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14 || 荷兰学生抵制化石能源,我们距离停用石油还有多远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本期内容】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很抱歉消失了一段时间,导致这期今年二月就录好的节目直到现在才发出来。真的很抱歉,也感谢大家的包容和耐心。 在我们过去的节目里,我们讨论了Just Stop Oil等环保组织在博物馆泼画的“极端”行为的意义。2023新年伊始,来自荷兰学生组织“大学不服从”(university rebellion)的气候活动家1月16日在阿姆斯特丹大学(UvA)进行抗议。该组织要求UvA结束与壳牌公司的合作。鹿特丹的伊拉姆斯大学(EUR)也出现了类似的气候抗议学生活动,“占领EUR”学生组织在2月7号在Woudestein校区抗议并且短暂占据了伊拉斯姆斯大学的教学楼。 学生们的抗议似乎引起了荷兰学校的重视,根据阿姆斯特丹大学7月13日发布的最新进展,UvA将停止和化石能源企业进行继续合作。然而,这在未来将对UvA的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产生什么影响,我们仍未可知。 使用化石能源、推动能源转型,在经济迟滞、通货膨胀、环境危机同时爆发的今天,变成了一个特别棘手的话题。我们有幸请来了化工领域、法律政策领域、商业实践领域的三位朋友,和我们一起聊聊,我们距离停用石油还有多远。 【本期嘉宾】 老猫学姐 资深环境律师,亲身参与我国环境相关法律工作和国际环境谈判,并在气候变化诉讼和生物多样性领域有深入研究 yaowen 社会学和政治学背景,base牛津的咨询从业者,主要从事工商业与人权相关咨询工作,面向客户群体包含化石能源公司 何老师 阿姆斯特丹大学化学博士在读,主要从事化学催化领域,所在实验室参与和能源公司合作 【节目主播】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一个荷漂 【您将听到】 7:42 各个大学的化学实验室和能源公司的合作情况是什么样的?教授和博士的研究经费和企业之间有何关系? ·在荷兰德国等欧洲国家较为常见的模式是,教授申请与企业合作,由企业出资对博士在与公司业务相关或更前沿的领域进行联合培养。会有许多化学企业组成联盟(CBBC联盟),以组织的形式与学校展开合作,也有单独受某个企业资助的情况。 ·这些石油化工类企业的项目属于工科的研究范畴,但目前这些工科学校和学生并未对此事件表态。学校因能源转型而停止与这些企业的合作是很难的,这些企业也在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来探寻未来的能源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基金比政府提供的要更易申请,企业资助也成了高校各大实验室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这些学校的实验室想与能源公司割席是几乎不可能的。 11:51 各大高校实验室的教授签署反对大学能源转型联名的原因不仅在于资金问题,也因石油在化工领域结构中的地位等问题去反对这一调整。大宗化学品依旧是当前科研发展的必需品,现在也在向可循环化学和生物制化学发展,想用这些来完全取代大宗化学品所付出的成本要高得多。石油化工所产生的一些基于石油化工的衍生物,也因其性能较好而难以被替代。例如人们为了环保而将塑料吸管换成纸吸管,用户体验因此变差,但如果想保证用户体验,采用桔梗压成的环保吸管,虽能提升用户体验也做到了环保,但成本却提高了很多。高校在研究更加高效的生产这些环保材料的方法时,也需要石油公司的资金投入。 15:38 石油的衍生物并不一定是塑料,乙烯、甲醇、乙醇这些物质也与石油的精炼和反应有关。欧洲这些发达国家很多都将化工类的上游产品生产厂设在第三世界国家,其本身对上游产业链有所忽略,民众就会因此产生“可以抵制对石油化工的进一步开发”的错觉。事实是他们并没有在生活中完全停止使用石油,只是因为其并不真正了解石油的产业链,从而将部分矛盾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 17:05 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如何看待停用石油及后果?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承担的不均等的责任。对当前已经成熟的发达国家来说,其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依赖了石油,二战后尤甚;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石油是国家碳排放的推动者,但其本身也是国家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停用石油,可能会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一点也在国际气候谈判和环境政治中常被提及。 ·石油的应用范围极广,在其供应链中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一旦停用石油可能会造成较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危机。尤其是对于中东国家而言,其社会福利系统很依赖石油产业的利润做支撑,如果停用很可能会产生国家的政治动荡或利益集团的变更。 ·发达国家当前的发展已经处于“先污染后治理”的“治理”阶段,他们对于还正在依赖自然资源进行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在能源使用方面的批判有失偏颇和公允。 21:08 法律如何处理石油在环境和生态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近些年各个国家都在相继作出碳中和与碳达峰的相关承诺,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法律与政策的修改,例如欧盟在2019年宣布的《绿色新政》和2021年宣布的“一揽子计划”,并很快地通过了《欧洲气候法》。 ·在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的过程中,石油和化石能源的消费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达成“2050年让欧洲成为全球首个碳中和的大陆”这一宏伟目标,欧洲需要作出很多政策法规方面的调整,如能源转型、加强新能源技术、公平转型等。 · 许多国际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在呼吁全球生态保护时要向发展中国家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但并未落实。因此发展中国家为了生态环境保护而放弃发展经济对于本国来说并非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发展中国家在平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做出一些影响生态的选择。 26:18 近年来欧盟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法规中是如何规定“碳交易”的? ·“一揽子计划”中专门有关于碳交易的措施,欧洲的碳交易更多的是从之前已经建立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转化而来的,例如建立碳价机制,《欧洲绿色新政》的影响下进一步下调碳排放量的上限,在碳排放交易体系中会受到航空业或供应链等影响,《国际航空碳抵消计划》首次将航运碳排放纳入欧洲碳排放体系之下。 ·近期欧盟推出了《零毁林供应链法案》,主要是为消除供应链上的产品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要求来自有毁林风险地区的产品不能流入欧洲市场,从消费端倒逼生产端国家在生产过程中避免毁林风险、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减缓气候变化。 ·“一揽子计划”还规定成员国要将自己碳交易的相关收入全部用于气候和能源的相关项目,不能用于化石能源的开发,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变化。 ·除了在《绿色新政》的体系之下,在其他各个领域的法律法规中都要做出相应修改。 31:34 相关化工企业如何看待这些新出台的能源相关法律法规? ·壳牌等大型公司也会通过评估气候变化和相关政策调整对企业发展和资产带来的风险,从而在内部进行能源转型,将技术研发向新能源倾斜。 ·随着欧洲一些国家近年来出台政策,强制性要求能源公司进行human rights due diligence(人权尽职),欧盟也在考虑出台一个泛欧盟的相关人权政策法规。 ·大型能源企业有专门把控政策导向的部门,并在时刻关注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但其在企业转型时也面临总部在发达国家、但运营的过程涉及到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因此多方在法律规定层面存在差异,从而带来自我改革时的操作不便。 34:51 政策出台后,妄图逃避解决问题的相关企业会采取何种商业和法律策略来应对”? ·各国在立法和政策上都做出了很多调整,在面对企业的各种应对措施却不能光靠立法,还需要采用司法手段。立法是基础,执法和司法才是关键。 ·一些企业妄图通过“洗绿”的手法来向公众传递自己在新能源产品的开发上下足功夫的信息,从而冲淡公众对于自己在化工领域资源开发的关注度,以此躲避一些政策对自己盈利的限制。一些环境组织和国家会对这些行为提起诉讼,诉讼结果也很成功,会强制企业向公众披露企业研发的相关信息、落实公众的知情权。 38:57 除了司法手段外,社会和校园的环保运动也是影响企业转型的重要策略,多方力量给企业施压。在对于企业谴责的背后,更应思考如何动员更多气候和环境的资金来推动气候变化和新能源的投资。 44:53 当节能减排涉及商业领域时会变得非常复杂,在为企业设定具体的减排标准时,政府和相关机构缺乏对于企业完成目标的道路的明确指引,同时企业也缺乏自愿完成目标的动力。对企业判决的目的不是让企业消失,而是希望其发展更符合国家和时代的需要。司法机关对高耗能企业进行判决时,将判决结果从之前的罚款转变为强制企业每年投入一定资金在新能源转型中,此外还在进行其他新判决方式的探索。 48:49 按照当前对于二氧化碳的研究来看,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是不可逆转的,即全球变暖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荷兰作为一个地理位置滨海且低海拔的国家,在发现全球变暖是不可逆的这一事实之后,会有“与其投入资金阻止气候变暖,不如在防洪工程上投资”的说法出现,但这也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 54:42 “气候适应”在近两年逐渐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思想趋势,多个国家在对于气候变化进行立法时都会倾向于“适应气候变化”,最后都会落点到“尽力防止恶化,同时提前预防、做好民生保障”之上。 57:52 马尔代夫此类岛国面临着比“适应”更严峻的问题是,其本身并没有做出太多碳排放,但在整体环境的影响之下国家存亡岌岌可危。