误解。重新思考后,同学意识到要从准确表达和认真倾听改进,且新见解比之前表述简洁清晰,体现出在沟通反思方面的快速学习能力 。 #哲学咨询 #过度解释 #清晰 #反思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 006 哲学实践与咨询:从 “对方论证不清” 到反思自身沟通
内容概要: 同学向老师反馈,常觉对方讲话论证不清。老师并未认同,而是巧妙引导反思自身沟通问题,通过询问是否难抓重点、讲话过多及对他人影响等,使同学认识到自己表达习惯或为沟通阻碍。同时,也意识到不能只看对方问题,自身抵触对方利己的态度也会影响沟通。 #哲学咨询 #反思 #论证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 005 哲学实践与咨询:以 “离婚与否” 为例,开启论证思维培养之旅
内容概要: 本期内容聚焦于论证思维的培养,以 “离婚与否” 这一常见且具现实意义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老师指出,构建论证的良好开端是从概念出发。就 “是否应该离婚”,建议从正反两面思考,分别找出三个相关概念。 对于支持离婚的观点,可从 “自由”“幸福”“平静” 等概念展开论证,如离婚能带来自由,摆脱现有婚姻束缚,进而为生活增添幸福,减少夫妻间争吵以获得平静生活。 反对离婚的观点,则可基于 “痛苦”“金钱”“生活复杂性” 等概念。例如,考虑到孩子可能遭受痛苦,离婚后经济状况恶化,以及离婚后生活可能变得艰难复杂等因素。 当清晰确定每个观点对应的概念后,便能依据这些概念构建论证体系。一旦掌握这种论证方法,无论面对何种话题,都能从容构建论证,实现论证思维的有效培养。 #论证 #哲学咨询 #正反面 #概念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 004 哲学实践与咨询:培养反思性思维:剖析生活中不喜欢的事物
内容概要: 本期节目中,老师引导学员剖析生活里不喜欢的事物,培养反思性思维。老师先问学员讨厌什么,学员表示反感他人表达意见时拐弯抹角,由此引出对虚伪的探讨。 为训练思维,老师让学员思考虚伪的好处。从最初的困惑,到提出顾及面子等,这体现了从凭直觉的前反思性思维,向清晰识别问题的反思性思维过渡。老师还以生活场景为例,说明虚伪在特定情境可能有其意义。 我们日常多处于前反思性思维,难以精准界定问题。通过老师与学员的对话问答,助力学员实现思维转变。掌握此思维后,学员能就任何话题论证,比如对离婚,即便无感也能分析利弊。 #哲学咨询 #反思性思维 #前反思 #论证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 003 哲学实践与咨询:哲学咨询中的自我意识探索与思维行为剖析
内容概要: 本期内容聚焦哲学咨询工作中关于自我意识部分的内容,强调其在理解人的存在和思维、行为模式方面的关键作用。 1. 哲学咨询工作核心:工作的第二部分聚焦于自我意识,这是哲学咨询的重要实践内容。不仅提升思维技能,还深入研究人的存在状态,关注主体自身,工作方式类似精神镜像映射,引导人们审视自身精神层面的问题,如思维和行为模式中的困难、障碍及紧张情绪等。 2. 思维与生活状态的关联:以思维混乱的人为例,说明思维状态对人际关系和个人形象的影响。思维混乱者思维分散无条理,易导致人际关系不佳,常与他人争吵,被视为不认真或自我中心,原因在于他们感觉被误解且不了解自己,思维混乱使其无法关注他人,凸显思维方式与个人状态紧密相连。 3. 课程目标与实践:课程旨在让学员清晰认识自身思维方式和存在状态。在课程中,学员将被引导审视自己和他人。通过观察说话方式,即便听不懂内容,也能解读出他人的行为模式,如判断其焦虑或自信程度、情绪状态等。课程重点是识别思维技能和存在方式,先从自我审视开始,再扩展到观察他人。 #哲学实践 #哲学咨询 #自我意识 #模式 #审视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 002 哲学实践与咨询:哲学实践与思维能力训练
内容概要: 本期主要探讨哲学实践中关于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涵盖认知和心理两个方面。工作重点是培养思维能力,具体如下: * 思维技巧训练:类比健身锻炼肌肉,强调思维训练同样重要,目的是培养更好的思维状态,使思维更敏捷。 * 主要思维技巧:论证的艺术:既能证明自己观点合理,又能观察他人推论,避免论证谬误。掌握这一艺术可改变看待他人讲话的方式,成为自己思想的优秀 “辩护律师”。 诠释的艺术:生活中多数争吵源于诠释问题,过度诠释和缺乏诠释都会产生问题。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却试图解读一切,是缺乏诠释的表现。 提问的艺术:人们常问面试式问题,这类问题有局限性,无法真正挑战对方进行深入思考。应训练提问艺术,提出能引发思考的问题,如询问学到什么、遇到的挑战和困难等。 批判性思维相关技巧:包括问题化的艺术和提出异议的艺术。通过问题化可揭示任何想法的局限性,因为没有绝对真理,任何想法都可被问题化。这并非否定想法的正确性,而是尝试从不同角度看待,避免思维局限,在与他人意见不一致时也能理解对方观点。 #哲学实践 #哲学咨询 #论证 #诠释 #提问 #问题化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 001 哲学实践与咨询:哲学性提问的引入与思考
