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up主的100%胜利吵架法!
事情始末请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6862207/answer/2436685048
- 震惊!某些up主的套路竟然这么深
事情详细始末请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6862207/answer/2436685048
- 穷人为什么一直穷?聊聊《贫穷的本质》(下)
3,风险过高 前面两点,缺少信息+需要承担生活责任。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造成了这样的问题:穷人生活中,需要承担的风险太高了。 即使勤勤恳恳,非常努力。生一次病,就可以让一家人重回贫困。因为他们没有医疗保障,不知道足够的保健信息,也没有足够的积蓄。 打些零工的,总要担心下一份工作在哪里。只要行情不好,几天没有工作,就要饿肚子。 做小本生意的,只要行情不好,就血本无归,没有重新翻身再来的机会。 书中说:“一个国际金融领域的朋友总说,穷人就像对冲基金经理一样——他们的生活充满了风险,而唯一的不同点就在于二者的收入水平。实际上,他对这个问题的估计过于保守了……对冲基金经理不需要承担自己全部的损失。此外,穷人常常要为他们自己的生意筹集所有资金,这些资金要么来源于家里的积蓄,要么是从别处挪借的,而这种情况是大多数对冲基金经历无须面对的。” “他们的境况一直都很糟。他们正在面对一些非常熟悉的问题。在穷人看来,每一年都过得像身处一场巨大的金融危机一样。” “穷人不仅过着风险更大的生活,而且同样一场灾难,可能会对他们造成更大的伤害。” 这就像是在穷人常走的路上,有着无数深不见底的大洞。没有人告诉你洞在哪里,即使再怎么小心翼翼,都很难避免掉进其中一个,然后再也爬不起来。 4,心理问题 生活在过高的风险和压力之中,会给人们带来非常多的问题。 书中说:“面对风险(不仅包括收入风险,还有死亡或疾病的风险)会使我们为此担忧,而担忧会给我们带来压力,产生抑郁情绪。在穷人当中,抑郁的症状更为普遍。我们在感到压力时更难集中注意力,这可能会降低我们的效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贫穷与身体所分泌的皮质醇水平密切相关,因为皮质醇水平标志着压力的大小……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皮质醇会直接损害人的认知及决策能力。” 在这样的焦虑和压力之外,人们会更加无法进行长远决策。而去追逐短期的享乐。 更何况,生活根本没有什么目标和希望。再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安稳的生活,干脆今朝有酒今朝醉。 书中说:“穷人真正期望拥有的很多东西(如一台电冰箱或一辆自行车,或是自己的孩子上一所更好的学校)都较为昂贵,而他们的手中只有一点点钱(穷人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永远都买不起那台电冰箱,还是喝杯茶吧”)结果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对于穷人来说,存钱的吸引力更小,因为在他们看来,目标太遥远了,而且他们知道一路上会遇到很多诱惑。” 在这么糟糕的生活状态下,穷人们更可能染上恶习,并且出现种种精神和心理疾病。 《我在底层生活》中说:“所以,我们生活在一个疼痛的世界里,靠着“爱煞赚”和“雅维”止痛药来勉强度过,用香烟来平衡,或者在一两个人的情况里(而且只限周末),靠喝几杯来平衡。” 《英国下层阶级的愤怒》书中记录,因为母亲酗酒,易怒,作者有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之所以无法离开毒品,并不是因为毒品让他感到愉悦。而是在接触毒品的短暂时光里,他第一次摆脱了恐惧。不再害怕生活中的所有东西。 即使经过漫长的心理治疗,他依然很难控制住自己,不去接触毒品。 一开始,是母亲的恶习让他出现心理疾病,但心理疾病又让他无法逃脱恶习的漩涡。这两者相互加强,让他的生活变成了泥潭。 这就是穷人所要面临的心理问题,最轻松的,是风险带来的压力和焦虑。再糟一点的,贫穷会让他们丧失目标和希望。变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最糟糕的,会有难以摆脱生活恶习,以及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问题。 5,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对穷人有着非常严重刻板印象。比如学校里的老师,面对贫穷孩子,会更不耐烦。即使还没有接触,就觉得他们很难教。穷人的父母,也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即使送去学校,也没有寄予太多希望。 这样,孩子们也就更不想学习了。 这样的观念和影响,充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书中写道:“研究人员让低阶层孩子与高阶层孩子竞赛猜谜,他们发现,只要阶层不被突显出来,低阶层与高阶层孩子做得一样好,而一旦低阶层孩子得到提醒,意识到他们正在与高阶层孩子竞争,他们的表现就会差一些。” 人们对穷人有偏见,穷人自己也接受了这些偏见。这也是他们更难表现得好的原因。 6,无法推动社会改变 一个社会中,大部分的话语权都掌握在富人的手里。即使穷人受到了剥削和虐待,大部分情况下也只能默默忍下来。 《英国下层阶级的愤怒》书中作者描述了穷人社区再怎么抵制,抗议,自己的家园依然被拆掉的过程。以及无论投票给谁,都没有人关注他们的权益。因此他们逐渐对政治失望,也不想再参与政治了。 《贫穷的本质》:“一些服务于穷人的市场正在消失,或是在这些市场中,穷人处于不利地位。穷人存款所得的利息(如果有幸拥有一个账户的话)是负利息,但贷款的利息却很高。针对穷人的医疗保障市场尚未健全,尽管医疗问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我在底层生活》写了一个美国专栏作家,去体验底层工作的经历。 她一开始认为,如果一个地方缺少劳工,那么为了吸引工人来工作,老板就会被迫加薪,工资就会上涨。 但事实上,这件事并没有发生。 作者写道:“我想大概没有哪个市场比明尼阿波利斯还需要劳工了,我走进任何一栋商业建筑,应该都会接到欢迎应征的邀请。但即使是如此需要劳工的市场,明明有珍贵劳力要卖的人却可能会被弄得感觉自己很低下,非常低下,就像一个摊开双手乞讨的人。” 原因很简单,员工比老板更需要这份工作。所以,即使是工人比岗位少,也没有任何谈条件的权力。毕竟,如果招不到人,老板也就是损失一些钱。但工人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书中这么写道:“这些勉强维持生计的人,不敢冒着失去一周薪资的危险去换工作,担心会被人从租房中赶出去或是挨饿。想要仔细挑选更好的工作机会,就意味着会有冗长的申请,面试,羞辱人的药物测试和等待——所有这些都要花费时间,这些不是他们能负担得起的。” “先前我也提到过一种人之常情,你往往不愿意拿已经认识的恶魔跟不认识的恶魔换,即使后面这个不认识的端出更好的薪资福利来诱惑你。做每一份新工作的时候,你都必须在毫无头绪也毫无朋友的情况下,从头重新开始。” 既然更好的薪资无法诱惑人们去换工作,那么老板也就不需要去提供更高的薪资。 对穷人来说,问题不仅仅是工作,问题在于方方面面。比如住房之类的问题。 “当富人和穷人在开放市场里竞争住房时,穷人根本没有任何胜算。富人永远出得起比他们高的价钱,把他们的住房或拖车公园买走,拿去盖公寓大厦,超大房屋,高尔夫球场或其他任何想盖的东西。拜股价高涨和高阶人员高薪之赐,富人数量越来越多,于是穷人必然被迫要住进更昂贵更荒败或离工作场所更远的屋子。” “在观光业不发达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租金也同样一飞冲天,仅剩那一点点勉强负担得起的住屋位于市区深处,但增加的工作机会却在市区边缘地带,紧邻着这些租屋者根本负担不起租金的市郊地区,只要穷人必须在富人住处附近工作(许多服务业和零售业工作就是如此)他们就无法逃离长距离通车或高得吓人的房租。” 这种权力差别过大,以至于作者无奈的写道:“专业化管理阶层,诸如社会决策者,意见领袖,文化创作者,他们开口说话,就会有人倾听,当他们抱怨频繁,就会有某些财富和影响力远不及他们的人被惩戒甚至开除。政治力量也集中在这最顶层的20%人口上,富裕者对较不富裕者的生活施展着过分庞大的权力,而且对于贫穷者的生活影响更巨。” 穷人因为各种原因,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但不是应该有人为他们说话吗? 但即使是专门为穷人说话的机构或组织,也因为偏见,不上心等等原因。没有真的体会到穷人的处境,找到解决贫穷的方式。 《我在底层生活》中说,“社会上对低收入者的住屋危机似乎普遍抱着不以为意的态度,部分原因就在于这种情形根本没有反映在官方的贫穷率上……穷人面临到的真实住屋噩梦,之所以跟官方定义的“贫穷”之间出现巨大落差,原因很简单:官方的贫穷等级仍然采用古老过时的方式计算。先定出某个固定的家庭大小,以该家庭的食物费用为基准值,然后把这个数字承以3。但食物相对而言是不会通货膨胀的,至少跟租金比起来是如此。” 用食物花费,占整个家庭的花费比例,来计算这个家庭是否贫穷。这是一个很多年前的计算方式。但这个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穷人们了。因为高涨的房价,穷人们被迫把大部分的收入都花在房租上。他们的生活明显非常贫困,但却不会显示在贫穷的数字中。 作者因此而愤怒的写道:“现在还用食物费作为计算家庭预算的基础实在没道理。若硬要这么算,不如干脆把平均花在买漫画或牙线的费用当成基准来加乘,然后(至少在纸上作业上)整个抹消贫穷这件事算了。” 《贫穷的本质》认为:“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三大问题:意识形态,无知和惯性。这些问题瓦解着可以帮助穷人的各种努力。” 这些组织和机构,不够了解贫穷,就硬套上了自己的刻板印象。并且按着这样错误的理念,一直运作下去。因此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这就是陷入贫穷的人们,会遇到的六大困境:信息渠道受限,过多的责任,过高的风险,心理问题,刻板印象和无法推动社会改变。 这也是他们一直陷在贫穷中,无法依靠自身挣脱的原因。 贫富差距变大,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是需要社会各界一起解决的。 而这本书告诉我们,贫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解决它,需要更多的了解,更多的努力。 当然,除了书中所说,贫穷也还可能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成因。 就像作者所说的:“我们还有很多本该知道却不知道的事情。这本书旨在对这些问题抛砖引玉。 如果我们拒绝懒惰和公式化的思考模式,如果我们倾听穷人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逻辑,那么我们就能制订一套有效的政策,也能更理解穷人的生活方式。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可以发现贫穷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我们要感谢这些学者的研究和努力。本书还讨论了关于贫穷的其他话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 穷人为什么一直穷?聊聊《贫穷的本质》(上)