在“损失与损害”方面,近些年的气候谈判表示,方向上自然是希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转型上能获得公平公正的待遇,但实际上在操作中很难做到。 1:04:41 国际法对于企业这种非国家主体的约束力有几何? 在现实操作中,企业关注国际法的情况较少,更多是看企业所在国以及总部所在国的法律,如果处在一个立法和执法都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企业则要自行牵头设置一些标准。标准的制定过程对于企业来说非常棘手,全供应链上义务和非义务的划分以及责任的承担都会带给企业极大压力,多数时间企业都在以风险控制的思路考虑这些问题。 1:10:20 中国近些年出台了一批对外投资合作的指南与一些政策上的要求,让企业在对外投资时采取较为审慎的战略。要求企业至少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在面临立法和执法都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时,鼓励企业以较国际通行更高的标准来对待环境保护问题和法律风险防范;如果是国家和国际都没有作出规定的方面,则鼓励企业自行制定标准。希望通过政策的引导来推动企业主动承担更多环境责任。 1:14:22 当涉及能源转型问题时,司法起到什么样的具体作用?不同地方的法院在处理能源转型问题时会做出哪些不同判决? ·对高法院前些天发布了对于碳中和和碳达峰的指导意见,其中将相关案例分为了17个类型,记录了判案过程和处决结果,让地方法院通过案件的参考在司法实践中保持一致。这也是司法机关在对于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方面的积极回应。 ·我国在能源转型方面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所涉及到的相关司法案件较少,各地方法院能够遇到的案件类型也不相同,最高人民法院给出的指导意见在法律上为今后我国能源转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20:15 当前在能源转型方面有哪些好的变化? ·对于基础学科而言,通过二氧化碳还原来中和碳排放在实验阶段呈现垂直向上慢慢发展的态势。 ·在国家之间发生冲突时,环境方面是各国愿意合作的很好的平台,越来越多环境方面的公约和国际共识被颁布,各国在立法上也都有突破。各国在法律层面也愿意进行合作,进行案件共享、国际合作、司法协助等。也可以期待未来会出现更多法律法规、联合执法、联合司法的方式出现来共同解决能源转型、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的问题。 ·公正转型相关讨论、立法和商业的实践越来越普遍;能源公司采取的措施虽然有好有坏,但也都开始在公正转型方面有响应;相关国际机构和组织在推动公正转型方面出台政策,以支持企业和国家在公正转型方面更具体更进一步的落地。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 选题策划:十木 责任编辑:阿铭 美术:唐颂
- Ep13 || 足球组织是法外之地吗:从国际足联(FIFA)的丑闻说开去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本期内容】 卡塔尔世界杯的大幕早已落下,国际足联FIFA的丑闻却仍不绝于耳。不少媒体都对FIFA历任主席的黑幕情况作过梳理,但中文世界却鲜有从法律机制和足球组织的角度,对FIFA黑幕产生原因的深入分析。 ChatGPT告诉我们,国际足联的运作实际上是一个黑箱操作,它在政治上没有国家管辖权,但是它却拥有一些不受任何国家司法管辖权的特权,例如足球法庭,同时它又有自己独立的决策权,可以选择性地对各国的政治事件做出表态,甚至对抗美国司法机关。因此,FIFA的法律地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主题。 这么复杂的问题如何可解?本期我和白老师很开心请到了对国际体育组织和FIFA腐败治理有专门研究的芝加哥大学法学硕士周子越和阿森纳俱乐部中文媒体顾问刘川,一起聊聊足球组织成为“黑箱”的原因。 【本期嘉宾】 刘川 阿森纳俱乐部中文媒体顾问 周子越 芝加哥大学法学硕士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历史博士 业余诗人、历史发明家 【节目主播】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一个荷漂 【您将听到】 3:13 FIFA的组织历史和发展过程?FIFA是怎么把足球做成世界第一运动的?在此过程中得到和失去了什么? - FIFA在观众中有较强存在感的时刻在于世界杯期间。在通信技术发展到能够让世界杯在全球直播后,世界杯的受众即从足球场内的几万人扩大到全球的几亿人,作为赛事主办和承办方、以及会员国的管理机构,FIFA在球迷观众中的影响力自然就扩大了 - FIFA最开始发展的几十年一直处在与“英足总”(英格兰足球总会)的博弈中,不被英足总接纳 - 在FIFA和英足总的攻守互易中,电视媒体的崛起和全球直播真正改变了局势 - 然而2021年皇马主席在接受欧超的采访时表示了对足球运动可能正在衰落的担忧,媒体转播技术从广播到电视再到如今的短视频一路发展而来,从UHD到4K再到8K,画质的更新和电视机前观赛体验的迭代可能都无法对抗崛起的短视频和分散的注意力。因此足球当下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能让足球在短视频时代能够持续在电视时代的影响力 12:55 FIFA的法律地位如何?FIFA的法律地位是如何直接导致对FIFA的监管无力的?FIFA内部的法律秩序(道德、上诉、纪律)如何运作?这种自治机制和国际体育仲裁庭CAS有何关系? - 从2015年开始,FBI才构成对FIFA真正的监管 - FIFA注册选址在瑞士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税率低;瑞士银行金融系统重视客户隐私,有利于FIFA组织和官员财务上的隐秘活动;FIFA属于瑞士民法典60条下的非盈利社团,同时也是非政府组织和国际性的运动组织,享有很大的自治权 - FIFA会员数量达到了211个,超过联合国和国际奥委会的数量,有极大的国际影响力 - FIFA组织类似于国家的三权分立: 1)立法权:Congress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Council负责Congress休会期间的一般性立法事务 2)行政权:General Secretariat秘书处负责行政性事务 3)司法权:independent committee独立委员会下设有纪律委员会、道德委员会、上诉委员会,纪律、道德委员会对FIFA内部的运动员、官员、雇员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及处罚,不服决定者可向上诉委员会提出上诉。对上诉委员会的决定不服者,可以诉诸独立于FIFA的外部体育仲裁机构——国际体育仲裁庭CAS。 - FIFA的架构非常排外,其章程规定FIFA的内部事务只能在其内部法律机制下解决,不得诉诸法庭。 - FIFA体现出的特点: 1)全球性的足球垄断组织,有威慑力,但其威慑力更多针对球员,无法对FIFA的腐败官员形成足够威慑,因为FIFA的雇员一旦辞职FIFA就无权继续对其调查。 2)FIFA有足球领域的最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才,其内部纠纷解决机制相比一般诉讼或仲裁程序成本更低,且更快速 24:10 FIFA有没有什么操作是普通球迷都忍不了的? - 球迷心中有个“鄙视链”:俱乐部绝对正义;俱乐部联合(英超、欧超等)次之;洲际足联再次之;国际足联是万恶之源;另一方面,英足总是大恶霸 - 对于近期的曼城案,目前的处理结果是罚分、剥夺冠军头衔并逐出英超,在此之前欧足联对曼城已有处罚。对于这样的案件来说,无论是否是支持这支队伍的球迷,评论大多是清一色倒向球队、支持球队 30:13 足球俱乐部的联合与存在于洲际间的足联之间是何种关系?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复杂的俱乐部联合机制?英超和英足总分别在这一框架中处于什么地位? - 英超的特别之处:英超是一个单独的公司,联赛委员会PL是公司,次级联赛EFL是另一个公司,彼此相对独立,球队被逐出顶级联赛后下级联赛没有义务承接,球队可能面临从非职业联赛开始打起,和德甲德乙之间的联动关系不同。英超的赛程安排也是自己全权负责,与英足总无关 - 英足总主要负责比赛过程中球员的纪律问题,对于俱乐部在联赛中发生的事情英足总不参与,但英足总在英超中持一定股份,故而有人怀疑这两个组织不分家,但实际情况有待商榷 - 足球世界奇奇怪怪的规则确实是很多,对于如此封闭的行业协会来说,始终都在强调“祖制”就是最好的,很难有外力能够干预 - 商业化的成功对足球运动员所带来的不一定是规则的公平和透明,反而可能是更大的黑幕;对于俱乐部和其联赛而言,在内部规定的设置上会有很多商业考量,也有可能会和政府进行合作 48:11 对于俱乐部联合会和国际足联的成员而言,是否存在实力较强的俱乐部在制定行规时行使一定“霸权主义”的现象?FIFA和英超作为行业的NGO或公司,其在处理相关事务时仍要借助于其他法案的规章来裁决,这能否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其内部规则的无效性? - 关于球队霸权,大部分球迷都会下意识想到在国际足联和欧足联都有巨大影响力的“欧超三巨头”——巴萨、皇马、尤文图斯,巴萨和皇马都是西班牙巨大的会员制俱乐部,这也使其在享有财政支持的同时还拥有庞大的民众支持,这两家俱乐部的民选主席对于国际足联和欧足联持既合作又反叛的态度,努力在足联与民众之间寻求平衡。尤文图斯被意大利的一个名门望族所掌管,其运营过程中也会掺杂一些政治介入。 - 各个俱乐部所代表的不仅仅各国足总,还包含政治经济各方力量的拉扯。比如英超各俱乐部对于英足总来说代表着复杂的利益,曼城代表中东财团,曼联利物浦代表美国资本。也正是因为俱乐部牵扯到的不同政治势力,俱乐部处理各类问题都特别漫长,法国总统马克龙曾经说法国应当阻止欧超在法国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因为这些利益可能会“威胁到原有的欧洲足球秩序”。 - 足球运动呈现出精英化,资源涌入头部,比如英超天价转播费。英国首相的白皮书计划,试图将球迷引入俱乐部的管理和决策层面,试图削弱精英化,但是效果存疑。面对着精英化的足球,赞助商会重新评估商业效益。 - 足球的公共性和商业性存在冲突 1:06:50 FIFA的贪污和腐败是否反映了体育世界的某种必然规律?国际法和国内法中又有哪些方法应对这种贪污腐败? - 某种意义上,FIFA的贪污体现了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 对于FIFA来说,国际体育仲裁庭CAS本质上是FIFA内部法律秩序的一种延伸。CAS适用的规则首先还是FIFA的内部规则,其次是瑞士法律。对于合同纠纷,FIFA和外部赞助商、投资者的争议可适用瑞士民法的相关规则来解决;对于道德、纪律相关的争议,CAS主要适用FIFA内部的道德、纪律规则来处理,公正性难以保证,也不够透明。 - 对FIFA进行外部法律规制的可能性: 瑞士政府:直接规制,但规制其的动机不足。FIFA和其他体育组织的存在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机会,同时面临迪拜等其他城市的竞争。瑞士的一个方法是将high-profile official指定为”政治上重要的人物”由警方加强监管、避免法律上的障碍 美国政府:长臂管辖,其实践受制于执法能力,美国司法部目前有足够强的执法能力进行长臂管辖,利用腐败官员通过美国银行系统进行交易来建立法律联系,从而起诉境外的、非美国公民的犯罪嫌疑人。 