内容概要 课堂上Leila老师介绍自我介绍规则,要求提问者向发言同学提问,建议提出哲学性问题,并引入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 (Albert Camus)“你为何还未自杀” 这一观点,强调此问题对存在本质的叩问,引发 “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的思考,让自我介绍环节有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哲学咨询 #哲学实践 #提问 #存在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 024哲途回响 感恩哲学学习:照亮生命的智慧之光与理想追求
内容概要:讲述者年轻时便渴望追求智慧,虽当时并不明晰智慧的具体内涵,但在之后的数十年里,因自身强烈的道德意识、非黑即白的观念以及爱反思爱学习的性格,在情绪的困扰下活得较为辛苦。 直到接触思考普拉提和哲学咨询后,讲述者的人生如同被洞穴理论中的光照亮。尽管有基督教信仰给予精神支持,但哲学思考填补了其在处理头脑思维活动时的空缺。讲述者并非想成为哲学家,而是希望将哲学运用到生活中,帮助自己思考和处理自身问题,若能让工作也从中受益则更好。 在学习过程中,讲述者情感上对哲学学习充满感恩,在理智层面,哲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允许一切发生的空间,是理想的思想碰撞之所,在此过程中,需要突破诸多心理障碍。讲述者认为,年轻时对智慧的追求像是上帝的指引,让自己有幸遇到引导者并接触到哲学,尽管领悟时间较晚,但也正因如此才更能深刻收获。哲学学习让讲述者明确了自己一直追寻的道路,即爱智慧、爱搞明白,不断探索真理和真实。 新课讯息: 踏上 12 周的哲途之旅,投身法国 3 个月哲学课程,跟随资深导师 Leila 和品嫙,于论证、诠释、提问等哲学实践与咨询的六大核心能力间精心雕琢思维,解锁知识密码,让思维破茧成蝶,见证从理论到实践的华丽转身,开启个人成长与职场进阶的无限可能,实现职场与生活的双向赋能!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 023哲途回响 打破教练倾听教条,借思考训练捕捉关键对话瞬间
内容概要:这段对话聚焦于教练工作中的倾听环节,探讨了传统倾听方式的局限以及思考训练带来的转变。 在教练与客户交流时,“全心全意地听” 常被视为一种理想状态,但实际上很难做到纯粹不带自身想法地倾听。很多时候,所谓的 “全心全意听” 只是一种表象,人们在紧张关注是否在倾听时,反而无法真正专注。在教练督导场景中,这种倾听理念容易走向教条化,表现为不打断客户,任由客户长篇大论地讲述故事,结果导致说者和听者都迷失重点,错过对话中关键信息转折的瞬间。比如,当客户讲述完后,教练由于前面的倾听没有抓住关键,只能提出一些概括性问题,如 “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等,这不仅无法深入挖掘客户问题,还可能引发客户的下一段冗长讲述,使教练工作陷入无效循环。 而思考训练为教练带来了新的倾听视角。在客户表达当下,教练能够洞察故事内容对客户的影响和限制,当发现客户偏离问题本身作答,或者出现关键信息时,能够及时打断,抓住 “现行犯”。这改变了以往受教条影响,盲目让客户把话说完而忽略问题本质的做法,让教练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教练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对话节奏和方向,挖掘客户深层问题 。 新课讯息: 踏上 12 周的哲途之旅,投身法国 3 个月哲学课程,跟随资深导师 Leila 和品嫙,于论证、诠释、提问等哲学实践与咨询的六大核心能力间精心雕琢思维,解锁知识密码,让思维破茧成蝶,见证从理论到实践的华丽转身,开启个人成长与职场进阶的无限可能,实现职场与生活的双向赋能!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 022哲途回响 思考与哲学咨询赋能教练工作:从内容到形态的深度洞察