贫穷是什么,是什么让穷人成为穷人。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贫穷的本质》,这本书是一本经济学书籍,作者是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V.Banerjee)与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他们是一对夫妻,同在麻省理工任职,并且在201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这本书也就变得有名起来。 两位作者,历经15年的实证调查后,试图在书中回答贫穷是什么,什么会导致贫穷,贫穷会导致哪些问题,为什么穷人一直陷在贫穷困境中,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为什么总是不起作用等一系列问题。 但我们这一期,只专注一个问题:为什么穷人会一直陷在贫穷之中。 不过在一开始,先要说一说,书中研究的贫穷到底是什么。 可能看视频的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并不富裕,想买的东西买不起,甚至有时候捉襟见肘。 但那不是书中所定义的“贫穷”。 书中说:“我们所关注的焦点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就全球穷人最多的50个国家来说,其平均贫穷线为每人每天16印度卢比。多国政府将生活费低于这一水平的人定位为贫穷状态。” 这个16卢比是什么概念呢?作者换算了一下,意思是每天的钱,只够买1.3公斤的劣质大米。 “2005年,全球有8.65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3%)都是这样生活的。” 这就是贫穷。 在这种极度的贫困之下,穷人的生活状态,和大众的想象完全不一样。 很多人会以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懒惰,吃不了苦。但书中的作者完全不这么认为。 书中写道:“即使这些人处于贫穷状态,他们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和我们一样……正好相反,恰恰因为他们几乎一无所有,我们常常会发现,穷人在做选择时会非常谨慎:为了生存,他们都需要成为精打细算的经济学家。然而,我们和他们的生活依然有着天壤之别。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经习以为常,几乎不会在这些方面细细思量。” 既然穷人跟大部分人都没什么不同,甚至还更加谨慎。那么为什么他们无法摆脱贫穷呢?到底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习以为常“的事情,让穷人和普通人的生活产生了天壤之别呢。 有下列几点原因。 1,信息渠道受限 “你接受信息的渠道也会受限——报纸、电视和书籍都要花钱来买。因此,你常常会对世界上其他人得到的特定信息一无所知。比如说,接种疫苗就可以预防你的孩子患上麻疹。” “穷人通常缺少信息来源,相信那些错误的事情。他们不清楚给儿童接种疫苗的好处,不明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知道该使用多少化肥,不知道哪种方法最易染上艾滋病,也不知道政治家们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在他们发现那些坚信不疑的信念是错误的之前,他们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这些决定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如果女孩们与成年男子发生性关系并且未采取避孕措施,或农民使用两倍于正常量的农药,这些事情的后果都是严重的。” 2,他们要为生活承担更多责任 书中说:“我们真正的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我们住在有自来水的房子里,不用想着每天早晨往水里加消毒剂。下水道自行运转,我们甚至不知道是怎样运转的。我们大都相信医生会尽力为我们服务,公立医院会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让孩子接种疫苗(公立学校不接收未接种疫苗的孩子)即使我们出于某种原因没给孩子接种疫苗,他们可能也会安然无恙,因为其他所有人都接种过了。” 但是穷人,却需要在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如没有自来水,如何保证身体健康。周围卫生条件不好,如何预防带病的蚊虫。要接种哪些疫苗,才能让孩子健康的活下来。如何知道要在农田中,放哪种,放多少化肥。 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充斥在穷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问题,如果需要富人去应对,他们也未必应对得好。 因此书中说:“一切都表明,对于穷人来说,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自己家人的未来提供保障,他们需要拥有更多的技能和更强的意志力,承担更多的义务。然而……正是我们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那些小花费,小障碍,小错误,在穷人的生活中却成为了尤为突出的问题。” 而且,事情在前一点所说的“信息渠道受限”的情况下,变得更为糟糕。
- 腐文化研究(四)
至于同性恋权益,影响不大的原因有如下三个。 1,腐文化的重心并不在同性恋权益 腐文化的受众在观赏此类文化产品时,重点在于欣赏男性与男性之间的“爱情”。而不在于为同性恋争取权益。这样的作品很少涉及社会对男同性恋的压迫、面对或解决的情节。 即使少量涉及比较现实的问题时,大部分人都是带着欣赏爱情悲剧的心态,而不是感到愤慨。看完之后也只会感叹爱情的绝美,而不是决心投身同性恋权益的维护和伸张。 简而言之,她们只是在消费唯美的爱情故事,而不是真正的关心同性恋群体。对于同性恋人群,抱着审美,消遣的心态,而不是同情和悲悯。看完之后的感受是欣赏和感叹,而不是悲痛和改进的欲望。 而一些真正的,有着社会意义的同性恋文学作品,可能并不符合腐女的审美,不会引起她们的兴趣。 更夸张的是,当男同性恋人群中,出现老弱病残等不符合她们审美趣味的人时,甚至会招来她们的攻击。 在《耽美的盛宴:一场属于谁的狂欢?》一文中说:”不少腐女虽然对LGBT友好,但也许只是“叶公好龙”,毕竟她们在耽美里看到的是两个美男子的纯美恋爱,如果是老的、长相不帅气的同志之爱,她们可能就会觉得“恶心”、“耽丑”,网上还有这种调侃,“长那么丑,还好意思是同性恋”。“ 这种只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趣味的做法,在文化消费中当然无可厚非。但对于现实中的同性恋权益的影响不大。 举个不恰当的比方。郭敬明曾在某个节目中说他的《悲伤逆流成河》,是中国第一个认真讨论校园霸凌的小说。但是看过他这本小说的读者, 大部分都应该能发现,这本小说的重点绝对不是校园霸凌。这本小说的出版和发行,以至于电影的改编,对于校园霸凌这个现实问题的解决,影响当然并不算大。 你去投票问《悲伤逆流成河》的读者,问他们是不是反对校园霸凌。他们可能会投票反对。就像问腐女群体支持不支持同性恋婚姻,相当一部分会投票支持,但是这不代表她们改善了同性恋权益。 2,脱离现实 除了重心偏离之外,腐文化对男性恋爱中的想象,太过于脱离现实。腐女们为腐文化带入了太多男女恋爱的特征。包括不合理的关系描绘,不合理的性描写和情感宣泄。她们大部分并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同性恋者,只沉醉在自己幻想出的世界中。 很多对于同性恋来说非常现实,也非常棘手的问题,比如无法组成家庭,也无法生育,领养儿女。在腐文化中可以通过男男生子的方式,轻易的解决。 对于真正的同性恋来说,这一切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相差甚远。 《耽美的盛宴:一场属于谁的狂欢?》表示,另外需要警惕的一点是,虽然耽美从诞生之日起,便与女性的欲望投射、自我探索等有关,与同性恋群体并没有太大关系,但耽美还是会影响外界对同性恋群体的认知。郑熙青引用了日本同性恋权益活动家佐藤雅树的说法:耽美创作中的同性恋男性人物过于理想化,不符合现实,这类文本在大众中的传播并不利于改善同性恋社群的状况或增进大众对同性恋困境的了解。 3,腐女的性别观念并不开放 在认同了原有的性别观念之后,大部分腐女的观念其实并不开放。 这当然包含了对同性恋的观念。 在《腐女问卷调查》中,81.82%的人不认为耽美文化会影响自己的性取向,甚至有 31.19%的腐女并不能接受现实中的同性恋。 在《试论网络同人女群体发展的新动向》中,被访谈对象F说:如果我儿子变成了同性恋,我一定把他赶出去。 当另一个被访谈者被问及“耽美文学有对你的思想行为什么 的有什么影响么?” 被访者 H说:没什么吧,感觉和以前一样。 之后采访者问道:那你有考虑过成为一个同性恋么? 因为我之前采访的对象她身边的同人女就有看耽美而变成同性恋的。 然后采访者被删除 QQ。 《为何腐女也厌女,男同也恐同?从肖战“女化”争议谈起》一文中说 “熟悉耽美故事的读者或许会记得这样一句话:“我不是同性恋,我只是爱这个人,不过他恰好是个男人。”这种说法让两个男人之间的恋情显得更加独一无二、命中注定……另一方面,这句爱的宣言的反复重申,也可能被看作是在和同性恋划清界限。” 由此可见,腐文化对观念开放的作用也有待考证。也许“叶公好龙”式的喜爱和欣赏,让很多人意味腐文化对同性恋权益有相当的好处。但事实可能并不是这样,至少不完全是这样。 四,总结 综上所述。腐文化是一个认同了女性刻板印象,并且厌恶这样的刻板印象的腐女群体。 为了寻求和欣赏抛开女性的“纯粹爱情”,而进行的虚构幻想,由此发展出来的亚文化。 它有它的合理性,是满足部分女性欲望的产品。但对性别平等和同性恋权益等议题的作用很小,只能说聊胜于无。 由于作品性尺度高,良莠不齐,受众低龄化等等原因。常常处于主流文化的边缘之地,并且让人担忧。 根 据葛志远等人的调查研究,82.32%的被调查者在 18 岁之前接触 到耽美,在 15 岁之前接触耽美作品的人则为 53.94%。 《“腐文化”的特点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一文中说, “腐文化”比之其他渠道,更易于在不触动道德 底线的情况下满足女性对男性的好奇和探究,一定 程度上降低对女性的性封锁,帮助女性了解相关常识。但“腐文化” 作品泥沙俱下,缺乏引导和监管,无疑会对青少年的性认知带来不利影响。 从个人心理的角度,认同女性刻板印象又厌恶这样的印象,当然会带来很多的矛盾和冲突。相比起来,也许还是正视女性身份,并且合理的塑造新的女性形象,来得更健康一些吧。
- 腐文化研究(三)
三,腐文化对性别平等和同性恋权益的影响 有很多人认为腐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对性别平等与改善同性恋的权益有好处。 也许会让人觉得有点冒犯。但是我的观点是:影响不大,但聊胜于无。 关于性别平等。在认同了女性的刻板印象,并表现出厌女倾向之后,如何能改善性别平等的议题呢? 厌女氛围,让腐文塑造了众多“美好”的男性,甚至有丑化女性倾向。当然不利于女性地位的提高。 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有些地方很喜欢说,腐文是女性向文学,不是男性凝视女性,而是女性凝视男性,就有更多的女权含义。 这个需要详细说一下。 1,女性凝视的源于女性地位的提升,而不是相反。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就先要说一说什么是男性凝视。 男性凝视,来自于福柯的凝视理论。 在他的《规训与惩罚》中,提出了在一个“全景敞视监狱”,也就是在一个囚犯被随时可能被监视,且不知道自己是否被监视的监狱之中,监视者对囚犯的监视,会成为囚犯转变为自我监管。 不过,福柯说的“凝视”,重点只在于权力对个体的影响。不认为这样的权力,凝视存在主体,权力是微观,匿名,无形,并弥散在空间中的。 而在女性主义,借鉴了凝视理论之后,发展出了“男性凝视”的理论。(这部分理论比较乱,我选了一个可能比较接近福柯原意的理论。) 在男性凝视理论中,男性成为了权力主体,而女性成为了客体。男性凝视,是因为男权社会中,男性权力高于女性,从而使得男性审美和男性偏好,凌驾于女性自身的偏好之上。男性可以通过“凝视”,来引导,控制,规训女性向男性审美靠近。这样的社会现象,叫做“男性凝视”。 在这样的凝视理论之中,权力,或者说权力的差距,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普通的“观看”,如果观看双方权力差距不大,是不会造成这种结果的。凝视之所以能引导,控制囚犯和女人们自我监管,是因为他们处在一种差距明显的权力关系之中。 这可能不太好理解,来详细说一下。 在社会之中,人们都在互相“观看”。也就是说,理论上在男人观看女人的同时,女人也在观看男人。所有观看者都有自己的审美,自己的偏好。都希望观看者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 但只有处于权力强势的一方,这种观看才会成为一种“凝视”,并引导,控制被观看的人,朝着他们的偏好和喜好接近。 举个例子来讲一下,如果一个全职UP主,没有广告收益,只靠网站给的创作激励过活。 那么这个网站,对UP主就有了权力。这个UP主几乎没法拒绝网站的审核机制和流行偏好。只能不断的去适应网站想要他创作的东西。 如果世界上只有这么一个视频网站,网站的权力就会更大。就会对上面的所有UP形成凝视。所有UP主只能尽量往网站喜欢的方向去靠。(甚至网站突然改变方向,他们也会被迫改变方向) 在另一种情况中,一个全职UP主,全靠广告过活。那么商家和用户,就会对他形成凝视。他就必须要去符合商家和观众的喜好。不然就会掉粉,就没人投广告。他就没饭吃了。 而如果一个视频作者,他就是给公司老总做宣传视频的。而公司老总也不太在意播放量。 那么他受到公司老总的“凝视”,要符合公司老总的喜好。 虽然他把视频发到网上,被很多观众观看了。观众也对他有偏好,希望他改进。但他完全可以不理这些观众。那么观看也就只是观看,没有权力关系,也就形不成凝视。 所以从这个理论中可以看出。凝视,是权力让某些审美,某种偏好,变得有“强迫性”,不可拒绝。它是一种权力的使用形式。 从最极端的例子来说,家里的宠物,是完全无法拒绝主人的审美和偏好的,它们非常容易被按照主人的意愿引导和规训。