国际条约:经合组织和联合国有反腐败公约,但是这些公约对反腐败定义模糊,且规定反腐败的适用对象是“公职人员”,很难将体育组织的官员界定为公职人员。若要进行新的国际公约立法,过程漫长且国家鲜有政治意愿 - 对于FIFA有牵制力的国家在是否选择对其进行规制时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政商关系的影响。非国家主体在国际法中的处境极其尴尬。其享有很多权利,同时也包含了很多政资介入,但国际法中却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机制对这个问题进行管理,因而在国际法中会有经济和政治权利的不对应以及责任和权利的不对应。 1:24:03 欧超或FIFA是否会通过寻求内部改革、扭转行业规范和足球的商业运作模式,来应对民主赤字等足球的衰落危机? - 这些组织并没有寻求相关改革的态势,也缺少动机和驱动力。皇马主席在接受采访时以一名老足球从业者的身份表示了一些忧虑,但欧超至今还并未成为实体,也没有俱乐部对欧超表示出太大兴趣。当前新媒体时代,内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暴露并不会在其内部生发出健康力量对其进行改革 - 但无论是国际足联还是英超,在遇到涉及公共性质的问题时,其在执法权上都很弱势,与其在内部行规制定时所展示的霸权形象非常矛盾,典型“窝里横”。例如,在球场发生了暴力打人事件,其也只能配合调查,对于伤人者虽然有相应的禁止观赛的惩罚措施,但这对于进场无需核对ID的欧洲而言并无实质性作用;每个球场内部都有关押球场闹事者的监狱,但这一监狱甚至对于球场员工都是保密的,归当地警察局管理 【提及影视作品】 《足球流氓》 【参考文献】 Zhou, Ziyueand Iu, Kwan Yuen, Legal Regulation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Organization: ACase Study on FIFA Corruption (February 2, 2023). Available at SSRN: ssrn.com or dx.doi.org.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小A 选题策划:十木、白清扬 责任编辑:阿铭 美术:唐颂
- Ep12 || 寻根神剧《白莲花》:原谅梦幻泡影也原谅现实,见自己也见众生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本期内容】 《白莲花度假村》不知不觉就火了,我们并不确定这是由于剧集本身的优秀还是某种“寻根文学”的复兴。但毫无疑问,《白莲花》中对种族隔阂、阶层固化和父权社会等问题的描绘,离我们并不遥远;而随着挣扎于这些问题之间的各色人物幽微的内心世界被展现在观众面前,我们真真正正被这部剧迷住了。 为什么《白莲花》这么勾人?《白莲花》的剧作设置和人物刻画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是如何在《白莲花》中人物的挣扎看到自己的?该怎样理解《白莲花》这部剧的政治关切? 我们特别开心邀请到了月亮纵队的新朋友、文字博主巴布尔,和我们节目的老朋友白老师和Eve,一起聊聊《白莲花度假村》。本期节目笑点密集、情绪欢畅、气氛热闹,适合节日期间和家人朋友一起收听喔~ 【本期嘉宾】 巴布尔 三十岁去做公务员 Eve 卡斯商学院毕业 失业金融民工 《爱情故事》播客老朋友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历史博士 业余诗人、历史发明家 【节目主播】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一个荷漂 【您将听到】 1:52 Eve讲《白莲花度假村》的得名 3:54 巴布尔对“女权男”的看法:虚伪病还是幼稚病 8:20 白老师谈美国白左式的反叛:一种只在弱势群体和精英阶层出现的空想 11:30 巴布尔和白老师谈对“白莲花”角色的代入:后现代与古典主义的戏剧文本,跳跃的代入坐标 16:10 白莲花的两类受众:the angry (感到愤怒的人)和the customer(旅游广告受众) 17:42 剧中的角色在没有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能否真正脱离他们身上剥削性的社会角色,实现对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关怀? 18:40白老师谈亚裔“香蕉男”Ethan和白男Cameron:“读书看报关心世界”也不过是建构优越感的方式,主创团队对阶层问题是悲观的,在剧中对这一问题的刻画近乎本质主义 21:53 巴布尔谈第一季中拉美闺蜜和白女爸爸Mark的对话:很多人反对现有的权力秩序只是为了自己站在秩序的上方,不是为了摧毁秩序只是为了倒转 24:10 Eve谈Ethan暴怒不是因为在意Harper,只是因为亚裔男狂妄的自尊心 25:30 剧集的悲观性在角色无法突破他们的种族阶层身份的框定,这样是加深了社会的撕裂和不理解,还是提供了巧妙的戏剧冲突? 26:50 剧集对刻板印象的强化和给观众带来挑战和思考并不矛盾,白老师谈自己看过“白莲花”后的反思,对无望现实的刻画反而提醒了持有更激进观念的人 31:10 巴布尔谈剧作的悬疑色彩为打破阶级矛盾带来的空间,第一季中Rachel身上承载的希腊悲剧性被讽刺喜剧压倒 34:00 巴布尔谈第二季中三个片段共同承担的隐秘主题:原谅梦幻泡影,也原谅自己 37:00 十木谈“心有不甘俏花瓶”和“愤世嫉俗上班女”,幻灭是剧作的残忍也是角色的成熟 40:00 Eve谈剧中的群像:不论阶级和性向,都是因为钱和权力制造的矛盾聚在一起又分开,包括第二季中最人畜无害的Valentina,这也反映了编剧Mike White自己的经历 41:32 巴布尔谈白莲花像金瓶梅:细致入微地刻画每个人的小世界 42:00 女权男谈性贿赂:贿赂女的还是比贿赂男的有用 43:00 白老师谈反英雄主义的桥段:解构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也解构故事写作本身 47:00 后现代式的剧作不再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剥夺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 50:00 巴布尔谈Tanya的可怜和可恨:“workers are not disposable”与Tanya病态的自我关注 53:30 Eve谈Tanya内心世界的空虚 54:30 上海人怎么说内心空虚?来自巴布尔的补充 55:00 白老师和Eve谈Tanya对物质之外的渴望,Tanya太需要赞美也太需要陪伴,两者同时出现的时候一定会变成飞蛾扑火,惊艳了时光的寻根之旅让Tanya忘记了其他一切事物 57:10 巴布尔说Tanya的状态在他的自我反思进程中叫ADHD 58:30剧中所塑造的人物,无论是新钱还是老钱,都没有在真正的关心当下真实的世界,如Tanya一样的剧中人对于社会的不关心是否是一种特权? 61:15 巴布尔讲到“白莲花”涉及的政治议程体现在一些台词的“线头”里,但消解了政治的严肃性,就像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64:10 白老师谈这部剧充满意识形态和政治隐喻,但政治存在在剧中是抽象的;反观《甜蜜蜜》,表面的纯爱下是非常具象的时代洪流 67:00 白老师对比《白莲花度假村》和《笑傲江湖》,反思不是特定的政治系统而是人,消解人的崇高性 69:15 白老师谈后现代文艺作品对琐碎日常的思考可能恰恰反映了他们不需要担忧生存问题 71:00 Mike White关心政治,但《白莲花》的政治介入效果会不会受限于影片的后现代式的表达?十木对比《蓝宇》 75:30 巴布尔谈第一季《白莲花》中提及BLM的令人玩味和Mike White的厉害之处 79:40 不应该用政治介入的效果来评判《白莲花》 82:30 巴布尔谈《白莲花》第二季对于纯爱战士是一种酷刑,极度反传奇 84:00 巴布尔因为《白莲花》第一次get到了娇妻人格和娇妻对于婚姻问题的思考 86:30 娇妻Daphne是剧中最聪明的人 87:50 Eve谈《白莲花》结构的完整,所有人都维持了自己的关系,而Daphne才是那个搅局者 89:30 巴布尔谈对“纯爱”的理解 91:35 Eve谈蚊子血和饭粘子:上升阶段需要的爱情和稳定阶段需要的爱情是不一样的 93:11 白老师谈Ethan和Harper的关系从纯爱的“神格”降到普通的“人格”,但导演并没给出完全绝望的结尾,这本身可能也是一种观点;和《苏州河》对比 101:34 导演对于人的爱情的展现的普通和不堪,反而可能会让人意识到理想状态下的爱情是多么珍贵;对于人际关系和阶层固化的描画也会让人反思导演在呼唤某种更强的社会介入、政治批判和更彻底的变革 【提及影视作品】 《静雪》 《甜蜜蜜》 《蓝宇》 《苏州河》 《兰心大剧院》 【提及书籍】 《倾城之恋》 《金瓶梅》 《笑傲江湖》 《神雕侠侣》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小A 选题策划:十木、白清扬 责任编辑:阿铭 美术:唐颂
- Ep11 || 爹味儿过浓的卡梅隆:潦草的《阿凡达2》,回归的沉船少年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本期内容】 朋友们好,在圣诞和元旦短期休整之后,隔墙有耳带着新的节目和大家见面。本期很开心请到了首次做客隔墙有耳的六碗粥——粥导,和隔墙有耳的台柱子之一——沙导,一起吐槽一下《阿凡达2》。希望你的记忆还新鲜,能随着沙导和粥导爆梗频出的发言一起大笑不止。 当然啦,作为一个严肃的文化评论类节目,我们不只讨论了《阿凡达2》的生硬剧情,还讨论了《阿凡达2》本可以完成却没有完成的那些事儿。为什么说《阿凡达2》对3D技术的开发并无太大突破?《阿凡达2》剧情上的硬伤是因为爹味儿过重吗?《阿凡达2》和西部片、冒险片的类型电影,以及美国西进运动和捕鲸的历史有什么关系?《阿凡达2》对家庭、种族、殖民、环保等主题的呈现为什么说是令人失望的? 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就快快点开本期节目收听吧。 【本期嘉宾】 六碗粥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读者、偶尔的作者 并不能一下子吃这么多的影视从业者 沙士淳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编委、作者 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非著名无业游民 【节目主播】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一个荷漂 【您将听到】 1:40 首观《阿凡达2》后有什么感觉? - 最后的沉船戏就像是卡梅隆其他既有电影或已经有固定套路和模式的动作电影的大杂烩 - 卡梅隆出走半生,归来还是那个没拍够泰坦尼克的少年 4:26如何评价《阿凡达2》所塑造的世界观?