内容概要:对话围绕思考及哲学咨询对一对一和团队引导工作的影响展开,着重探讨在教练工作场景下的思维转变与实践应用。 在一对一辅导中,通过学习思考和哲学咨询,能够更精准地抓取客户议题核心,避免陷入故事线,专注于分析背后的信念和逻辑。例如,运用 “问题化” 方式引导客户从新角度思考,相较以往单纯的挑战和提问,这种方式更具针对性和引导性。此外,思考训练使教练在倾听时更加稳定,明确自己要获取的信息,不再盲目记录故事细节,而是通过观察客户来深入理解其内在逻辑。 在与同行或客户交流时,思考和哲学咨询赋予教练更敏锐的视角。教练不再局限于关注内容,而是对回答问题的形式、结构和形态更加敏感。比如,客户或同行的铺垫方式、避重就轻的回应、冗长的解释,甚至用词的选择,都能揭示其背后的文化范式、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以一位教练对 “外化” 一词的理解与常见哲学学习中的含义不同为例,展现出思考训练让教练在面对类似分歧时,能保持清晰的认知,不被情绪左右。 在解读文本或客户表述时,经过思考训练的教练能够发现其中隐藏的范式。如客户在解读短文下结论时出现 “所以我们需要……” 的表述,揭示出其惯有的思维范式,这种范式导致他在阅读任何内容后都倾向于得出类似告诫性的结论,且自身毫无察觉。通过与客户探讨,帮助其认识到这种思维局限,这是以往单纯关注内容的教练工作难以触及的深度。总之,思考和哲学咨询为教练工作带来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方位提升,让教练工作更具深度和精准度 。 新课讯息: 踏上 12 周的哲途之旅,投身法国 3 个月哲学课程,跟随资深导师 Leila 和品嫙,于论证、诠释、提问等哲学实践与咨询的六大核心能力间精心雕琢思维,解锁知识密码,让思维破茧成蝶,见证从理论到实践的华丽转身,开启个人成长与职场进阶的无限可能,实现职场与生活的双向赋能!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 021哲途回响 从冲动回应到理性审视公共议题
内容概要:此前,分享者因自身情绪化且极为在意公益公平、社会普遍价值,堪称 “正义使者”,一旦看到不符合自己认知的事情,便会冲动回应,无论是礼貌沟通还是 “回怼”。但随着对《庄子》《理想国》等书籍的研读学习,讲述者逐渐意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很多事情的发生有其合理性,他人的倡导也是其生命阶段的一种存在表现,自己虽可关心,但不必受其活动过多影响,无需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人。 如今,面对公共议题,讲述者依旧关心,如俄乌战争、社会诈骗、国家政治等事件,但不再过度积极参与争论。在思考训练中,讲述者的思维范式发生了转变,从原本较为单一的道德正义范式,转变为拥有独立视角和思考的多元范式。不再仅凭单一元素去判断事物,而是更加注重证据是否充分,思考论述者的立场。这种转变使讲述者能够在关心社会事务的同时,避免陷入操心、焦虑和紧张的情绪,防止因情绪冲动而做出不理性的行动,对自身心态的安定和生活品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堪称思考训练带来的珍贵 “礼物” 。 新课讯息: 踏上 12 周的哲途之旅,投身法国 3 个月哲学课程,跟随资深导师 Leila 和品嫙,于论证、诠释、提问等哲学实践与咨询的六大核心能力间精心雕琢思维,解锁知识密码,让思维破茧成蝶,见证从理论到实践的华丽转身,开启个人成长与职场进阶的无限可能,实现职场与生活的双向赋能!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
- 020哲途回响 在思考学习中打破自欺与词的束缚,走向真实自我
内容概要:在哲学学习思考过程中,人们逐渐减少自欺欺人的现象,以及打破外界词汇对自我认知束缚的过程。 在生活里,人们常因自身对自己和外界事情的解读,产生情绪干扰,或是陷入过度乐观、将外界解读得一片美好的 “泡泡” 中,这其实都是自欺欺人的表现。而在学习思考时,这种自欺欺人的程度会降低。 同时,人们还容易被外界的词汇所左右,比如当听到 “贪心”“拖延”“懒惰” 等负面词汇时,就会觉得被欺负,极力否认,认为这些词不该是自己的一部分,想尽办法摆脱;而对于 “勤劳”“主动”“客观” 等正面词汇,又不断往自己身上靠拢。但实际上,人是复杂多面的,可能在不同事情上会表现出不同特质,比如在某些事上懒惰,在另一些事上勤劳;在某些事上拖延,在另一些事上提前完成。学习思考让人们认识到不应被这些词汇片面定义,从而更真实地认识自己,不再自欺欺人,也不再被外界词汇过度束缚 。 新课讯息: 踏上 12 周的哲途之旅,投身法国 3 个月哲学课程,跟随资深导师 Leila 和品嫙,于论证、诠释、提问等哲学实践与咨询的六大核心能力间精心雕琢思维,解锁知识密码,让思维破茧成蝶,见证从理论到实践的华丽转身,开启个人成长与职场进阶的无限可能,实现职场与生活的双向赋能! 2025年法国3个月哲学实践与咨询培训课程详情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