因为它处于权力的极端弱势。 因此,凝视的重点不是“审美”。审美和偏好人人都有,重点在于权力。 福柯认为:“权力的高低就是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不受对方抗拒的影响,向对方贯彻实施自身的意志。” 所以以前,虽然男人观看女人,女人也观看男人。但只有男性凝视。是因为男性的权力更高。 所以当出现“女性凝视”的时候,当“女性意识觉醒”,并想要拒绝男性凝视时,就意味着女性拥有了一定的权力。是权力让女性凝视出现,而不是相反,女性凝视让女性有了权力。没有权力的人,比如囚犯,再怎么去瞪监视者,也只是瞪一瞪。无法形成凝视。 当然,女性凝视的出现,代表女性得到了一些权力,那女性就可以女性凝视去规训,引导,控制一些事情了。可以去使用权力。权力用得好,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权力。 于是这就到了下一点我想说的:腐文化并没有利用好女性的话语权。 2,腐文化并没有利用好女性的话语权 前面,我们说了。女性凝视的出现,代表着女性拥有了一定的权力。 腐文化的出现,的确是因为女性的经济地位提升,消费能力增强,于是出现了更多满足女性心理和欲望的文化产品。也是女性掌握更多话语权的标志,但腐文化,并没有很好的使用女性的话语权。 可以说它是女性地位提高的一种表现,一种副作用。但不能说它有利于女性地位 很多女权理论是这么说的,男权社会通过男性凝视,塑造柔弱,温和的女性形象,引导,规训女性变得更加懦弱,顺从,不争不抢。从而贬低女性,抬高男性地位。 这个理论是能说得通的。但是套用这个理论的话,我们假象一下极端情况。如果女性通过塑造腐文男性形象,引导,规训男性一瞬间都变成厌女的男同性恋,请问这对女性地位有什么好处? 这件事做个比喻就很好理解了。 比如一个家庭内,妻子或女儿的收入增加了。她可能就会有更多的话语权,能提更多的要求了。 她能提要求,这是她地位提高的表现。 但如果她提的要求,是想要看自己的丈夫去和别人搅基。希望丈夫不要喜欢任何女人,转而喜欢男性。这种要求和希望,当然无助于她的家庭地位提升。 相比之下,她如果要求丈夫更尊重她,在家庭大事上和她讨论,不许在别人面前贬低她等等要求,对她的地位更有利。 同理,比起腐文,如果女性需求产生的是能歌颂女性的,反应女性强大,塑造美好女性形象的文化作品,当然更有利于女性地位的提升。
- 腐文化研究(一)
一,腐文化,腐文,腐女简介 腐文,就是bl(BoysLove)小说,描述男性与男性之间的爱情故事的小说。 虽然内容为男同性恋的爱情故事,但腐文并不是同性恋文学。也许令人吃惊,它属于女性向文学。也就是腐文的读者,大部分为女性,并且是异性恋年轻女性。 这个喜爱腐文的群体,被称为腐女。而与腐文相似的产品,比如相关的图画,电视剧等,一起构成了腐文化,是当下流行的一种亚文化。 为什么异性恋女性,想要看男性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个问题曾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并且有过很多研究和解释。 有一种解释是说,女性本来就对歌颂爱情的作品更加喜爱。而超越性别的男性之恋,更加纯粹,也因为现实中比较少见,带来了新奇和刺激的感觉。因此受到了许多女性的喜爱。 这个解释有一部分是对的,但是并没有触及最主要的原因。 除了腐文之外,还有很多歌颂纯粹爱情,现实中很罕见的题材。 比如女性与女性之间的爱情,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对抗家族矛盾,贵族与奴隶跨越阶级的恋爱,黑人与白人跨越种族,甚至于跨越生死的人鬼情未了,跨越物种的外星人与地球人之恋比如阿凡达等等。 如果按照上述逻辑,这些爱情故事的受众应该和腐文受众相吻合。因为它们也冲破现实的阻碍,歌颂了纯粹的爱情。如果不是,则说明腐文有着比“冲破世俗障碍的纯粹之爱”更特殊的东西,能吸引某一类特定的受众。 当然有一部分人是都能接受的。这类受众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如果你属于此类,比如能接受女同性恋作品,那么就不属于典型腐女的范畴。请不要随便对号入座。) 但是有种种迹象表明,腐女不仅和这些歌颂爱情的作品受众不符合,甚至经常是互斥的。 在触乐《乙女和腐女:女性向游戏里的两个宿敌》中说。腐女和乙女(一般女性)尽管都打着女性向游戏的标签,却如同两条平行线一般,在互不相交的前提下各自生长。 基于这种特殊的性质,早期游戏厂商想要通过在游戏中同时设计乙女、腐向的剧情线来拉拢更多玩家的做法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乙女与腐女都不买账。这种失败对双方造成了更加深刻的影响,导致很多仅仅是擦边球的做法也会招致两方的相互(或集体)反感,厂商往往里外不是人。 也就是,在女性中,腐女群体和喜欢看异性恋言情的群体相互排斥。她们的审美不仅截然不同,而且难以相融,相互敌视。 大部分的腐女对于腐文的黏性和需求极高。只能接受男性与男性间的相恋,只认为男性与男性间的恋情纯粹和无暇。腐女会认为“男性与女性的恋爱就是为了生育,只有男性之间的恋爱,才是纯洁的。”因此,就算要涉及跨阶级,跨种族,跨生死甚至跨物种,也要求双方都为男性。 这就提示了我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在腐文化中,性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非爱情的冲破现实和罕见新奇。 在经过研究之后,对于腐文化我有如下结论。 腐女,是一个认同了女性刻板印象,并且厌恶这样的刻板印象的群体。 而腐文,是腐女群体为了寻求和欣赏抛开女性的“纯粹爱情”,而进行的虚构幻想。 关于女性的刻板印象,大家应该也都有所耳闻。也就是要求女性柔弱,顺从,贞洁,保守,服从男性,并且以家庭为重。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腐女们认同了这样的刻板印象,至少是部分认同了女性就应该这样。但是却非常厌恶这样的印象。 因此在欣赏爱情故事时,但凡看到男性照顾,保护女性,并不会觉得甜,而是会引起厌恶。但如果看到女性照顾,保护男性,又觉得太奇怪了,不应该是这样。 但又有欣赏爱情故事的需求。于是干脆设定为男性与男性之间的恋爱,就可以把女性的刻板印象给扔到一边,安安心心的欣赏“纯粹”的爱情了。 这种心理状态,就类似于一个自卑的人。听到别人说自己不好,非常难过。但是别人说自己好,又不相信。只能把价值感投射出去,去在外面,寻找,欣赏和崇拜一个“完美”的偶像。 腐女的“男性同性恋间的纯粹爱情”就是这样的一个偶像。
- 两种PUA:约炮骗炮学和情感绑架(下)
这一期来聊一聊怎么防止自己陷入糟糕的恋爱关系中。 也许和你们想象中的不一样,我要说的第一点,是要建立健康的恋爱观。 对于什么是爱情,如何恋爱,该怎么处理亲密关系,我们受到的教育太少了。而偶像剧,琼瑶剧,言情小说以及营销号中对爱情的歌颂和描绘,往往和现实相差很远。 “太过理想化”的恋爱观念,可能会让一些女生觉得爱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一段关系就应该长长久久,一见钟情就是缘定今生。也就不太会维持关系,遇到挫折时更容易引发极端行为。 有专家指出,我国有 3000 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 200 万 人自杀未遂,25 万人自杀身亡,自杀已经成为 15 至 34 岁人群的头号死因。 《大学生失恋自杀频现,专家称恋爱课程是生命教育》一文中,开出“爱情心理课”的张志刚教授介绍说,在这些自杀的大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做出极端的行为是和感情有关,感情受挫,失恋往往会成为直接或者诱发自杀的原因。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 编发的《教育蓝皮书》指出,大学生中,男女生自杀原因有明显区别。男生自杀多因学业,而女生自杀多因恋爱问题,占 34.6%, 高于男生 16 个百分点;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些自杀的男生和女生们,当然不可能都是被人精神控制,诱导自杀的。很大一部分可能要归咎于不成熟的恋爱观。当女生比男生更重视爱情,更容易相信偶像剧中“完美”的爱情。因恋爱问题自杀的女生,也就会比男生更多。 我身边曾也有过两对普通恋爱的校园情侣,男生提出分手后,女生就激动的要跳楼。这不是因为PUA,但是我觉得比PUA更可怕。 如果本身的观念不健康,即使没有遇到情感虐待,都有可能自残自杀。更别提遇到有手段有目的的心理变态了。 当看见大学生因为失恋自杀,看见表白被拒绝就强奸,杀人,看到人们在恋爱中各色各样的困扰,疑惑,并有各种各样的极端行为。只觉得在不健全的恋爱关系中,坑到处都是。 PUA可能只是其中,比较引起关注的一个特例。 第二件事,是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 有控制欲的人,也是会挑选猎物的。什么样的猎物更容易被捕捉呢? 自我价值感低,独立性差,不重视自己的需求而太在意别人感受的女生,更容易被盯上。 当你太在意别人的感受,不敢拒绝和发火,当你不习惯向别人提要求,但太习惯给予。就会更容易被情感绑架。 在《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一书中说:“许多女人被控制型男人所吸引,看中他们的魄力,强悍和活力,看中他们想发怒就发怒的做法。” “如果一个女性从小不敢发脾气,憋在心里,她往往指望控制型男人替她发泄一部分怨气。” 如果在恋爱中,你很容易对伴侣言听计从,很容易妥协,不习惯坚持自己的主见。那就会更容易遇上控制型的伴侣。 这么说似乎不太具体,之后会有一个互动视频,以一个具体的恋爱场景,测试一下你有多容易被控制。 当然除了以上两点,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第三点,对精神控制和情感虐待的手段有所警惕。 但糟糕的是,对于扭曲现实,情感勒索这些常见的手段,我们的警惕性非常低。 这是让我非常悲观的一个点。 因为大家其实就活在一种充满情感绑架的环境之中。 你有多少次跟你的家人探讨问题,结果无法就事论事,完全变成了道德谴责? 你有多少次跟伴侣协商,最后变成了互相翻旧账? 你有多少次想要拒绝朋友,但却碍于情面无法拒绝? 好像在我们的关系中,大家却非常熟练的使用情感勒索。 这点小事都不帮,你还是不是我的朋友? 你再跟那个人说一句话,我们就分手! 你要敢跟那个女人结婚,以后就别叫我妈。 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 你身边是不是或多或少的遇见过,或者正在经历这样的关系? 毕竟我们是人情社会,以情感,关系作为要挟,来绑架对方意志的行为,层出不穷。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大家相处时,为了关系让步,牺牲一些,也是常态。但如果一方不停索取,频繁用关系做要挟,强迫对方做出很多不愿意做的事情,甚至已经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那么这样的关系就已经踏入情感勒索的范畴。变得非常不健康了。 只是大部分人,并没有像曝光出来的PUA案例那样,做得那么极端。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过分,没有那么变态。但依旧是一种情感勒索,依旧会破坏关系,以及依旧会损害被勒索人的独立自主,完整人格。只是程度不够深,大家就没有在意而已。 这可能不能称之为“虐待”,但是它依旧是一种“控制”。 防微杜渐。为了大家的健康,还是需要提高警惕。 因为情感绑架的轻型症状如此普遍,所以在这里,“警惕情感绑架”不仅仅是要警惕别人绑架自己,而也要避免自己做出情感绑架的事情,来伤害别人,损害关系。 自己做起。提防,避免,拒绝情感绑架开始。至少要有所警觉,真的遇到的话,要有逃出来的能力。 在这里推荐苏珊·福沃德 的《情感勒索》,里面有很多相关案例以及自救方法。值得大家去学习。
- 两种PUA:约炮骗炮学和情感绑架(中)