去英皇影城花160块钱看电影,值得吗? - 电影中对海洋族的描绘与纪录片中展现一个新种族的方式和策略很相似 - 第二部对于世界观的构建不如第一部对于潘多拉世界的构建做得好,在叙事以及很多细节上没给到位 - 阿凡达2》对于3D观感效果的开发并无太大先进之处,对于3D技术的创新性运用可能不如李安导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抛却了3D对于观影体验的加持,《阿凡达2》更无法震撼人心 -《阿凡达2》中情节编纂方面确实存在《阿凡达1》的影子,也有很多部分经不起推敲 - 会出现在同一场戏所承载的元素过多的情况,种族、环保、家庭等,是杂糅的一团,观感乏味 25:30 卡梅隆在《阿凡达2》中似乎唯一认真拍摄的“捕鲲”大戏 - 完整呈现了捕鲲大队的协作配合和捕鲲的过程,事无巨细;可能卡梅隆并未将重心放在剧作中,而是对这样的大场景描绘的精致程度 - 段落精彩,但相比《阿凡达1》少了一些有情感打底的华彩的视觉段落,更像是一种游戏的体验,主角在设定中进行玩乐,用不同视角还原世界 - 两部《阿凡达》分别意在描绘不同的美国历史问题,《阿凡达1》的主线情节的发展暗合西进运动,植根于西部片的底子,容纳了屠杀印第安人的主题,有一定的反思性 -《阿凡达2》则呈现美国的捕鲸文化,卡梅隆非常有可能受到了美国文化史上的经典小说《白鲸》(又名《莫比迪克》)的影响,电影《海洋深处》也是对此历史的呈现 - 为什么《阿凡达2》是关于美国捕鲸史,而不是日本捕鲸史;关于捕鲸业与美国的工业发展,以及捕鲸作为当时的危险行业可能存在的一些冲突和张力,电影有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叠加批判性探讨的潜力,但《海洋深处》和《阿凡达2》在批判性上都浅尝辄止,《阿凡达2》的空缺更明显,更多的是保守的表达 -《阿凡达》系列的成功之处不在其批判性而在其娱乐性,而《阿凡达2》的问题就在于,作为一个娱乐产品它反而不够娱乐 43:11中国当下被疫情影响的电影市场会因为《阿凡达2》回暖吗? - 人们因为《阿凡达2》而走进电影院对电影市场是件好事 - 但之后的电影市场是否会回暖还要取决于继《阿凡达2》之后上映的影片 - “救电影”和“救电影院”是两回事儿,《阿凡达2》拯救的是影院而非中国电影 -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面对流媒体的冲击,《阿凡达2》可以看作是一次世界电影史上的自救,卡梅隆的电影往往是采用技术革新的方式来推动电影行业的发展 49:50为什么说《阿凡达2》是一部潦草的作品? - 粥导印象深刻的Kiri指引海洋生物逃生的场景 - 之前卡梅隆的戏之所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场面,是因为有情感张力打底,这一点在《终结者》和《泰坦尼克号》中都有体现 - 家庭叙事保守爹味儿重,但是稳妥省预算;虽然卡梅隆不愿意承认,但是《阿凡达2》实际上副线是《海洋深处》的船长复仇,主线是《速度与激情》的we are伐木累 - 令人大跌眼镜的点,包括但不限于对于面罩的呈现,究竟是过滤,还是吸氧,逻辑上完全不如第一部严密,看起来很牵强;糖水式和套路化的对美式霸凌的描绘;想象未来外星球的物种还是带着强烈的人类中心视角 - 卡梅隆本可以在《阿凡达2》中更好挖掘但是未能挖掘的情节点:克隆父亲(上校)和儿子之间的情感;纳美人和人类繁殖出来的生物会不会和原物种有冲突,以及是否是一种殖民;森林部落和海洋部落之间可能的矛盾,是融入新的部族还是排斥 - 美国的西部片已经有在族群冲突和殖民冲突问题上有较好处理的例子,如《搜索者》 1:06:12还会像期待《阿凡达2》一样期待《阿凡达》系列的后续作品吗 【提及电影作品】 《阿凡达1》 《大白鲨》 《终结者》 《泰坦尼克号》 《关山飞渡》 《搜索者》 《海洋深处》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小A 选题策划:十木、沙士淳 责任编辑:阿铭 美术:唐颂
- Ep10 || 足球是圆的:聊聊足球与殖民、与女性、与我们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本期内容】 在上期和白清扬与沙士淳的畅快的对谈之后,对于足球和世界杯的话题,总觉得意犹未尽。借着卡塔尔世界杯刚刚落幕的时点,本期节目我们找来了月亮纵队的另一位资深球迷文氓,也再次拉上白老师,一起在足球的问题上继续深入探索。 除了对录制前一天的世界杯总决赛的回顾,我们还聊了聊我特别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足球世界有剧本吗,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对于球风的“野蛮”“精细”等标签?足球和殖民话语的关系是什么,又是如何作用到对于殖民主义的抵抗之中的?足球和女性、和性别问题的关系是什么? 足球是圆的,热爱足球,不仅是因为一场大赛胜利带来的感动和鼓舞。我们更加珍爱足球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性。 【本期嘉宾】 文氓 资深球迷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历史博士 业余诗人、历史发明家 【节目主播】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一个荷漂 【您将听到】 3:29对决赛和半决赛的看法?心情的波动起伏是如何的? 白清扬: - 作为阿根廷的铁杆球迷,因为阿根廷和沙特的比赛结果狠狠怀疑人生 - 进入淘汰赛之后,阿根廷的几乎每一场比赛都不被媒体看好,但也正是因为阿根廷是一只拼命的球队,用独特的、覆盖全场的凶狠拼抢一路杀出重围 - 在阿根廷和法国的决赛比拼中,当姆巴佩连进两球扳平比分时,紧张得快要精神失常。真的在加时赛看到阿根廷夺冠的那一刻,反而觉得不真实,心情却无比平静 - 阿根廷这一路走来经历了绝望、坎坷、挫折、痛苦和失望,在梅西都对阿根廷产生怀疑之际,阿根廷却在近几年接连捧得了美洲杯、欧美杯和世界杯,也为梅西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 作为一路追随阿根廷的球迷,以上的种种也成就了自己别样的25岁 文氓: - 作为意大利球迷,看到白老师因为阿根廷夺冠而溢出的幸福而深深感动并且羡慕 - 能够在决赛看到梅西这样一位具有绝对开创性的球员进球,对于球迷来说就是最幸福的时刻 - 这场决赛是从自己06年开始看球以来最无与伦比的一场决赛,两只势均力敌的球队碰撞到一起,在场面上也并不乏味、保守。看到阿根廷大放异彩的同时,也看到了坚强不屈的法国。在这样的碰撞之下产生的戏剧性的张力,让这场比赛成为了近20年的决赛之最 23:24梅西在这次的世界杯也被指责裁判对其“点球包庇”,怎么看待这种声音? - “如果一个球队想在杯赛夺冠,那队里一定要有一个混蛋,如果一个队里有一群混蛋,那么它一定能夺得世界冠军”,也正是这些“混蛋”,让对手厌恶至极、但让球迷喜爱至极。对于阿根廷来说,就是有这样一群“混蛋”在球场上保护着自己的“老大哥”梅西。 - 足球世界没有那么多剧本,在世界杯这样一个蕴含着极强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盛会,没有人会拿这些信念开玩笑,即使真的有,也不会出现在这些强队的对决之中。可能梅西身上包含的很多除足球之外的光环会让让觉得他会被额外庇护,但足球比赛有自己的规则,所谓的“点球”诟病阿根廷不需要强行背锅 - 作为球迷,要接受球员在场上为我们带来的表现,也要接受足球具有的偶然性 - 阿根廷确实在这届世界杯中获得了极多的点球机会,但在讨论这件事的时候不能忽略其他事实。这届世界杯有几“最”:部分因为新的伤停补时规则造成的比赛时长之最;拥抱科技,VAR技术应用广泛程度之最;由于比赛用球的设计改变,球感高飘之最;高中锋传统战术的回归,阿根廷无1.80米以上前锋带来的禁区控球和判罚之最 - 阿根廷的前锋球员没有一个身高超过180,这也导致阿根廷要更多仰仗队员间的传接球打配合战。一个球员在禁区内拿球次数多了,在概率上就不可避免的有更多可能被判罚点球 - 点球一定程度上也是“人造”的,合理利用比赛规则天经地义。不踢球的普通观众可能无法理解 44:34对足球不甚了解的球迷在看待一些球队时,多大程度上会受到英美媒体的“英美中心论”影响?这是否是一种潜在殖民主义的体现? - 任何一种文化宣传、舆论造势,都是有针对性的输出 - 新闻素材的殖民主义:世界杯媒体圈子有公用的原始素材库,各国的记者都会向素材池贡献原始素材,而新闻素材剪辑痕迹之重,尤以美国为甚。那么各国媒体在运用这些原始素材进行世界杯报道时,不可避免会选择美国拟定的报道路线 - 我们可能会陷入这样一种思维定势:白人球员犯错,我们会倾向于找理由;少数族裔、拉美裔、移民裔球员犯错,我们从结果出发进行价值判断。为什么我们会认为拉美球队踢球的时候就是一种疯狂、一种暴力、一种不理性?而西班牙就是精细的Tiki-taka球风,德国就是细腻的德意志战车?我们在描述足球风格时,其实就已经存在一些话语上的殖民性了。我们也可以针对这一点进行反思 - 足球圈所使用的殖民话语和事实的割裂:德意志的战车和西班牙的Tiki-taka球风实际上已经看不出任何区别,和英格兰的球风一起,构成了一种战术的同质化;而阿根廷现在也完全采用欧式打法,对于战术的执行是更加彻底的。我们也应该反思,此种情况下,为什么阿根廷还被认为是疯狂的球队? - “足球无关政治”的观点本身的政治性:去政治的政治化;法国vs摩洛哥的半决赛,马克龙说有十亿人观看,当一场比赛全世界有八分之一的人进行观看的时候,则很难去否认其政治属性和色彩。我们国人惯于将政治“非正义化”,和很多不正义的属性联系在一起,如政治和阴谋,政治和强权,政治和压迫等等,但是将政治“非正义化”也否认了政治所拥有的可能性以及我们参与到政治之中所能够伸张的主体性 1:07:59为什么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 - 足球作为一项运动的地位并非固若金汤,一直被挑战,也一直在寻求变革 - 曾经作为葡萄牙在莫桑比克的殖民统治的足球,也在被莫桑比克的人民利用,成为塑造国族意识和身份主体、反抗殖民权力的力量;在今年的世界杯上,我们看到亚非队伍在世界杯上的崛起,”亚洲之光“代表着足球的第三世界对传统足球强队和足球第一世界的防抗 - 运动要长盛不衰,需要有内部的新陈代谢;世界杯最珍贵的是它的世界性,它一定不能够成为少数国家的游戏 - 超越民族主义的足球狂热,足球的神奇力量甚至可以将不同国家的人凝聚起来,是全球化存在最好的例证 1:18:27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和足球世界所赞颂的气质,是否太”男“了,需要女性气质的引入和女性主义的批判? - 血性、斗争精神、拼搏、奋斗等等,是足球独特的魅力,不应该将这些气质作为男性所独有,中国女足的顽强拼搏就是对于足球气质属于男性的观点最好的驳斥 - 人身上所存在的血性和狂热的一面,需要用一种和平的方式去释放,而足球是非常好的释放平台,戏剧性也是足球的迷人之处 - 对于足球的人类学考察反映了足球最开始和部落之争联系在一起,体现出狩猎性和战争性,但这些属性并不和男性主导的特征绑定在一起。足球在人类学起源上,并不是被男性话语所桎梏,也并非和性别捆绑在一起 - 对于足球这项运动做出性别本体论化的思考,可能会固化某些性别刻板印象,反而不利于在足球内部争取性别平等 【提及书单】 Domingos, Nuno. Footballand Colonialism Body and Popular Culture in Urban Mozambique. 德斯蒙德·莫里斯,《为什么是足球》.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小A 选题策划:十木、白清扬、沙士淳 责任编辑:阿铭 美术:唐颂