精神控制,情感虐待。情感掠夺者,寄居蟹人格。这样的词,可能最近才因为一些极端事件,进入大家的视野。 虽然我不愿意称它为PUA,但PUA暴露在公众面前时,就是以精神控制的方式出现的。而且在浪迹情感等组织销声匿迹之后,大家就只记得PUA=精神控制,并且开始探讨职场PUA,朋友间师生间的PUA了。 既然词义已经混淆了,那我干脆就在PUA的专题里把它讲了。 虽然它叫做“PUA”,但其实,它并不是伴随着PUA出现的。它比PUA要早,涵盖的内容也更加广泛。不仅仅在中国有,各个国家都有。不仅仅是在恋爱关系中出现,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中,也都有可能出现。 这一期,我们来讲讲,精神控制与情感虐待,是什么,它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一段正常的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两个人彼此欣赏,但又相互独立。愿意互相照顾,互相帮助。但这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一般来说,不会轻易强迫对方,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 但这样的关系,在某些人那里,是行不通的。这些人因为家庭,心态等种种原因,没有办法接受平等的关系,他们希望别人时时刻刻以自己为中心,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不会和平的解决关系中的冲突,也无法忍受别人的拒绝。 因此他们也就不能接受对方的“独立”,“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有其他的打算”。 这种人,无法建立起健康的关系。就选择用各种手段,进行情感,或者身体虐待。如洗脑一般的摧毁对方的自信,自我价值。让伴侣成为完全无力,没有自主意愿,只能听从他们指挥的“行尸走肉”。他们要的关系是臣服,是对方完全依附于他,受他掌控,不能违背他的任何意愿。甚至可以为他去死。 简而言之,他们要的是关系中的绝对掌控,想要控制自己的伴侣。 控制的手段有很多,包括殴打,囚禁,下毒,电击等等。但像是传销或者邪教的那种,一上来把你关在房子里不许出去,或者拐卖妇女儿童的殴打致残,又或者是杨永信那种控制方式,在这里不进行讨论。简而言之,我们在这里,不讨论那些一个人基本无法实施的极端手段。 这里,只讨论精神上的洗脑控制,和法律也管不住的情感虐待。为了讨论方便,我们也把关系设定为恋爱关系。其他关系上的情感虐待也可以以此类推。 想要对方完全服从自己,又不犯法,不被抓。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恋爱初期。他们要做的是打扮成一个完美的情人。各种地方都闪闪发光。他们体贴,温柔,善良。仿佛没有缺点,身上全都是优点一样。 就像最毒的蘑菇总是色彩斑斓一样,想要吸引一个人跳进陷阱里,总是需要伪装的。没有人一上来就会说:“我要虐待你”。他们总是装扮成一副甜蜜,美丽的样子。 “宇芽”在被家暴之后形容家暴男:“仿佛世界上所有的优点都在他的身上。” 在TED演讲《为什么家暴受害者不离开?》中,Steiner说,第一次见面他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他的智慧和幽默,红扑扑的脸蛋和金色的头发,看起来非常讨人喜欢。 2018年2月与中学同学的微信聊天中,包丽曾提及自己喜欢牟林翰的原因:一切都太合适了。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何炅在提到PUA的节目中说:“如果你突然遇到一个人,跟你完美适配,你一定要小心,没有这样的人,不要那么的相信童话。” 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完美本身就意味着虚假。完美本身就在示警,但陷入爱河的人们并没有察觉。这只是食人花外表漂亮的伪装,这样的伪装能让他更好的使出自己的手段,把一个健康的人拖进万劫不复的陷阱中。 当一个完美的人,处处和你合拍的人,成为你的伴侣。你们的关系会非常迅速的升温。 当关系到了他认为比较安全的时候,他觉得诱饵已经放够了之后,就会开启下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精神控制和情感虐待者,经常会用到三种手段。 第一种,温水煮青蛙。 他们不会说:“好了,我们的关系到了第二阶段,现在我要开始虐待你。” 他们会开始进行一点点,一步步的尝试。 他开始做一些让人难受的事情,像是忽然无故的指责你,挑你的刺。或者要求你为他做一些你平常不会做的事情。 这些事一开始很小,很微不足道。好像对于如此完美的情人而言,忍耐一些小的冲突和羞辱,是理所当然的。 但如果你没有反抗,接下来就会越来越过分。 讽刺变成辱骂,辱骂升级成动手。慢慢的有可能变成死亡威胁。 像是温水煮青蛙一样,一个人慢慢习惯于这种扭曲的关系。就越来越逃不掉了。 人们经常会奇怪,为什么被家暴的女人们不逃跑?为什么她们不马上离开这个男人? 因为这件事不是突然发生的,任何一个正常人,如果被一个陌生人,没有前兆,没有理由的打了一顿。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报警。 但事实上,一个家暴的女人被打之前,很可能已经忍受了许许多多的谩骂,数之不尽的暴力威胁。已经无数次的妥协,无数次的原谅了。他们在那种诡异阴暗的关系中,沉沦了那么久,以至于突破这最后一层底线,也显得不那么明显了。 第二种,扭曲现实。 为了控制你,他们会希望你接受一套非常扭曲的观念。让你认为必须听话,必须服从。他们在关系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给你洗脑。 主要洗些什么呢? 首先,他们夸大自己对这段关系的贡献,牺牲。无论是一件小礼物,还是一点小心意,都会被他们吹到天上去。让你以为他们很重视这段关系,为这段关系付出很多。这样他们提要求的时候,你就更难拒绝。 其次,他们夸大你对他的伤害。你一时的口误,被说成纯心的隐瞒。你偶尔的忽略,被说成故意破坏关系。甚至有些事情不是你的错,比如你长得矮,长得胖,或者有过前男友,也会被拿来说事。说你怎么怎么给他丢了面子,伤了他的心。 第三,他们会轻视,贬低你的价值。只有你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什么都不好,才能心甘情愿的听从他们。所以他们经常会挑剔你的品味,贬低你的成就,抹灭你的努力。说你只是运气好,跟其他人比不值一提等等。 最后,他们会忽略自己的错处。对于自己过分的所作所为,要么否认,要么狡辩。他们可以否认自己做过的任何事,信誓旦旦,让人不能不信。他们会把自己对伴侣的侮辱,讽刺说成玩笑,一笔带过。把自己的暴力行径,说成意外的情绪失控。只是压力太大,以后绝对不会发生了。只要能蒙混过关,什么谎言都能说出来。 重复一遍,夸大贡献,夸大你的错误。贬低你的价值,忽略自己的错处。 两种夸张,两种贬低。 你对他们越信任,这种耳濡目染的洗脑,就会越快让你原本的观念支离破碎。 你会慢慢的觉得,自己的伴侣,对这段关系付出很多。而自己,对他有很多亏欠。 自己伴侣做的错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而自己,是垃圾。 这也是北大女生包丽在服药自杀前,给男友留下的话。 “在北大遇到了熠熠闪光的你,而我却是一块垃圾。” 虽然这不是事实,在旁人眼里这套说辞多么奇怪。但你却慢慢的越来越接受了。 毕竟他一开始是这么完美。毕竟你已经这么信任他了。当他慢慢露出獠牙的时候,那份信任,就是摧毁你的基石。 最后一种手段,叫做情感绑架,又或者叫情感勒索。 绑架,勒索,就是一个人,挟持了重要的东西,然后以此来要挟我们服从他们,满足他们的意愿。 当我们与一个人,建立了亲密关系之后,就会自然而然的,重视三样事物,而且这三种东西,并不完全控制在我们手里。而如果对方别有用心,就可以以此来进行勒索。 第一件,就是他本人。当关系密切,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关心他,同情他,希望他好。很多人就通过折磨自己的方式,让对方妥协。比如绝食,自残甚至威胁你不听我的我就自杀。 很多时候,都不用闹到这一步。只要表现出自己很受伤,就足够让伴侣妥协了。 第二件,是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对这份关系有多重视,对方就可以用威胁切断关系,来达到多大的目的。他们可以威胁要分手,可以说“我们需要冷静一下”,“我们可能并不合适”,这类暗示关系会疏远的词语。以此来进行要挟,来胁迫我们妥协。 第三件,也是一种最常用,最容易使用的东西。叫做“他们对我们的印象”。当我们重视一个人,理所应当的会重视他们是怎么看我的,重视他们心中,我们是什么形象。 当他们说出“原来你是这样冷血,卑鄙无耻的人。”,“我看错你了,你就是个婊子”之类的话时,无可避免的会伤害我们自己的形象。尤其是他们打着各种旗号,说这是为你好,我很爱你。我们想了想,一个这么爱我的人,都认为我很糟,那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什么呢? 于是,为了让自己在他们的心目中的形象重新好转,我们会愿意做各种事。 之所以说是勒索,因为这其实是一种逼迫。当我们不听从勒索者的命令时,他们就让我们心疼,恐惧,充满负罪感或自卑。当我们觉得,不听从的代价太大,太难受的时候,我们就会选择妥协。 他们就是这样,让伴侣无条件,无止境的不断妥协,从交出手里的钱,和某些朋友断绝关系,到原谅他们的暴力行径。甚至,自杀。 塑造完美形象,是他们在关系初始做的事。 温水煮青蛙,扭曲现实和情感勒索,是他们在关系中所做的事。 那么结束呢?他们会做些什么? 其实更可怕的是,这种关系是难以结束的。 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防止你逃离他们的控制。 最常见的,就是隔离我们的社交关系。让我们和关系好的朋友断交,禁止我们离开,或者把我们带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让我们无法求援。 有些人,会受到严格的经济和人身控制。手里没有一分钱,去哪儿都要被监控。断绝逃离的可能性。 如果组成了家庭,他们会用家庭成员进行威胁,比如你走了就再也见不到孩子了。或者我们如果离婚,你爸妈得多伤心啊。你妈妈最近心脏也不太好。 更糟糕的是,许多被家暴的女性,会面临死亡威胁。在真的结束关系之后,甚至可能被杀死。 在TED演讲《被家暴的人为何不离开》中提到,有70%的人,是因为结束了关系之后被杀死的。结束关系,让家暴者不能接受,也变得无所顾忌。 这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让一个正常人,能停留在一段畸形的,没有自我,只能服从和任打任骂的关系中。在控制伴侣的过程中,以上的手段,有些人会用一种,有些人都会用。 最终,有些人打死了伴侣,有些人逼迫伴侣自杀。 而有些人的伴侣,长期处于这种虐待关系中,却依旧不自知。根本不知道自己“被虐待”。 当你真的成为了某人的附属品,相信了自己一无是处,只能依靠他的时候。你甚至不会承认,那个我们曾经的“完美情人”,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心理变态。 但不管你承认或不承认,当你陷入情感虐待的关系时,是有着非常明显的表现。 下面是九个问题的关系诊断,如果你怀疑自己陷入了情感虐待,请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对比起这段关系开始前,你是否: 1,更容易消沉,低落,失眠,厌食,不愿意外出,不愿意与人接触。甚至更频繁的产生自残或轻生的念头? 2,更容易怀疑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尊重和赞美。尤其和关系中的对方比起来,双方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3,原本的计划和梦想已经全部被抛弃了。除了这段关系之外,其余的事情对你来说都在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你的梦想,兴趣爱好,人际交往都在快速衰落。 和你的伴侣相处时,你是否经常感到。 1,充满压力,恐惧和愧疚感。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随时会触怒对方。 2,觉得对方的意愿和情绪比自己的更重要。 3,经常被迫迁就对方,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以前绝对不会做的事情来。 你的朋友,亲人们是否 1,觉得你变得没有精神和活力。对许多事情丧失了热情。 2,对你和伴侣之间的相处模式表示吃惊,并认为对方的所作所为很怪异。 3,认为这段关系给你带来了非常糟糕的影响,强烈的建议你和对方分开并愿意提供帮助。 如果以上的问题,大部分的回答都是“是的”,那这就是一段不正常的关系。 你需要摆脱充满压力,情绪化的氛围。然后从一个旁观者的立场,来理性的分析目前的状况。 认真的问问自己,他的所作所为真的合理吗? 他是基于什么理由做出这些事的。 他真的在意我吗?他做这些事的时候真的有尊重我的感受吗? 我的感受如何?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也可以试着扮演对方的角色,看你自己能不能理所当然的说出对方所说的话,或者做出对方曾经的行为。 如果思考过后,确定这段关系非常糟糕,并且给自己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就要想办法逃离这段关系。 要记住,这种进行情感虐待的人,一般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要经过专业,长时间的治疗才会有所改善。不是普通人凭一己之力就能“感化”他们的。
- 两种PUA:约炮骗炮学和情感绑架(上)
PART1: PUA,是Pick-up Artist 的缩写,起源于美国。从字面上看,就是搭讪的艺术。本义是帮助那些因为腼腆,缺乏经验的人,尽快掌握与异性建立关系的人际交往技术。在早期,某些PUA的核心是提升自我,增加个人价值。通过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来找到更好的伴侣。 听起来不错对不对,但是我们现在提到PUA,都是什么感觉? 恶心?邪恶?一群渣男学的垃圾玩意?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现在PUA这个词,已经变成了两种东西的代名词:约炮骗炮学,以及精神控制和情感虐待。 一个好好的搭讪艺术,怎么会变成这种可怕的东西呢? PUA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看了一些资料之后,有如下一些猜测。 首先,这样的“搭讪艺术”,对于普通的男性来说,也许是可有可无的。但对于没有竞争力,找不到对象的男生而言,却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而因为我国性别比例失调,这种男生的数量比较大。因此,搭讪艺术最终面向的是一个心情急迫的巨大市场。不可避免的会变得鱼龙混杂起来。 第二,比起美国,中国的妹子相对保守。普通的搭讪技巧,也很难“建立关系”。因此需要一些更加有效的“人际交往”手段,来满足这一市场。 第三,“提升自我,增加个人价值”很难有判断标准。男生们也很难判断,经过了一系列课程之后,自己有没有变得更加有价值。而最直观的评判标准,就是推倒妹子的速度和控制对方的能力。因此这两个标准,就渐渐成为了评判PUA课程的指标,变成PUA招徕客户的招牌。 所以,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PUA逐渐“诈骗化”。 直到演变出了约炮骗炮,以及精神控制,这两种病态的PUA形态。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种:约炮骗炮学。 约炮骗炮学,顾名思义,是以快速推倒妹子为目标的一套技巧。 使用各种包装和话术,来引诱妹子和自己上床。通用的技巧包括摆拍照片炫富,诱使女性确认关系,建立人设,编造人生经历和过往创伤引起同情心等等。 这种课程的导师,经常会在群里炫耀自己几天推倒一个妹子,甚至一天推倒几个妹子的经历。学员的线下实习,会集中在夜店,小酒吧这种容易约到炮的地方。以便快速推进关系,然后上床走人。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 这种人追求的就是短期的性关系。对如何维持长期的关系,并不在意。 约炮骗炮学的核心技巧就两个:广撒网和形象包装。 广撒网:迅速的,不停的搭讪尽量多的妹子。有机会就跟进,没可能就放弃。 形象包装:组团各种高消费饭店,酒店拍照。通过朋友圈,营造自己是成功人士的假象。 基本上核心的就这两招。 至于那些看似牛逼哄哄的心理学,人际关系的推拉技巧。实际上并不实用。 因为那些腼腆的,笨拙的男生根本学不会。PUA相关的报道中,经常会出现导师好不容易把女生约出来,学员去聊几句,很快就没戏了。 PUA导师大鹏在访谈中,曾经用火箭作比喻,有些学员是「本来燃料都准备好了,我点个火而已」,而另一些学员是,「火箭组都还没组装」。 和人相处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哪能这么容易速成。如果PUA课程那么牛逼,早就教出一堆营销大师,演讲高手了。实际上,在报道中,大多数学员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花钱,依然学不会“搭讪话术”,找不到女朋友。 对于大量“火箭组都还没组装”的学员来说,这些PUA课程只能教授最简单,也最表层的招数。 这样的PUA,针对某一个妹子的成功率并不算高。但只要不停的搭讪,总是有中招的。 在《人物:那些被PUA绑架的人生》中,导师邓威给记者演示同时和100个女生聊天的——在一个交友软件上,哪个女孩回得快,更积极,他就跟进谁。 而新浪网的《泡学达人》中,泡学导师深海,在记者面前演示如何要两个妹子的电话,还失败了。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种PUA看起来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事实上的确是这样,第一种PUA,约炮骗炮学,一点也不神奇。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许许多多的男性,交了一堆钱。 有些人学会了自我包装,到处搭讪。再多一点的,可能学会了一些表层的沟通技巧,心理套路来快速的约炮骗炮。 而另一些人,即使倾家荡产。却依旧什么都没学到,还是找不到女朋友。 比如《人物:那些被PUA绑架的人生》中提到的阿森,在成都的PUA公司「浪迹情感」花了4000元,上了三天的课之后,在街头搭讪时,还是只会“贸然靠近一个姑娘,走到身边猛地拍人家肩膀,把人家吓一跳。还没来得及说话,姑娘就跑掉了。他更手足无措了,不知道是该追上去,还是该停下来,只好愣在原地。”最后的结果是“他动力十足,一次次试,但整个晚上下来,就要到了一个号码,还是人家出于无奈给了,回去了,他并没有通过这个号码联系到谁。”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许多PUA的学员,的确不善言辞,也不想约炮骗炮。相反,他们是真的朝着谈恋爱,结婚这个目标去的。参加这种PUA培训,只是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能接触到的“人际培训”。但约炮骗炮学也没有给他们想要的东西。这些人,也同样是PUA的受害者。在《人物》那篇报道中,作者这样写道:“还有一个被隐蔽的群体,就是那些为了解决婚恋问题,为这门技术买单的底层男青年。他们成为了PUA团队狩猎的目标。 他们往往出身底层,未经过爱的教育,盲信这门技术,会倾其所有、一次次为它买单。有人及时看到它的虚妄,有人仍处在遮蔽之中,在自卑与渴望中煎熬。但他们不仅是数字,还是一个个具体的人。” 对于女性,想要防御这种PUA,也非常简单。只要记住两条准则就可以了。 第一点,不要急。 想要快速推倒妹子的人,都是很着急的。而妹子,通常都是更加谨慎的。于是这些人会通过各种方法,让妹子也着急起来。比如欲擒故纵,忽冷忽热,暗示自己的选择很多。让妹子们觉得,如果不付出点什么,就没法绑住这个人。 如果你产生了通过上床,来让这个人愿意待在你身边,来稳固这段关系的想法。相信我,那肯定不是一段健康的关系。 第二点,不要轻信 不要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朋友圈,就相信他是一个什么上市公司的老总。看到他开了什么车,就相信他是富二代。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多相处才知道他是怎么样的人。 而且,一般这种包装的人,身上的漏洞是很多的。拍着某知名酒楼的照片,但你问酒楼的招牌菜是什么,他可能根本不知道。好像日理万机,但连基础的商业知识都不明白。 而最大的漏洞,是他们对关系的态度。成功人士是很稀缺的,而且身边一般都围绕着一堆喜欢他的人。为啥你能撞大运在路上见到,人家还对你一见钟情,立刻就要确定关系什么的。也未免太稀奇了吧。 还是稍微理智一点,大部分的“骗术”,其实技巧都很拙劣。只是针对着人性的弱点。比如各种欲望和贪婪。只要能保持理智,就能避开大部分的骗术。 好了,我们说完了第一种约炮骗炮学,其实这是最常见的PUA,而且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大家真正害怕的,其实是那种传说中,可以诱导人自杀的精神控制和情感虐待。 第一种PUA,以《人物:那些被PUA绑架的人生》,《泡学达人》等为代表. 而第二种PUA,精神控制和情感虐待,则是以北大女生包丽自杀事件,出现在大家面前的。而b站up的 PUA实例 | 一年前,她从前男友精神控制的沼泽中逃出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9454106?t=1683)也是在讲第二种PUA。 这种PUA,比起第一种来,后果更可怕,但对实施者要求更高。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精神控制只能出现在长期关系中。 北大女生包丽,在2019年10月9日自杀之前的三个多月,已经尝试割腕。 根据南方周末《“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最早包丽提到他男友,在2018年2月。也就是说这段关系至少持续了一年零八个月。 如果说约炮骗炮学,是以天,以周为单位。那么精神控制至少要以月和年为单位。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想想传销。在人身控制不给你出门,不间断洗脑的情况下,都有人逃跑和反抗。这种恋爱关系中的洗脑,当然难度更大,要求的时间更长。 并且更明显的特色是,精神控制,不仅出现在情侣之间。甚至朋友,父母,师生,上下级之间都有出现。 约炮骗炮学,和精神控制之间,是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的. 一个短期关系,一个长期关系。 一个容易学,一个很难学。 一个只是骗炮,一个能逼人自杀。 他们差别很大,也绝对不是学了第一种PUA,技巧精湛了就会自然过度到第二种。 别说很多人连好好聊天都学不会,怎么能学会精神控制这么高端的东西。 单说大部分人,看到陌生人自杀的场面,都会非常不适。更何况是认识,乃至亲近的人。对于普通人而言,伴侣自杀后,自己的自杀概率会大幅上升。逼迫伴侣自杀,是大部分人都无法接受的。 真正能做到这件事的,更可能是无师自通的心理变态,而不是去学技巧的那些普通学员。 这两种PUA,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那是怎么混在一起的呢? 首先,他们的前期的表现,都是要拉近双方的关系。 只是一种单纯拉近关系,一种拉近关系是为了更好的控制你。 就像朋友聚会和传销,都是要把你拉进一间房子里。但是朋友拉完大家聊聊就结束了,传销还要骗你钱。 其次,他们听起来都很渣。渣这个词,用途过于广泛了。可以把所有“坏男生”都归于这一类。 出轨约炮?渣! 说谎骗钱?渣! 传播疾病?渣! 诱导自杀?渣! 当PUA和渣男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那所有的坏事,都可以用PUA全部概括了。 当然让这两种PUA混在一起的罪魁祸首,还是臭名昭著的五步陷阱法。 很多人是在看了《和陌生人说话》中PUA的访谈,才了解它的。前面几步都可以算是在拉近关系的范畴,而第五步,情感虐待,就完全是精神控制的手段了。 可以看出,五步陷阱法的发明者,应该是一个会精神控制的人。还有一些所谓的PUA人际大师,其实是会精神控制的。因为有了精神控制的能力,让他们好像在人际关系中得心应手,为所欲为,这种“邪术”引人耳目,让他们才成为了PUA的“祖师”。 但他的学徒们,却很难走到这一步。 一方面是难度太高,一方面是没有必要。毕竟学习PUA的大多数人,也只是想要找个女朋友或者多约几次炮而已。 即使是《和陌生人说话》访谈中的那位要玩到王者的林晨,也承认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情感虐待,也没有走到过第五步。没有真的去情感虐待别人。而且在女友情绪激动,想要自杀时,林晨的反应是吓了一大跳,一把抱住了女友。之后,他感到非常悔恨,觉得自己比渣男还要渣。 因为普通人,根本不享受看到别人为自己自杀。就算理论很清晰,真的学会了,也不会真的照着做。《和陌生人说话》中的林晨,学PUA也只是希望能有人喜欢自己。根本不希望女生自杀。 如果你看包丽事件和那位UP主的分析,可以看到男生本身也有自残和自杀的行为。以用来控制女生。普通一个只想找女朋友的男生,不是心理变态的话,为什么要做到这一步? 一般人下不了这个狠手,也没必要。 诚然,世界上是有很多心理变态。但这不是一个课程教出来的。心理变态的行为骇人听闻,没有下限。但我们还是可以相信普通人的人性和良知。 简而言之,第一种PUA人数众多,最为常见。第二种虽然比较少,但因为耸人听闻而被大家记住。 比起PUA,这个词来说。我更愿意称这第二种PUA为精神控制或者情感虐待,而不是Pick-up Artist。因为它明显已经偏离原本的词义了。 这两种词义混淆在一起,会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PUA是一种邪术,学员众多,学会之后能三天推倒一个妹子,五天逼她给钱,七天让她自杀。 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且不说如果一个人这么牛逼,为什么不去敌国当间谍。单算浪迹情感50万学员,即使只有百分之十的人学成,那么五万人每七天逼一个人自杀,就可以在一年内逼迫九十七万八千四百多人自杀。 而我国每年才总共有二十八万人死于自杀。但一个PUA的公司,就可以让自杀人数翻上三倍不止,想想也不太可能。 这两种PUA的混淆,会给女性带来不必要的恐慌。也让许多男生莫名中招,或者误以为PUA真的很神奇而被骗更多的钱。