- Ep9 || 卡塔尔世界杯:这是足球最好的时代,还是足球最坏的时代?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本期内容】 在电影《旅客》最后,穿越了重重的困难、只为能够逃离现实生活去到德黑兰看一场足球赛的主人公小男孩,最终在疲惫中与心爱的球赛错失,等他再次醒来时,只剩下空无一人的偌大体育场和漫天飞舞的球赛垃圾。 在巴西和阿根廷,很多年轻少年也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和愿景。穿越贫民窟的肮脏腐臭,球场是一个纯净的世界,有梦,也有希望。 随着足球运动的不断技术化和商业化,随着美丽足球的失落、世界杯的赛场上不再有世界波,足球还能否承载那个无数少年心中的梦想?作为“最接近战争的和平运动”,足球究竟是为什么,始终在我们的心中占据如此独特的地位?国家足球实力到底和国力有什么关系? 本期隔墙有耳,我们请到了月亮纵队的两位骨灰级球迷,一起来聊聊卡塔尔世界杯,聊聊足球。 【本期嘉宾】 沙士淳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编委、作者 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非著名无业游民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历史博士 业余诗人、历史发明家 【节目主播】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一个荷漂 【您将听到】 07:36最好的or最烂的?在卡塔尔举办世界杯对足球来说算是好事吗? - 卡塔尔能承办世界杯的原因带有一定的“不正义性”,也以“血汗工厂”的方式强行催生了一届世界杯,其举办世界杯的总花费超过了其一年的GDP,在足球人口并不多的卡塔尔新建如此多的球场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 卡塔尔想通过举办世界杯来达到国家经济和产业的转型、让世界了解卡塔尔文化,但很显然外界的批评声让其意愿的达成变得希望渺茫 - 卡塔尔世界杯为我们展现了足球非欧洲中心论的一面,在其有了申办世界杯的意图之后也开始大力发展足球。不禁让我们思考:花重金发展联赛、打造一支国家队真的能发展足球国力吗?如果不行,那么足球国力是如何发展的? 27:07国家足球实力提高的奥秘究竟在哪里? - 我国在发展足球的过程中也向国家队归化了很多外国球员,但其在国家队的表现并不如在国内地方俱乐部表现得好。国家队周期性的训练强度无法和俱乐部相比、国家队的战术体系与在联赛中不同……诸多原因导致归化球员的实力没能发挥到极致 - 以英国为例,在社区会有很多为居民提供的足球运动基础设施,以社区为小单位发展足球运动。五六岁的孩子会被家长带到社区的足球场和其他孩子一起踢球娱乐,同时会有足球俱乐部的教练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动向,早期教练并不会进行干预,直到一段时间后对足球不感兴趣的孩子慢慢缺席,留下那些真正热爱足球的孩子,教练才会出现来向其传授足球知识,这时这些孩子就算是踏入了学院派足球的大门。长此以往的积累和社会面内的相互影响造就了英国浓厚的足球文化和氛围,也形成了英国成熟完整的足球培养体系 - 东亚足球文化圈和欧美大有差异。衡量足球实力的不是绝对人口而是足球人口,我国的足球人口统计最多数量是五万左右,而日本已经达到了近百万,悬殊的足球人口数量导致我国足球队难以和日本抗衡。足球人口的缺失不仅仅只带来了球员的缺失,也意味着相应的配套设施、教练的缺失……各个环节都在缺失。同时对我国而言,培养职业球员所需付出的沉没成本过高,一旦失败也很难在以后找到工作养活自己,与欧美国家能够下放到基层当教练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包括家长在考虑是否让孩子学习足球时也会陷入“唯成绩论”的漩涡。日本的足球体系是双轨并行的,日本大学球队的训练体系也能近乎达到专业球队的程度,也能够向国家队输送优质球员。我们与日本高校球队之间的差距甚至比中国和日本国家队之间的差距要大 50:18足球的民族性与浮动的身份认同:阿根廷和巴西这样经济实力并不能与发达国家相媲美的国家是如何将足球与民族国家意识结合起来的? - 阿根廷曾爆发过军政府独裁下的“肮脏战争”(Dirty War),在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期间,政治犯正在监狱被道德警察审讯,上一秒还在严刑拷打,下一秒听到从窗外球场里传来的阿根廷进球的欢呼,两个人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相拥在了一起高声欢呼,随后迎来的是整个监狱的沸腾。这件事有力地呈现了足球在阿根廷的地位。1928年,阿根廷的形象被媒体塑造成一个踢球的贫民窟少年,也代表着足球也在阿根廷被确立为可以代表国民性、民族性以及让童真永驻的运动。阿根廷民众对这一踢球少年形象的崇拜,踢球者也因此被免除了社会责任。而球王马拉多纳的出现完美地契合了这一形象,对马拉多纳的喜爱也进一步让阿根廷认识到了,足球对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的概括性 - 巴西没有明确的国庆日,但将一场足球“惨案”的发生日期作为了明确的国难日。这一天巴西球迷因为无法接受足球比赛的失败压力过大纷纷自杀,也正是这场灾难让巴西人民无比确认自己一定要通过足球让国家和民族站在世界之巅。正是这样的信念让巴西成为了屡次夺得世界杯冠军的足球王国 01:07:57面对世界足球产业愈加的职业化、商业化,一些技法灵活的天才型选手是否会在模式化的规训下变得越来越少? - 这些规训不一定是坏事,训练所传授的技巧相较于花哨的技法而言可能更有利于真枪实战的赛场 - 足球是一个看结果的游戏,需要的是胜利。正如白清扬的足球教练所言“人永远无法跑得比球快”,当场上情况能够通过传球等团队配合来进球获得比分时,球员个人华丽的盘带和过人永远是第二选择。俱乐部和球队在选择球员时,也一定会更倾向于那些能够更功利地帮球队取得胜利的球员,如果一个球员只是个人能力出众而难以进行团队配合,也只能沦为第二甚至第三选择 01:20:42世界杯是全球化最好的例证 - 无论世界局势多么纷繁复杂,在世界杯上全球各国都能抛开一些斗争去共享一个文化。 - 足球能成为世界第一运动,不光因为其规则简单、容易进行,还因为其独特的叙事之美。在世界杯中,无论多么宏大的民族情感,都能通过足球的叙事得到宣泄。同时足球也能承载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和共情。 【提及书单】 徐国琦,《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 【英】乔纳森·威尔逊,《脏脸天使:足球阿根廷史》,文汇出版社:2018. Foer,Franklin. How Football Explains The World: An UnlikelyTheory of Globalization. Arrow Books Ltd: 2006. 【本期配乐】 Miracles - Coldpaly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小A 选题策划:十木、白清扬、沙士淳 责任编辑:阿铭 美术:唐颂
- Ep8 || 阿姆纪录片电影节IDFA特辑:影像中的谎言和真实,私人与公共,想象和希望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本期内容】 2022年度的IDFA(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Amsterdam)刚刚于11月20日落下帷幕。除了自己购票的片子之外,我也很有幸能够有月亮纵队的成员、江南忆老师的赠票,在IDFA的最后一天,在阿姆斯特丹的DeLamar剧院看了一天的获奖作品。 IDFA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丰富的纪录片世界。在多样化的展映影片中,纪录片的艺术性和客观性、私人性和公共性得到了生动的展现和表达,我们也得以从中看到影像的丰富内涵与无限潜能。本届IDFA中的不少片子都处理了集体性创伤的主题,面对压迫和暴力,影像不能提供解药,但可以温柔地疗愈内心,可以沉静地保存记忆,也可以提供创造新的想象和建构新的世界的力量。但同时,电影节的组织架构和选片标准,也暴露出了纪录片行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期特别开心邀请到我的好朋友们,也是在IDFA有过工作经历的纪录片“行内人”,海天和予靖,来聊聊有关IDFA的那些事儿。 【本期嘉宾】 海天 阿姆斯特丹大学 移动图像的保存和修复项目硕士 目前在荷兰当地的媒体艺术档案馆从事网络艺术相关工作 予靖 阿姆斯特丹大学 媒介学研究型项目硕士 主攻方向是电影研究 【节目主播】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一个荷漂 【您将听到】 2:48 IDFA的主要竞赛单元&疫情期间IDFA的组织形式 ·IDFA主要竞赛单元: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Envision Competition,DocLab Competition for ImmersiveNon-Fiction, DocLab Competition for Digital Storytelling,Short Documentary,Youth Documentary,Luminous,Frontlight,IDFA on Stage,Paradocs,Masters,Best of Fests,focus ·其中海天较为关注Luminous和Frontlight单元,前者较关注纪录片拍摄视角和风格的创新,后者较关注解决当代紧迫问题的艺术方法 ·去年因为疫情,最后一天的放映转到了线上,今年放开后人们可以到电影院欣赏影片 5:37 在IDFA Academy的工作体验 ·IDFA Academy属于IDFA下的一个学术分支,每年会在全球征集100位新生代电影人,邀请他们到阿姆斯特丹参加为期4天的集训课程,这些电影人也可以通过Academy与电影产业内部人员产生更多链接 ·通过接触和深入了解电影节的内部结构和活动,完善了从前在学校中或单一触手得来的知识体系,甚至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对于原有行业体系的想象,大平台为了买断版权会使用很多话术吸引内容/纪录片制作者,但是其实这些东西对于新兴的纪录片电影人是非常有害的,因为无法掌控自己的作品 11:24 纪录片对比剧情片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观看剧情片时像是以导演强加的视角去观看故事,过后会有反思,但纪录片能够在观看的同时给观众反思的空间 ·客观性是纪录片的基础,要留有客观的空间和距离给观众以反思的契机 ·纪录片不仅要与个人生活和世界相关联,还应该涉及更为宏大的命题,具有较强的公共性 ·纪录片在结合虚构、动画等元素之后,大大增加了观众代入和体验纪录片所构建世界的可能性,留给观众的思考空间随之增大 20:24 印象深刻的影片及关于影片的思考 · Aurora’s Sunrise Inna Sahakyan导演,导演本身是亚美尼亚人。 这部 Aurora’s Sunrise 采用动画片的形式,夹杂着仅有的十八分钟影像资料,去重新讲述整个故事 Aurora’s Sunrise 对一手影音资料的修复方式极大拓展了对于电影修复这一概念的理解,创伤需要被铭记,当现存的影像资料很难以合理的方式展现事实时,动画等形式则被当作补充来重现当时的记忆 纪录片内部所呈现出的对于宰制性叙事的反抗在纪录片的制作世界里很难去实现,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也一直面临着其本身的制作意图和受众需求之间矛盾与张力的问题 · The March on Rome 对于墨索里尼法西斯党的官方宣传片 ANoi 的影像分析,用电影本身的技法挑战和质疑影片中传达出的现实,揭示出影片作为欺骗性的政治宣传的一面 宣传片中的影像作为一种统治的话语和技术,不仅蒙骗了当时的公众,也为法西斯政治声量的壮大添了一把鬼火 作为提问和反思的纪录片,在用自己的方式重建历史记忆,也是一种对于观众想象力的唤醒,是一种创造 · Apolonia, Apolonia 导演和主人公互为镜像 当真实的创伤被搬上银幕时,创伤的承受者也无可避免的面临着被凝视和消费的风险当中,纪录片本身的潜能和风险并存 这部影片在主体的公共性和私人性上做到了绝妙的平衡,纪录片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平衡可能也是评委判定一部影片能否入选的关键因素 观众会假定纪录片具有客观性,但纪录片也具有作者性 56:15 IDFA在选片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IDFA并非纯商业模式的运行架构,资金有限,会在创投会支持正在制作或有潜力的项目 ·从IDFA和电影产业的结合能看到一种“反乌托邦”属性,心怀梦想、才华加身的年轻电影人同样逃避不了业内普遍认定的价值判断方式,失去投资人的眷顾后梦想也就成了空谈,这就需要在创作中不断地取舍和妥协 ·艺术并非只能被束之高阁,纪录片的艺术性和精英倾向其实是阻隔了纪录片制作者和观众的距离,对纪录片本身的内容也产生了限制 ·由于IDFA这些主流电影节的知名度和权威难以被撼动,因此许多电影人都将自己的作品投放到这些电影节以求获得评审的青睐,但这些评审又不可避免的带着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体系来评判这些影片,很难做到绝对公平。这些权威节展的评价体系在塑造着模版化影片的同时也在塑造模版化的观众。观众的注意力在哪里,影片就流向哪里。观众如果提高对于小型电影节的关注度,也能帮助节展行业的垄断性做出一些改变,迎来影片的遍地开花 ·观众对于电影节的参与势必会拉低电影节的工作效率,当前的一些主流电影节能否经得起观众的challenge仍然需要画上问号 【提及纪录片】 Geographies of Freedom Aurora’s Sunrise The March on Rome Apolonia, Apolonia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小A 选题策划:十木 责任编辑:阿铭 美术:唐颂
- Ep7 || 令人心动的恋爱综艺:比起谈恋爱,我们为什么更爱看恋综?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本期内容】 不知不觉中,恋爱综艺好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最近,由韩国制作的,一档主打和前任一起上节目寻找新的恋爱对象的综艺《换乘恋爱2》在网络上热播,节目嘉宾中“直球小狗”和“流泪猫猫”的人设也迎来了一波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热潮。与此同时,芒果TV的《再见爱人2》中充满了窒息感的亲密关系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虽然这个有关体面道别的深度情感类节目不一定能够被划分到“恋综”的类别中,而这又牵涉到了“恋综”的定义问题。 我们都是因为什么开始看恋综的,作为观众的我们是以怎样的心态代入恋综节目的?作为电视节目的恋综是怎样火起来的,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态势?怎样看待作为真人秀的恋综的“电影化”和“电视剧化”?恋综的设计感又会怎样影响对亲密关系的呈现?如何看待恋综嘉宾对于父权结构的内化和恋综中的男性凝视? 很开心本期《隔墙有耳》能够请到我的好朋友湘湘和月亮纵队的老成员,也是《爱情故事》播客的主播——白清扬老师和小A老师,一起聊聊关于恋综的那些事儿。 【本期嘉宾】 湘湘 Goldsmiths传媒学硕士毕业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主编、作者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历史博士在读 小A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编委 牛津大学当代中国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 【节目主播】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一个荷漂 【您将听到】 4:03是什么让我们打开了恋综这扇门? ·一起吃饭的下饭佐料 ·对他人感情的八卦欲和评判欲,月亮纵队另一档播客节目《爱情故事》由此而来 ·看恋综不用过脑子,是轻松的娱乐方式 ·乘互联网大势而上,在国外各种恋综里流连,一发不可收拾 ·当代年轻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谈一场真实的恋爱,主体性倒退,“代餐恋爱”、“云恋爱”……CP易嗑恋爱难谈,包装精致的恋综足以弥补情感需求 ·根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会在自己恋爱时参考恋综里的技巧和价值观 ·恋综层出不穷,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带来了出品方和嘉宾的双赢 15:20 恋综诞生的时代和历史背景? ·恋爱综艺作为一个特定节目类型,当前以“伪”纪录片形势发展,但最早都与《非诚勿扰》样态相似 ·恋综最早起源于1965年的美国 Dating Game。随着思想解放过程中性文化的发展,美国的相亲和恋爱节目被保留下来,并反哺到了国外 ·改革开放后,国内的电视和媒体被美国深深影响,而后便有了1979年人民日报主办的《市场报》上刊登的一则征婚启事,迎合了我国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激起了人们对道德败坏和新潮运动的对立讨论。后期随着电视的普及, “社会服务导向”的相亲恋爱类节目涌现,北京卫视推出的《今晚我们相识》创下了最高收视40%的记录,也开创了各大卫视推出相亲节目的先河 ·2010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中男女嘉宾的戏剧平衡在这个节目达到新高度,自此相亲节目这一极具戏剧性和服务性的节目走进了观众的日常视野 ·逐渐崛起的互联网和影视产业使得我国的恋综吸收了其他各国节目制作之长,形成了更具戏剧性的发达成熟的恋综体系,这也是当前在互联网引起大量讨论的节目的来源 ·恋综从“社会服务型”到“悬置的精英生活”的转向:恋综再无底层? 35:09 恋爱综艺是否开始向电影电视剧倾斜了? ·《单身即地狱》呈现的画面很像制作精良的电影电视剧 ·《非诚勿扰》中VCR的拍摄和对主人公的呈现已经是按照电视剧的走向在处理了 40:59 恋综节目男嘉宾一些匪夷所思的大男子主义 44:49 恋综节目的设计感是否会影响嘉宾的展示和恋爱关系中细节的呈现? ·电视行业中不存在没有脚本的真人秀,有设计感地展示嘉宾可以使其优缺点更凸显,随着受众对嘉宾更多元化呈现的渴望,观察类恋爱综艺由此而生 ·恋综的很多片段在经过剪辑后会一定程度失真,因此无需拿恋综当作恋爱圣经来拜读 ·恋综的基本设定是所有嘉宾都在渴求恋爱希望进入亲密关系,但是现实中踏入亲密关系的第一步往往是更难的 ·《换乘恋爱2》因为有了前任的引入,反而会有脚本写不到的吵架和冷脸,恰恰是这些无法被控制的闲笔让人物更加立体和丰满,在激烈的冲突中暴露了亲密关系真实的样子,体现了观察类综艺的精髓 ·但与此同时,对亲密关系复杂细节的呈现可能会抬高观众的共情门槛,不易满足观众快节奏的“代餐恋爱”需求,因为观众不想在观看恋综的过程中投入过多的情感劳动 ·国内恋综之中的“讨人喜欢”的女性很多都是不直接表达、天然呆和纯情型的人设,受到父权社会的主流话语的宰制,一旦女嘉宾主动展现自己和直接表达自己就会被冠以“海后”的头衔 1:17:47 如何看待恋综中对“恋爱脑”的呈现和男性凝视? ·恋爱脑在恋综中的高关注度也许反应了在互联网上对恋爱脑过度抨击后造成的市场空缺 ·在恋综中的女生会内化男性凝视,需要不停解释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不是“坏女人”;而频频主动出击的男嘉宾从来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也许在制作过程中节目组也没有想到受众的视角会如此苛刻,观众略显双标,一边在社会思想的进步下抨击男凝,一边带入男凝视角 ·恋综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社会实验,我们也通过发的每一条弹幕、每一条评论参与这场社会实验 1:24:16 我们为什么那么爱恋综? ·看恋综的过程和代入的过程会满足我们内心的控制欲和表现欲,打破荧幕和素人“第四堵墙”的同时也是重新掌控人生兴奋点的时刻 ·恋综的环境设置就是主动发动求爱攻势,模拟真实情境,解决了真实亲密关系中缺乏主动性的问题 · “窥探欲和表现欲是人的本能,二者结合起来就像恋爱真人秀” ·我们看恋综的时候也要有个人的反叛性思维 【提及节目】 《换乘恋爱2》(韩) 《我们恋爱吧》(中) 《心动的信号》(中) 《单身即地狱》(韩) 《半熟恋人》(中) 《心动的信号》(Heart Signal)(韩) 《约会游戏》(Dating Game)(美) 《电视红娘》(中) 《今晚我们相识》(中) 《相亲相爱》(中) 《婚姻保卫战》(中) 《美女与野兽》(中) 《爱情盲选》(Love Is Blind)(美)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小A 选题策划:十木 责任编辑:阿铭 美术:唐颂
- Ep6 || 在博物馆里泼画的环保主义者:是破坏,还是艺术?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本期内容】 环保组织的气候活动家们最近对博物馆和美术馆尤其感兴趣。从英国的考陶德美术馆和国家美术馆,到德国的巴贝里尼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再到荷兰的莫瑞泰斯美术馆和意大利的乌菲兹美术馆,想要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议题的广泛关注的活动人士,不仅在这些地方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有时候,还会留下他们粘着强力胶的“手印”。 要如何评价气候活动家的这些行为?对于抗议事件中的博物馆单品的选取,环保主义者们有没有特别的倾向?他们用“破坏”艺术品的方式来博人眼球、换取公众对于环保议题关注的行为,是否可以被看做一种行为艺术?对于环保组织的抗议活动的嘲讽,又是如何被纳入“反白左”的话语之中的? 本期我们很开心请到了同样来自艺术背景的容华和木然,我们一起“就艺术论艺术”,聊聊环保抗议和艺术相关的那些事儿。 【本期嘉宾】 木然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史论硕士在读 郭容华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制作本硕 【节目主播】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一个荷漂 【您将听到】 03:52 环保抗议者破坏艺术品了吗?他们的抗议效果如何? 07:32 环保抗议者的行为对美术馆管理和运营的影响;业内人士对于抗议事件的反应 12:16 环保抗议者的行为构成行为艺术,是对原有艺术作品的再创作? 通过覆盖和泼食物的方式进行环保抗议,哪怕选品有想法、行动有创意,也带有暴力的痕迹,和殖民和父权的逻辑类似,同时也是对食物的浪费。行为的本质是制造噱头,忽略了作品的其他价值,窄化了艺术的维度 19:18 惊:气候活动家必看!为环保主义者想到的泼画小tips 21:32 泼画的震撼视觉效果迎合了媒体的传播,也给艺术作品赋予了更多层次的内涵? 23:10 从艺术史角度来看破坏艺术品的行为背后的权力维度 25:11 现当代艺术史中观众权力扩张的趋势;后灵光时代,观众参与感的提高必然带来观众对于艺术品的解释权的扩大吗? 