- 最容易被误解的疾病:多重人格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神秘的 “多重人格”。 它的表现就像是许多不同的人活在同一个身体里,看起来非常特殊和戏剧化,因此也成为一些影视作品的题材之一。也引起了许多好奇和怀疑。于是,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多重人格,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多重人格呢?一个身体里难道真的能住着许多不同的灵魂吗? 多重人格障碍,又名“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简称DID)。 具体表现为一个人身上显示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角色”的人格特点。这些不同的“角色”各自有着自己的行为习惯、思考方式、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对自己的认知,轮番主导一个人的行为,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着几个灵魂”。 这个定义先摆在一边,先来说说我一个科普小常识的傻白甜up主,怎么就讲起多重人格来了呢?起因是我一年半前搬运过一个多重人格患者的视频,她在镜头前讲述了自己作为患者是如何生活,如何与自己的人格们交流,并转换出不同的人格在镜头面前回答问题。 搬运完之后,我发现许多人在感兴趣之余,也对多重人格形成了一些奇怪的印象和偏见。 A:这是假的,是在演戏。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人。 B:我有个想法!多重人格身体里多出的人会不会是那些植物人的灵魂…… C:得了多重人格多好啊,这样就不会孤独了,脑内自带朋友! D:我也想分裂出一个学霸人格,替我考试,嘿嘿…… E:我已经在分裂一个新的人格,还不稳定,不过她已经有自己的意识了,昨天跟我说她喜欢吃汉堡包…… 我看了许多这样的评论,深感担忧,于是跟我姐姐说,要不我们做一个关于多重人格的科普视频?于是她去查阅了许多国内外的相关论文、资料和患者自述,(在头秃边缘)写出了这份多重人格的科普稿。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多重人格患者是真实存在的。是一个已经被确认了的病症。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中关于DID的诊断标准如下 : A.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每一种有自己相对持久的感知、联系以及思考环境和自身的方式)。 B.至少有两种身份或人格状态反复地控制着患者的行为。 C.不能回忆重要的个人信息,其程度无法用通常的健忘来解释。 D.这些障碍不是由于物质的直接的生理作用所致(如,酒精中毒时暂时的意识丧失或混乱行为)或一般的医学情况(如复杂部分发作)。 注意:对于儿童,这些症状不是由想像玩伴或其他幻想的游戏所致。 这个病症,因为其特殊性,会被一些影视作品戏剧化、神秘化甚至妖魔化,因此,许多人会形成一些误解,觉得它是假的,完全不存在,又或者觉得多重人格也蛮好的,很酷,很与众不同,我也想要一个脑内朋友……之类的。 但,这是一种疾病,不是特异功能。它给患者带来的,大部分是痛苦和混乱。它的成因是痛苦,结果是痛苦,治疗过程也是痛苦。 DID患者的共病是抑郁症,大部分患者会被同时诊断出PTSD,即创伤后应激障碍,1/3的患者同时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障碍。90%以上的患者曾在童年遭受过虐待,尤其是来自近亲的性虐待。作为佐证的数据是患者男女比例为1:9。 因为同时带有多种病症,并且患者本身表现非常不稳定,DID很难被确诊,研究表明,DID患者在获得正确的治疗前,经常要花费5~12年的时间,在心理治疗系统里打转。并经常被误诊。其治疗过程也经常漫长且困难。 让人感觉非常沉重。是吧?(心理/精神)疾病就是这么一件沉重的事情。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看看对于多重人格障碍容易产生的几个误解。 误解一:我要分裂出一个学霸人格来帮我学习!(分裂出的人格可以帮自己做事) 分析:这个误解的错误之处就在于:以为分裂出的人格能听自己的话,自己所有不想做的事情都可以丢给另一个人格做,自己舒舒服服地享受成果就好了。抱歉,你需要的不是脑内人格,而是脑内仆人。很可惜的是,世界上没有那种东西。多重人格分裂出来的是一个有着自我意志的人格,而且很可能在许多重大的人生问题上和你有所分歧。Ta可能考上你不喜欢的专业,交你不喜欢的男女朋友,选择你不喜欢的工作。一个身体里有许多意见不一致的人是非常麻烦的,绝不是多一个人帮你做事这么简单。想想看你身体里住着许多贪吃的人格,而只有你想要节食减肥的场面吧。你根本没法控制住场面。 误解二:我想分裂出朋友陪我玩,那样我就不会孤独了。 分析:这个误解的错误之处就是假定了人只会分裂出彼此喜欢的人格。这样才能当朋友嘛。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人格与人格之间相处不融洽甚至敌视是完全有可能的。讨厌的同学或室友尚且惹人烦,如果你讨厌的人和你住在同一个身体里,你就会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绝望。 误解三:多重人格多开心啊,这么多人为她着想,对她好 分析:事实上是 并不是每一个分裂出的人格都为彼此着想,甚至不一定为身体本身着想。因为多重人格成因的复杂性,分裂出有暴力倾向、反社会倾向和自杀倾向的人格是有可能的。你不会想要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重症医院或监狱里吧。 而且一个人格变得更强大了,是有可能想要消灭/融合其他人格的(人格之间互相残杀)。拥有多个人格完全是一件混乱且危险的事情。 误解四:我可以控制分裂的进程。 分析:事实上患者自己都不能控制分裂进程,不能控制出什么样的人格。甚至不能控制什么时候分裂,分裂出几个人。也就是说,在第一个副人格出现之后,整个分裂过程就完全不受控制了。你体内住的人可能从2个到999个不等,形形色色不同的各种人(甚至存在非人人格)。再说一次,拥有多个人格完全是一件混乱且危险的事情。 说完了误区,现在就来开始认真地介绍一下,多重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一个身体里可以“住着几个行为、性格、思想完全不同的人”呢?首先要说明一下:多重人格身体里“多出的人”不是那些失去意识的植物人的灵魂跑过来了。绝对不是。我们是科普节目,不是灵异节目,这种没有根据的怪力乱神我们不会瞎说的。 (根据我们目前掌握到的资料:多重人格跟植物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 其次,要说到多重人格的成因,就必须谈到人类大脑内部的奇妙结构了…… 可能和大家的直觉有比较大的反差的是,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在生物课本上学到过,人脑中有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神经元(目前还没有数清楚)。可以分为左脑和右脑。大部分人对大脑的了解,就到此为止了。 但实际上,我们的大脑,比想象中的更加复杂。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把大脑分为爬虫脑,哺乳脑和皮质脑,分别代表本能,情感,理智等不同的心智状况。它们各自拥有智力、主观想法、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与不同的记忆。 但这个三合一脑的理论,其实也只是非常粗略的分法而已。实际上,现代认知科学更倾向于认为我们的意识,是通过许许多多散布在大脑不同地方的线索,组合而成。 比如我们的记忆,不像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完整的记忆,而是许多分散的小碎片。 当你回忆一件事时,(比如回忆你的家,你家的气味,颜色,布局等等的碎片,)相关的散落的记忆碎片都会被唤醒,它们会快速组合起来,完成你的这一次回忆。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认知科学家 丹尼尔·丹尼特,提出了“多重草稿意识模型”,这个理论认为,人的头脑中有多个并行编写着的叙事脚本,它们在不断地相互竞争,在某个时刻胜出的那一个,成为那个时刻的意识内容。 也就是不管你在想什么事情,大脑都同时在提供多种方案,它们会互相竞争,直到最终某一个胜出,最终的这个会成为你的意识,你的想法。 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意味着我们并不是只有一个意识,其实我们有很多很多个意识。并且每个意识相互独立,有着不同的特质。它们一直在竞争,且在不同的时刻显现出来。 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理论,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心理学家所接受,也有许多的实验在证明这个理论。 比如非常有名的斯特鲁普效应。你可以轻易地区分这些颜色。但如果这些颜色的形状,是表示颜色的文字,让你回答字体的颜色时,你的速度就会显著减慢。 这是因为你大脑里识别文字和识别颜色的部分在互相干扰。你没有办法只识别颜色而不识别文字,甚至识别文字的部分速度更快,这就对你造成了更多干扰。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证据,来自于许许多多的脑损伤患者。 当患者大脑中左脑和右脑的连接因事故被意外切断,就会出现一些互相矛盾的事情。 在搭积木的时候,左手和右手会互相打架。 左手想来帮忙时,右手会把左手推开。 又或者语言和身体动作不协调,(当左眼看到苹果,右眼看到西瓜时,患者会说他看到了苹果,但说完之后会轻轻的摇一摇头。然后又会惊讶的大叫“我为什么要摇头?”)) 有些脑损伤患者只能听和写,却无法阅读。他可以正常的写出听到的内容,但写出来之后,却无法读出自己所写的东西。 有个患者只能区分具体的名词,比如苹果,西瓜,却无法识别抽象名词,比如自由和正义。而有些只能解释抽象的名词,却看不懂具体名词的定义。 这一切都在证明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一个拥有许多功能,能看能听能说能写的整体,而更像是许许多多个,能完成很简单任务的个体。有的能听,有的会看。而且它们彼此独立,并不依赖于其它部分。这样,当一个部分失灵之后,其它部分依旧可以继续工作。而且因为相互独立,其中一个部分,很难强行中断,禁止其他部分的工作。 以 丹尼尔·丹尼特的理论来说,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甚至不是区分左右脑的多党制,而更像是发生任何事都进行一次全民公投的民主体制。 但这个全民公投,并不是一人一票。而是每个部分拥有不同记忆片段,因此会拥有 “在大脑中不同的声望”,对不同的话题有着不同的发言权。然后它们凭着这个“拥有声望的多少”来统票,最终达成一个一致结果。 如果你看到这里,还没有晕,那真是了不起。这个理论,对于多重人格障碍非常具有解释力。能解释许多关于多重人格的问题。(为什么不同人格有着不同的力量?为什么患者成年后还会继续分裂出新的人格?大脑怎么选择不同人格的出现?抢夺身体是怎么回事?)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个理论来介绍一下多重人格障碍的成因。 一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没有“我”的概念,也没有固定的性格。他们健忘,冲动,想到一出是一出。任意的探索这个世界。 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在不断地发育,到了7~9岁的时候,孩子们会建立起自我意识,开始出现一个稳定的“人格”,这是大脑的功能之一。只有我们能够出现一个“我”的自我意识,我们才能把自己和世界,和其他人分割开,建立对自我的评价,树立长远目标等等。 但如果孩子在这段时间,受到了非常严重的身体/心理创伤。大脑会更注重保障自己的安全,并不打算把这些创伤纳入稳定的人格形成中。也就是说,原本应该所有碎片一起组织成一个完整的人格,但大脑拒绝将某些碎片组织进来,因此它们在内部就“分裂”了,被拒绝的碎片会自己形成另一个人格。 这就好比说有一大群人(每一个人代表着大脑里一个零碎的部分),在土地上自由自在的玩耍。忽然有一天,大家决定要统一一下,一起做更大的事情,所以打算建立国家。本来如果建立成功了,就是之前说到的那样,一个统一的民主体制国家。 但是这堆人里面,有一些人带着非常肮脏,受伤的记忆,性格也非常易怒和暴虐。那剩余的人,就不想把他们加进来,想要把他们排除在外。 于是这些记忆碎片,就分裂成不同的群体,各自组合成不同的人格。于是这片土地上,就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好几个不同的国家。它们之间能够交流,也能够合作,但却是完全不同的存在。每个国家有自己独立的一套运作系统。因此每个人格也有自己独立的意志、性格、习惯和行为方式等等。而它们根据各自的碎片不同,在不同时刻拥有不同的“力量”。力量最大的国家可以暂时控制身体。这样的情况之下,虽然勉强的成功建立了国家,但主人格要不停的抵御其他人格对身体的争夺,因而总是非常抑郁和疲惫。并且多半有着非常大段的记忆空白,缺失了许多有关于童年的记忆。
- 什么奇葩设定都能接受!年轻人对文艺作品真实感的需求降低了吗?