36:47 环保主义者的泼画行为,是一种对于观众的强迫,破坏了观赏艺术者本来想要得到的艺术体验;但是我们对于泼画行为的评价受到时空的限制,从未来的角度看可能会有不同想法,比如曾经的女权主义抗议者直接撕毁了艺术作品,但是确实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1:00 艺术介入社会的过程,艺术自律,对科技和生活进行自反 49:00 艺术本身已经是被包装过的表达载体,为了最核心的观点的传达会包裹各项体验,过往的艺术作品中已经有很好的环保主题的展现,或许不必采取破坏艺术的形式来宣传;艺术本身也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55:43 和环保题材相关的艺术流派和作品,体现社会对于环保的认知不断进化 01:00:00 泼画行为用侵犯观众的行为进行说教,哪怕传达的是进步的社会观念,也会引发反叛心理、不容易被观众接受,在教育的维度上效果也差 【部分提到的作品及事件】 约翰·康斯泰伯尔《干草车》(反乌托邦版) 梵高《向日葵》(番茄汤版) 波提切利《春》(粘手版) 莫奈《干草堆》(土豆泥版) Walter De Maria, The LightningField, 1977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Valley Curtain 物理学家纨妲娜·希瓦(Vandana Shiva)发起的抱树运动 Laure Prouvost: Deep See Blue Surrounding You 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法国国家馆展览 西部旗帜(纺锤顶油田,得州),约翰·杰勒德,拟像,2017 《千与千寻》,宫崎骏,吉卜力工作室,动画电影,2001 【用到的背景音乐】 "Maple Leaf Rag"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4.0 License creativecommons.org 图片来源:网络。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小A 选题策划:十木 责任编辑:阿铭 美术:唐颂
- Ep5 || 高分低能儿是如何把大英帝国越搞越垮的:起底英国政坛“牛津系”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本期内容】 最近,英国前卫生大臣、保守党议员、资深普男马克·汉考克又因为丑事出了圈。因为和前秘书在办公室里的激情表演而被迫辞职的汉考克,还沉醉于自己在疫情期间拯救英帝人民于水火之中的伟岸形象,自然不满于议员的“微薄”年薪,抛下了还深陷通胀泥沼之中的选民,去参加了一系列圈钱的真人秀节目,其中就包括这个害他被保守党除名的澳大利亚探险真人秀 I’m A Celebrity…Get Me Out of Here!。 把自己当成明星的英国政坛卧龙凤雏们自然不仅仅只有汉考克一个,从前卫生大臣马克·汉考克,到前财政大陈现首相苏纳克,再到前首相特拉斯、鲍师傅、特蕾莎·梅,每个人都极尽能事在英国政坛上贡献了从人退化到猿的表演。更有趣的是,他们都毕业于牛津大学,同来自于英国政坛的“牛津系”。 到底什么是英国政坛的“牛津系”?“牛津系”有怎样的特征,又是怎么产出一系列的高分低能儿的?牛津大学大名鼎鼎的保守党协会和辩论社究竟是怎样怎样的组织?牛津大学培养出的男女大生们又是怎样祸霍大英帝国的? 本期我们有幸邀请到月亮纵队的成员、我在牛津的好朋友火中送炭老师,和月亮纵队的老朋友Eve老师,聊聊牛津系大员们从人到猿的退化表演。 【本期嘉宾】 火中送炭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欧洲政治研究型硕士毕业 Eve 卡斯商学院毕业 失业金融民工 《爱情故事》播客老朋友 【节目主播】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一个荷漂 【您将听到】 02:48 英国前卫生大臣汉考克在上演着怎样的戏码? 从牛津到政坛,因为乱搞男女关系被迫辞职,下台后又开始乱搞媒体关系。典型的牛津“高分低能儿”,在学习上也许有些才能,在治理国家方面一塌糊涂,作为国会议员对民众毫不负责。在英国全国上下运转困难时,寡廉鲜耻地跑去澳洲参加节目“刷存在感”。在担任卫生大臣期间身先士卒地违反防疫规定 10:03 从新首相苏纳克的上台内观英国政坛的其他“害群之马” 简而概之,保守党都是一群没有理想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少数族裔的上台并没有让他们真正关心到所代表群体的利益,反而是向右倾斜。保守党对种族和父权主义的坚定拥护,让渴望在政坛攀爬的少数族裔将更深层次的拥护这些主义作为了自己攀登的基石 苏纳克: - 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成员,亚裔白心,将其中的不正之风带到政坛 - 作为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拥护者”,其当前推行的政策完全违背市场规律,课本学过的知识应用不好,典型高分低能 特拉斯: - 打破职业天花板后回过头压榨女性的保守党女性,一级反复横跳表演艺术家 鲍里斯: - 一个自命不凡的坚定的特权主义者,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背地同各种“黑恶势力”勾结 - 私生活不检点 - 在牛津的三个小目标:一等学位、找对象、当主席,结果是二等学位毕业、落选牛津保守党协会主席的牛津辩论社主席 特蕾莎: - 不能代表自己群体的保守党女性、英国政客退化到“猿”之前的最后一个“人” 48:53 英国政坛“牛津系”是否 该被贴上“极端自私、保守、种族主义”的标签? - 的确存在牛津辩论社、牛津保守党协会这样观念不正、丑闻漫天的问题组织,而这些组织也正是未来政客聚集的乌托邦 - 牛津保守党协会在和辩论社互动交融的过程中也逐渐开始信奉“赢”的文化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自己是全力高峰 - 在此中“赢”的文化之下,他们没有理想,追求权力只是为了得到权力,作为保守党员,他们其实遵从的是保守党党主义而非保守党主义,就算遵从的是保守党主义,但也背离了保守党“避免激进、渐进改革”的政治传统 - 这些也是西方世界精英制度下难以避免的弊端 62:16 所谓的“主流”才是对民主的威胁,而非民粹主义;没有保守主义的剥削和打压何来民粹? 78:16 千万不要认为一个政党能像能救世主一样出来拯救一切 【提及书籍影音】 Rory Stewart 的播客节目:The Rest Is Politics 【英】 马克·布莱斯 《紧缩:一个危险观念的演变史》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小A 选题策划:十木 责任编辑:阿铭 美术:唐颂
- Ep4 || 在电影荒漠为小时代正名:做郭敬明老师的粉丝,没有什么好羞愧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本期内容】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隔墙有耳》的第四期。 修整了一周,我们决定聊聊我们一直以来都很想聊的话题:我们的青春记忆、时代符号、电影市场的票房奇迹和流行文化的不朽之神——《小时代》。我们喜欢它的精致做作,喜欢它的肤浅虚荣,也喜欢它的可爱真诚——爱上《小时代》,竟是如此简单的一件事。 【本期嘉宾】 Songhao AKA袜子,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媒体和广告从业者 谭明茗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 【节目主播】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一个荷漂 【您将听到】 02:46 当我们在讨论《小时代》时,我们在讨论些什么? 《小时代》这系列电影就是“糟糕又迷人”,一边表演与大众生活毫不贴合的上流社会drama精致的假象,一边却又因为这些浮夸的内容深深吸引着一群青少年。 郭敬明对上流社会的想象只捕捉到了最浅层的符号性的东西,但也可能是郭敬明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幻想中的、带有目标属性的生活方式。 21:28 《小时代》中的流行文化和纸醉金迷的时代经历 郭敬明对时尚和审美的把握是很细节的,虽然没有被大众认可,他对电影也有自己的认真和执着 不必把是否拜金看得太认真,《小时代》的美妙不在于郭敬明的深度,而在于郭敬明把这个时代的荒谬和空虚在一部作品中体现的如此淋漓尽致 《小时代》的翻红也许是在现在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意识和体会到了现实社会的荒谬和空虚 如果我们要求电影只传达educated people的对于艺术、深度、价值、哲学的思考,那电影就失去了它本身拥有的吸引力 37:24 电影是否一定要反映真实? 没有必要做出真实和虚构世界的二分,绝对的真实本就不存在,我们会将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在电影中呈现,当然电影中所呈现的东西也会引导真实世界的发展方向 41:38 电影的艺术性和大众性需要被区分吗? 通过划分电影层次带来的边缘性是双向的 好像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失去那种最纯粹的娱乐性质的商业片了,大众化的甚至有些“落俗”的喜好已经被所谓的“上层”和“高雅”挤压的难以发声了 61:01 我们为什么怀念《小时代》? 虽然剧情充斥着drama,但它对时代情绪的捕捉以及对真实世界的理解反而是很轻松的,和其他电影唤起的沉重情绪不同,我们不会把很沉重的思绪和心情附着在对《小时代》的观看中 【提及曲目】 《时间煮雨》(郁可唯)。现在有人会把“时间煮雨”看作一个与塑料友情挂钩的形容词或动词。 【提及电影】 《穿Prada的女魔头》 《律政俏佳人》 《了不起的盖茨比》 《如何众叛亲离》 《宿醉》 《杀手疾风号》 《主竞赛》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奇迹·笨小孩》 《狙击手》 《一九四二》 《环太平洋》 《变形金刚》 《哥斯拉》 《垫底辣妹》 《子弹列车》 《纽约的一个雨天》 【提及书目】 《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导读德勒兹》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小A 选题策划:十木、白清扬、沙士淳 责任编辑:阿铭 美术:唐颂