这是一期非常奇怪的视频……是从老蒋的饭圈文化视频出发,谈他里面提到的一个小点“年轻人对于文艺作品(电影、小说)现实感需求的降低”,也就是更能接受乱七八糟的超现实设定。谈这件事情的原因…… 太奇怪了!根本没有受众啊!既然讲的好像是一个很飘忽又很学术的问题,就命名为 《从老蒋的饭圈文化观察出发浅谈关于现代年轻人对文艺作品现实感的需求》好了!(不) 视频分为两个部分: 1.老蒋的观察和观点(一代又一代对现实感需求的下降) 2.我对观察的观点和理由(现实感需求下降并非总体趋势,而是时代/性别/年龄因素) 这里是我看了老蒋新一期视频,想来聊一聊他视频里面的一个有趣的观察和结论,关于“现实感的进化和迭代”。 老蒋说关于他近几年的观察发现到,现代年轻人对于文艺作品中现实感的需求越来越低,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更轻易地接受更加天马行空,更加虚构,更加没有现实基础的设定。 他举了这样的例子:上一辈人,比如说我们的爸爸妈妈,可能叫他们去看漫威的电影,他们会不愿意去看。理由是里面的事情都是假的,什么人飞来飞去啊,有激光炮啊,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世界中,因此他们就不太感兴趣。但是如果是现实题材的电影(比如《我不是药神》),以真实事件改编或描述的是很有可能发生在现实世界的事情,这种现实感更高的电影,他们就会有兴趣看。我的爸妈也是这个样子。 而老蒋这一辈人,对现实感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了。是能接受幻想作品,但是需要是“拥有现实质感”的幻想作品。需要有比较完整的世界观设定和完备的逻辑链条,这样才可以相信它,并投射自己的情感。 而据老蒋所观察到的新一代人,对于现实感的要求非常低。甚至不需要有什么道理。比如各种奇妙的设定(ABO)(花吐症了解一下?),比如vtuber(虚拟偶像)。 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每一辈人所需的现实感是逐渐下降的,老蒋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1. 真实即现实,不现实即不真实。 2.用模拟现实来构建真实,真实源于现实的质感。 3.真实变得不再重要,情感投射无需完备的逻辑。) 并得出了结论: “人类对于现实感的需求在不断降低,或者说我们对现实感的构建方式在进化,在迭代。” 我觉得这个观察是没问题的,但这个结论似乎有点简单粗暴。不能因为这一段时间人们对文艺作品现实感需求的变化,就得出“这是一个趋势和进化”的结论。 在我看来,这个现象的出现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时代因素。 老一辈人的现实主义倾向其实来源于他们那个时代。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物质极其匮乏,吃饱饭大过天,至于文艺作品,都是一些虚头八脑的东西,他们觉得那是没有用处的,也没有什么精神产品和精神需求。 所以与其说他们对文艺作品现实感的需求很高,不如说他们更不关注文艺作品。他们更关注的是“有用”,而不是“好看”。因此太过与现实脱节的文艺作品,他们不会去看。而与现实有关的文艺作品,因为能够从中汲取一些“生活经验”,所以对他们来说是“更有用的东西”,他们因此也会更感兴趣。 而我们再往前看,我们许多传统的小说和戏剧,是非常“怪力乱神”“天马行空”的。三打白骨精或梁祝化蝶,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是大家喜欢看,喜欢聊,喜欢演的东西。所以,对文艺作品现实感的要求并不是从来都那么高。 与其说老一辈人注重文艺作品的现实性,不如说他们就根本不注重文艺作品和精神需求。 第二点:性别因素。 对于所有的文艺作品,需要拥有内在逻辑,才能不出戏。这是一直都没有改变的。但是不同的人会对现实感,有不同的需求。 一个很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更关注感性和情绪,男性更关注逻辑和道理。因此,女性对现实感的关注更少,对于文艺作品的内在逻辑的要求也会更低, 就算是比较老的文艺作品,比如琼瑶的作品。对现实,对逻辑的表现依然很弱。之前也已经有人注意到这件事,山东女子学报写过一篇《网络女性书写的去现实化倾向》,就讲述了女性化作品的现实感偏低的问题。而“年轻一辈对于现实感要求更低”这个现象的产生,一部分原因很可能来自于女性读者和观众,甚至创作者数量和话语权的增加。 第三,年龄因素 所谓的“新一代人”,普遍年龄偏小,对于现实的了解不足。就像医生看不了医疗电影,律师看不了诉讼电影,你对一个领域的知识越多,就越能发现文艺作品中的漏洞和瑕疵,越容易“出戏”。而年龄较小的孩子,大部分没有全面的知识和完备的逻辑推理能力,就很难发现文艺作品中现实感和逻辑的问题,自然对于各种文艺作品都有很强的接受能力。 总而言之,“对现实感需求降低”的现象来自于时代,性别差异和年龄这三个因素。可能还有其他我没有想到的因素。但不应该把这个现象总结为“人类对于现实感的需求在不断降低”,或者“我们对现实感的构建方式进化中”这样简单而笼统的结论。文艺作品不需要完全的真实,可以虚构。但需要拥有内在逻辑,才能不出戏,让人入戏和调动情绪。这是文艺作品的特质,一直以来都没有改变。 最后,我很喜欢看老蒋的视频,也很佩服他钻研、分析的能力和耐心。我也并不热衷于吐槽(虽然吐了不止一次了),只是我们这边的曲奇老师,对于文艺作品有很多研究和了解,因此提出了这样的不同观点。让我们来一起讨论吧~我是布丁,我们下次再见~拜拜~
- 需求有高低贵贱之分吗?讲讲马斯洛需求定理
我们在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同的需求。想要吃,想要喝,想要玩,想要伴侣。想要当上CEO,走上人生巅峰。 这么多杂乱的想要的东西,似乎无穷无尽,没有办法都找出来,并进行分析。 但其实,就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已经有人把这些需求做了相关的分类,这个人叫做马斯洛,得出的理论,就叫做马斯洛需求定理。 他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并认为越低层次的需求,力量越大。而且要满足低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求。 第一层:生理上的需要。就是维持生命所需的需要,包括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 当第一层的需要满足之后,吃饱喝足,就会产生第二层次的需要。 第二层:安全上的需要。这时候,人们需要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也就是需要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在这个层次,人们希望得到安定的工作,或者其他保障。能够安稳的维持自己的生活。 第三层,感情上的需要。满足了生理和安全之后,人们想要得到感情上的满足。要和其他人建立关系,结交朋友或者得到爱情。也就是社交的需求。 第四层,被尊重的需要。在活着,安全并拥有足够的社交之后。人们想要被尊重,想要得到足够的社会地位。要求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要别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第五层,也就是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其他需求都满足之后,人们想要实现个人理想,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最大的可能性。 这就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看上去很好懂,也很符合我们平常接触到的经验。比如吃都吃不饱的时候,就很难去谈梦想或者尊重了。 这也是马斯洛需求理论这么流行的原因。它简洁,好懂,而且听上去非常合理。 然而这个理论,其实并不完全符合现实中的情况。实际上,人们的需求比马斯洛需求定理还要复杂。 比如说在《归属的基本需要》这篇论文中,作者对几百篇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以确定社会归属需求会落入哪一个需求层次。 在马斯洛的理论中,社交需求排在第三层次,需要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才会产生这样的需求。但是论文作者发现,人类对于维持一些使自己感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心理渴求和吃饭,喝水这类生理需求一样基本而迫切,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不惜以牺牲生理需求为代价来满足归属需求。 《社交尴尬症》的作者认为,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的群居生活,让我们觉得,被赶出群体比一时的挨饿受冻更加可怕。“乍看起来,这种认为归属感与饥饿,口渴一类的生理需求一样基本的看法似乎不怎么合乎情理,让人难以置信……(但)人类和其他社会性动物所下的进化赌注就是牺牲掉短期的利己与私心,共同协商,相互合作。以完成食物采集,搭建庇护所和相互保护。” 因此,牺牲自己一时的生理需求或安全需求,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这样人们才能分工明确,有人打猎,有人采集。最后大家都过得更好。 在进行了更多的研究之后发现,这套乍看起来非常合理的需求理论,实际上并不符合现实情况。至少在层级上,并不是低级压过高级,低级需求满足之后才会产生高级的需求。 但即使是这样,马斯洛需求定理在对需求的归纳整理上,还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当你需要分析人们的需求时,就可以参考这个理论。只要记得,现实情况比归纳要更复杂,就可以了。
- 沉默的声音非常重要!讲讲“幸存者偏差”
前几年,全国卷2出过这么一道高考作文题。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的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很多人看完题目之后,选择了“坚持自己的意见”,“尊重科学”这样的论点。 但实际上,最切合题意的角度,是“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又称为“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 这个词,就来自于以上的案例。 二战期间,沃德在调查之后认为,被多次击中机翼的飞机仍能安全返航。但被击中机尾的飞机却都无法返航。因此应该加强弹痕少的机尾部分,而不是弹痕多的机翼部分。 因为“看不见的弹痕却最致命”。 这个事迹,被记录下来。之后,人们就用“幸存者偏差”来概括这一现象。它表示“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资讯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因为未能幸存者已不存在,无法昭示其意见,只有幸存者阵营能够发声。)” 但人们通常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因为幸存者偏差导致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 比如记者在车站挨个问,你买到票了吗?你买到票了吗?结果当然是都买到了。因为买不到票的人,根本不会出现在车站。 比如有些人会认为外国的书籍都是精品,比国内的要好很多。但其实是国外也有很多糟糕的书籍,但它们不会被翻译过来,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又比如有人加入一个粉丝群之后,发现群里都是夸偶像的。就觉得这个偶像肯定人见人爱。但其实不喜欢TA的人根本不会加入粉丝群。 这样“身边即世界”,忽略“幸存者偏差”的情况,比比皆是。通常而言,我们收集到的信息,数据,都只是来源于我们身边的人或者周围的场景。所有的内容都是被筛选过的。 根据你的身份,你的学历,你的性别,你的家庭环境,你所在的城市你用的手机应用等等。 注意“幸存者偏差”的意思,不是说不要做任何筛选。而是在做了筛选之后,要意识到自己做了筛选。要记住自己看到的,可能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在做重要的决策时,要尽量考虑“看不见的弹痕”。
- 美国的黑人白人种族主义
美国的种族矛盾,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这一期我们来简略的,粗糙的聊一聊,主要是美国黑人和白人之间,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种族矛盾。 要说美国黑人和白人的话题,就要从前情提要开始说起。 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当欧洲人发现美洲之后,就把美洲当成了自己的殖民地。除了不断的有欧洲人移居到美洲之外,还从非洲购买黑人奴隶,作为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为白人干活儿。这就历史上罪恶,悲惨又耻辱的黑奴贸易。 有资料估计,黑奴贸易使非洲损失了一亿人口,大部分都死在了通往美洲的船上。到达美洲之后,黑人被当做畜生使唤,被当做物品买卖。生活环境极度恶劣。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产生一个疑惑。既然他们生活得那么差,为什么他们不逃跑呢? 又或者,换一个问法。白人奴隶主,是通过什么方法,让黑人无法逃跑的呢? 《美国种族简史》中这么回答说:“阻止奴隶逃跑的办法不是筑起篱笆或设置岗哨,而是通过使奴隶处于无知,依附和恐惧状态来实现的。绝大多数奴隶既不会读也不会写,而且南方多数州都规定教奴隶识字属犯罪行为。正因为监禁奴隶的办法是使其无知。而不是约束其人身,所以要暂时逃离一家蓄奴农场是容易的,但要永远的逃离是办不到的。由当地白人组成的巡逻队会缉拿在逃的奴隶,并对那些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而离开所在农场的奴隶进行训诫或惩罚。 奴隶主借助衣食配给及日常生活,起居条件的组织管理,使奴隶成为他们的附属品。一个大奴隶主曾告诫说:“(务必)使奴隶养成全然依附你的习惯……”当佛雷德里克 劳 奥尔姆斯特德在南方进行广为人知的旅行时,洞察到了这种哲学的实际运用。奥尔姆斯特德认定,南方人的办法是试图将奴隶训练为干活的机器人,但却‘防止奴隶学会照料自己。’” 因此大部分黑人奴隶,不识字,不懂储蓄,没有什么技能。他们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被奴隶主有意识的培养成这样的。只要黑人奴隶处于这样无知,无力,无能的状态中,就无法逃离奴隶主的控制。 而这些特质,即使在奴隶们被解放了之后,也依然长时间的存在着。 《美国种族简史》:“由于其主动精神世世代代一直受到压抑,又由于他们缺乏激励,只想把工作做到仅足以不受惩罚的程度,奴隶们养成了磨蹭和逃避工作的习惯,这种习惯在奴隶制本身消失之后很久仍然在他们身上存在着。南北战争前,欺诈和偷窃是南方奴隶当中的通病,这些恶习在奴隶制结束后也存在了很久。” “奴隶缺乏生活经验,并在那种制度下形成了粗心马虎,缺乏远见及依赖白人等不良习惯。奴隶长期来做事粗心大意,不注意节约奴隶主发给他们的食物,柴火,衣服和其他生活必需品,而且会把主人家庭成员丢弃的一些小件奢侈品拾起来当做宝贝。根据自家的经济状况来决定必需品和奢侈品的取舍,是世界上其他各族人民普遍的常识和习惯,然而美国黑人奴隶在几个世纪当中队这一点都不曾体验过。” “当初在奴隶当中,缺乏主动性,劳动时偷闲躲懒,半途而废,动辄矿工,糟蹋农具和设备等,都属普遍现象,并且并没有随着解放的到来而一下子消失。” “在好几代的时间里,直到20世纪,世代的黑人领袖自己都曾反复抱怨本族一些人浪费挥霍和目光短浅。” 除此之外,因为作为“奴隶”这个特殊的群体,黑人们形成了和白人,和美洲其他种族截然不同的文化。 书中说:“在受奴役的两个多世纪里,非洲人当中原先在基因,语言及文化等方面所呈现出的众多差异,都已消失殆尽。” 无论黑人奴隶来自非洲的哪个地区,哪个部落。来到美洲后,他们都成为了“黑人奴隶”。在这个团体中,为了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抱团取暖,种族团结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美国种族简史》:“黑奴在他们自己人当中,也需要逐步形成某种生存模式。种族团结是基础,向白人出卖同族是不可饶恕的行为。甚至奴隶监工头(一个直接指挥其他奴隶并授权实施惩罚的奴隶)也不得不按照这个规矩作出让步。在大型农场主家里做佣人的一些黑人奴隶,可能会与主人家庭成员形成亲密的个人关系。但是黑奴内部的纠纷和向白人出卖同族不是一码事,他们也不敢跨越这条鸿沟。 黑人世界是奴隶们可以寻求情感满足和亲密关系的场所,在这个世界里,越轨即意味着个人的灾难。所以,黑人社群的行为规范是有分量的。即使在没有官方支持或没有行政机构来强制实施的条件下也是如此。例如说,奴隶当中违反乱伦禁忌的程度,普遍比当时的白人来得轻微。在白人奴隶主当中,交表婚(即第一代堂表亲联姻者)属普遍状况,而在黑人奴隶当中,这种婚姻却属罕见,仍然保持着欧洲人和非洲人在乱伦禁忌观念上的差别。简言之,黑人社群有其自身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并不仅仅是白人模式的摹本。” 也就是说,黑人奴隶们有一套文化规矩,有一套行为规范。而这些,和白人社群中的规范并不吻合。 不仅不吻合,而且因为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使然,在黑人奴隶的观念中,对白人有着额外的警惕和排斥。 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奴隶主试图将奴隶的家庭纽带保持在不至于强大到干扰奴隶制本身的限度内,他们不准奴隶使用姓氏,甚至连奴隶使用“我姐姐”,“我妹妹”,或“我母亲”这样的称谓都可能遭到惩罚。当然这只能使此类称谓的使用转入地下。黑人家庭的姓氏还是一代代传了下来,尽管他们晓得,在有白人的场合最好不使用为妙,甚至在黑人获得解放之后,许多以前的奴隶仍然不愿向白人通报自己的姓氏,因为这种隐瞒姓氏的习惯已经变得根深蒂固了。” 这种种族团结的抱团和排斥白人的观念,让黑人融入美国,事实上变得格外艰难。比如种族融合的一种方式,是不同种族的通婚。而《爱情市场》中提到“如果黑人女性对于嫁给黑人老公有强烈的执着——事实上有96%的黑人女性嫁给了黑人男性……” “根据2006年美国统计局的数字,黑人男性娶到白人女性的比例(6.6%)要远远高于白人男性娶到黑人女性(0.2%)的比例。我们都清楚这种结果并不是因为单身黑人女性稀缺(黑人女性单身人数明显要多于其他任何肤色的女性;截止2007年,黑人女性的结婚率仅为33%)” “黑人女性的研究结果更为鲜明。同样情景里实验预测结果为:白人男性需要收入超出黑人男性220000美元,才能令黑人女性优先联系自己,西班牙裔男性则需要多挣184000美元。” 不管从黑人男性还是黑人女性的来说,和其他种族通婚的比例都特别低。而且这并不是由于其他种族对黑人的歧视或者贬低。而是黑人自己的意愿,他们会更优先选择黑人结婚,排斥和其他种族通婚。 这使得美国黑人的种族融合问题,变得格外的艰难。他们不同于其他种族,相比起移居的其他民族,他们失去了锻炼自己,主动劳动的机会。又形成了种族团结的文化,变得更警惕和排外。 这一切,也许在他们被当成奴隶,卖到美洲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等到独立战争之后,美国脱离了英国,成为了独立的国家。不再是英国的殖民地了。 这时的美国,就需要自行处理奴隶贸易遗留下来的问题。 那就是,奴隶制度合法吗? 如果合法,为什么在一个以《独立宣言》为基石的社会中,在说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国度里,奴隶制度是合法的呢? 如果不合法,那么这些黑人该何去何从呢?总不能送回非洲去吧。 此时的美国陷入两难境地。 《美国种族简史》:“而一旦做出决定——伦敦做出的——使蓄奴在美国制度化,世世代代所有美国人所面临的选择,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争论的问题是奴隶制是否明智或是否合乎正义,现在争论的问题日趋集中在建国不久的美国能否吸收社会上这批缺乏自由,自主经验的异族人,这批异族人在1800年约占美国总人口的20%。在美国这个自由社会里,奴隶制在其存在期间所引起的激烈争端,一直使政治不得安宁。” 在这样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美国为了给奴隶制开脱,出现了种族主义的苗头。 《美国种族简史》:“此类问题并不是一般奴隶制度本身固有的东西。在罗马帝国,当过奴隶的人及其后代,并没有被打上美国奴隶身上那些抹不掉的耻辱烙印。罗马帝国的一个皇帝戴克里先得生身父母就曾经当过奴隶。” 书中说,美国奴隶制有其特殊之处。不同于其他国家曾出现的奴隶制。 特殊之处在于:“一是奴隶和奴隶的主人分属肤色不同的种族;二是在美国这个自由的社会里,必须有一套为奴隶制开脱的极端理论。” 这种极端理论,也就是极端的种族主义理论。 “它迫使一部分人要在思想上为这种制度辩解,而在其他奴隶制社会里是没有这种必要的。此种便捷的主要论点,是断言这些被奴役的人们与其他人存在着如此之大的差别,以至于美国的立国原则和理想不适用于他们,就是说,这些人才智低劣,缺乏感情,体会不出堕落,做苦工或家庭关系遭到破坏的痛苦。在美国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这样一种为奴隶制开脱的强烈的种族主义理论,曾使人们感到,简单的解放奴隶个人,甚或废除奴隶制本身,并非问题的结束。确实,这种强烈的种族主义观甚至使像德 托克维尔和林肯这样一些力主废除奴隶制的人士,也对解放奴隶的后果忧心忡忡。” 简单点说也就是。只要认为黑人不是人,就可以心安理得的继续这么把他们当奴隶了。 这样为了给奴隶制开脱的观念,当然不可能说服所有人。最后还是引起了国内的种种矛盾与冲突。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奴隶制使人们在道义上感到难堪,终于引起了冲突,并在英美两国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导致这两个国家同意在1808年禁止贩卖奴隶的国际贸易。美国革命及其理想,使得围绕奴隶制展开的争议更加突出和尖锐。” 因为种种冲突,矛盾和困难,导致不少人想要放弃奴隶制。 可是这个时候,出现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事件。 “在革命战争进程中和战后,北方各州开始禁止奴隶制,南方各州也开始通过法律改善奴隶的待遇。可惜,当伊莱 惠特尼在1793年发明了轧花机,从而使南方变为“棉花王国”——不仅是美国的“棉花王国”,也是全世界的“棉花王国”之后,任何废奴的主张都化为泡影。” 棉花不同于粮食、烟草或糖类,其人均消耗量可以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而无限增长。在轧花机的出现之后,制约棉花制品生产的,不再是纺织,不再是加工。而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材料——棉花。 1780年,美国南方开始使用黑奴种植棉花,1802年,美国成了英国最大棉花来源国。 《棉花帝国》:“棉花种植的迅速扩张得益于1794年到1791年进口的25万非洲奴隶。在18世纪80年代棉花繁荣的鼎盛时期,棉花在法国的价格比1770年上涨了113%,每年有3万名奴隶被运到圣多明各……事实上,随着机器纺纱技术在整个欧洲大陆上的传播,更多的非洲人被戴上镣铐,被装进船舱,在太子港被送到遥远的农场,在逼迫下清理土地、锄地、播种、剪枝和收获白色黄金。” 因为种植棉花的收益太大,需要的劳动力太多。美国无法轻易的放弃奴隶制。而且也因为棉花种植园大多在南方。是否废除奴隶制的问题,从美国全境的问题,演变成美国南方自己的问题。 “保留奴隶制和解放黑人二者之间进退两难的状况,成了南部地区解不开的死结。北方诸州宣布将在其境内禁止奴隶制(致使北方奴隶被卖到南方)从而避免了解放奴隶的难题。如何处理这一直被剥夺正常发展权利的数以百万计的黑奴,这一问题从此就不再是个全国性的问题,而只是南方地区性的问题了。” 分歧从来不会自动弥合,更经常的是越演越烈。美国南北的分歧,在奴隶制这个问题上越来越严重。 《美国种族简史》:“在政治战线上,北方在19世纪30年代掀起了强大的废奴主义运动,进一步使南方感到四面楚歌。而所有这一切事态的发展,强化了南方的地区主义。在外线,南北对峙的局面表现在相互进行政治上的恶毒攻击,并在堪萨斯这样一些尚未建州的领土上到处诉诸暴力(堪萨斯当时被称为“流血的堪萨斯”)在这里,南方人和北方定居者斗得你死我活,以争夺决定该领地究竟将以一个蓄奴州还是禁奴隶州加入联邦的控制权。在内部,南方强化了“黑人法规”,即既制约黑奴行为又制约自由黑人行为的那些法律。南方并对鼓吹废奴的书刊甚至联邦邮件进行检查,并千方百计使那些反对奴隶制的人,甚至是对奴隶制存有疑问的人,在南方无法立足。这些压制措施到头来使得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迁离南方。这些人离开之后,南方就只剩下清一色主张蓄奴并根本容不得不同意见的那批人了。” 这导致了美国南北的分裂。最后演变成美国南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