- Ep3 || 初成上班族的我们:职场苦劳力与爱情做题家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本期内容】 欢迎大家来到《隔墙有耳》的第三期节目。 本期我们请到了常驻嘉宾白清扬和月亮纵队的老朋友袜子老师。节目设定本来是放松闲聊、讲讲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会面临的困惑,但是我们的讨论延展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 从校园踏入职场的我们在经历着怎样的变化?还是教育规则和职场的规则都在塑造和规训着我们?职场中最重要的是人还是事?学术圈能够摆脱人情世故吗?我们的工作环境和职场生活是否在逐渐恶化? 当工作占据了大部分的生活,我们要如何安置自己的欲望?对于情感的需求会转化为一种负面情绪吗?精神世界的饥饿感,是历史中恒久存在的状态吗?不断评估、反思和修正我们的情感生活的我们,是不是已经活成了爱情做题家?我们对于情感的需求和我们对于欲望的欲望,有多少是资本主义和商业社会给我们的? 【本期嘉宾】 Songhao AKA袜子,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媒体和广告从业者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历史博士 业余诗人、历史发明家 【节目主播】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一个荷漂 【您将听到】 06:56 从学校到职场,到底什么改变了? 在学校能关注自我和身边大事,到职场中则是将自我抹去、遇事变得更有钝感力 名字和代号的异化让我们脱离自我本身,变成一个特定环境和语境下的“演员” 我们在学校受到的教育让我们习惯于听命权威,而职场中没有人是绝对的权威 工作环节中的其他人也是“人”,重要的是人而不是事,学会匹配不同环节的上限也是一种empowerment 时间不再是自己的了 28:48 学校和学术环境真的是象牙塔吗? 看似比大社会纯洁简单,但也自成一个社会体系,同样避免不了处理人情世故 41:15 职场里的决定权与工作热情的不匹配会导致职场链路完全不畅 44:22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难题,并不是换个时代就好了 放大自己的痛苦,而刻意忽视他人的艰苦,对缓解我们的境况并无益处 53:01 当工作占据了大部分的生活,我们如何安置自己的欲望?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在面临一些“古老的敌意”,如生活和工作、学业间的矛盾,是人类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不同时代的此种问题无关大小,带来的痛苦也无可比较 每天处在情绪和欲望的压抑中,甚至会忘记自己最早对生活的不满来自于哪里 工作会消耗欲望,离开工作后很难切换处事模式,还会带来更严重的精神内耗 欲望本身带有一定建构性,当我们被告知其重要性后,就逃离不了对其的追逐了 74:16 生活与工作边界的模糊也是压力的重要来源,当我们被迫像review工作一样review自己的生活,于是工作上“成功”的标准就会条件反射般投射到生活中,变成另一种生活压力;商品社会和消费主义提供的生活模板,成为对追求生活自由的折磨 【提及书单及推荐作品】 鲁西奇《喜》 罗新《漫长的余生》 白岩松《痛并快乐着》 理查德·布劳提根《在西瓜糖里》 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 Trevor, Douglas, The Poetics of Melancholy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提及概念】 里尔克《安魂曲》中提到的“古老的敌意”——“因为一个古老的敌意在某处/存在于生活和伟大的劳动之间” 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资本主义是最大的恐怖主义,它在把所有人都塑形在一个本不属于很多人的模板里” 【BGM】 Angry Me - Graham Coxon(TheEnd Of The F***ing World Original Song)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小A 选题策划:十木、白清扬、沙士淳 责任编辑:徐思铭 美术:唐颂
- Ep2 || 理智辱骂“东八区”:打着男性群像旗号的剧究竟恶心在哪?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本期内容】 欢迎大家来到《隔墙有耳》的第二期正式节目。 本期我们准备和大家聊聊《东八区的先生们》这部剧。我们认为,目前业已下架的《东八区的先生们》,是打着男性群像和男性成长的旗号,在物化和侮辱女性、打造悬浮的城市生存空间、美化油腻的男性凝视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和进展的一部国产剧,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分析的文本。它为性别议题研究者们做了非常扎实的田野工作,将男性凝视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精华浓缩在剧中,并以轻松精准高效幽默的方式为观众进行全方位的呈现。充满了性化和意淫的男性视角在剧中成为了一种自然的出厂设置,不仅能够克服职场上的所谓艰难险阻,也能让大龄男性抱得美人归。 我们找来了之前一起线下观影《东八区的先生们》的陈樱见、白清扬和沙士淳,请她们聊聊这部剧中的男性群像、职场女性和城市生活。虽然出于身体健康和时间原因,我们都未能在节目录制之前看完全片,但相信这些讨论也能对犹豫是否入坑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特别鸣谢沙士淳老师以身试毒,为我们节目做出的卓越贡献。 【本期嘉宾】 沙士淳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编委、作者 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非著名无业游民 陈樱见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美编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历史博士 业余诗人、历史发明家 【节目主播】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一个荷漂 【您将听到】 04:34 《东八区》塑造了怎样的男性形象? 虚假且上纲上线的处在“困境”中的男性; 自我感觉良好但行为令人作呕的“商务轻熟男”。 看似童言无忌实则不负责任的“老少年”; 看似学富五车实则俗套无能的大学历史教授; 被其他人衬托的比较“正常”的厌女奢侈品柜哥; 看似居家首选实则幼稚极端的厨师。 41:49 《东八区》是如何刻画职场女性的? 东亚男性凝视下的、“色禽”符号堆积的、永远依附于男性的“Office Lady” 51:33 《东八区》里的都市生活什么样? 灯红酒绿但“没人味”,不像都市里任何一种人的生活 60:04 为何它烂的这么彻底,还能拉到资源? 影视寒冬让从业者“饥不择食” “决策者”较认同剧中价值观 打擦边球破圈,黑红也是红 73:58 那么那么那么烂的《东八区》应该下架吗? 真正的淘汰应该由市场决定 应该给予公众“拒绝思考,选择呕吐”的权利 【提及文献与作品】 《老爸老妈的浪漫史》 《失恋巧克力职人》 《绯闻女孩》 《三十而已》 《觉醒年代》 《东京爱情故事》 《胜者即是正义》(Legal High) 《半泽直树》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万历十五年》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小A 选题策划:十木、白清扬、沙士淳 责任编辑:徐思铭 美术:唐颂
- Ep1 || “房思琪的血泪控诉”:从北电性侵风波到影视行业的性别结构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本期内容】 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收听《隔墙有耳》的第一期正式节目。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李国华卖弄着满屋子的古董和艺术品,“好端端的漂亮东西被他讲成文化的舍利子”。历经残暴蹂躏,思琪渐渐明白,“联想,象征,隐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东西”,而文学之外,林奕含也最终没有走出那声“文学可以是巧言令色的吗”的质问。 九月中旬,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赵某某被爆以拍摄视频的名义诱骗女生穿着暴露进行拍摄,甚至偷窃女生网盘内的私密照片。随后,赵某某曾经的艺考老师,某艺考培训机构老师杜某某被爆借职务之便性侵上百位女生,其中不乏以影视教育的名义要求女学生书写“情色日记”、对女学生进行身体侵犯的场景。一些女孩选择了勇敢站出来,发出“21个艺考圈房思琪的血泪控诉”。 面对骇人听闻的性侵事件,本期《隔墙有耳》请来了两位熟悉影视行业的朋友。我们会一起聊聊,性骚扰和性侵是否在影视行业更加普遍?影视行业的性别结构对女性的职场选择和职业发展有什么影响?我们如何面对艺术家的品行不端?我们自己又能够为影视行业的性别不公做些什么? 【本期嘉宾】 沙士淳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编委、作者 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非著名无业游民 谭明茗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编委、作者 现于中国传媒大学攻读传播学博士 【节目主播】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荷漂 【您将听到】 05:46 性侵在影视行业是否普遍?对行业从业者有何影响? 性侵对女性影视从业者较为常见,且多数女性被骚扰后会对影视业产生抵触和逃离,因而陷入女性结构缺失而导致的恶性循环 15:38 当前的中国影视业:一个杂糅了农业、工业、社会主义特色的产业的熔炉 28:41 摄影技术的发展能否调和业内的性别不平等? 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和,但产生效果需要时间,也值得期待 36:33 性别议题得到关注能否促进行业的积极改变? 要警惕资本操控的“大女主”陷阱 49:52 如何看待艺术家的德与才? 艺术作品与导演本人的主观意志无法分开 作为集体工作的成果,下架争议导演的作品或许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81:37 改变现状,需要全社会合力扭转,对性侵“零容忍” 【提及文献与作品】 *www.bilibili.com (【专访】戴锦华:我不相信女性可以通过买买买来提升社会地位 | 造就Talk) 《攻壳机动队》 押井守,1995 *《攻壳机动队》 鲁伯特·桑德斯,2017 《爱情神话》 邵艺辉,2021 《燃烧的女子肖像》 瑟琳·席安玛,2019 《阿黛尔的生活》 阿布戴·柯西胥,2013 《十段生命的律动》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2002 *《杀死比尔》 昆汀·塔伦蒂诺,2003 《好莱坞往事》 昆汀·塔伦蒂诺,2019 《我控诉》 罗曼·波兰斯基,2019 《波兰斯基:被渴望的与被通缉的》 玛琳娜·泽诺维奇,2008 《不道德的审判》 罗曼·波兰斯基,1994 (标*影片可以着重关注)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小A 选题策划:十木、白清扬、沙士淳 责任编辑:徐思铭 美术:唐颂
- 发刊词:这是一个隔墙有耳的时代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流言,关于你我,还有很多人” 【节目主题】 《隔墙有耳》是由文化沙龙「月亮纵队」作者十木主持的一档文化对谈类播客。每期我们将从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入手,邀请「月亮纵队」的作者们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和感受经验出发,表达我们的观点和看法。 隔墙有耳,表达者可无忧亦无惧?我们希望能够用我们的声音,做出一点打破高墙的努力。 【节目主播】 * 十木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作者 牛津大学法学硕士毕业 一个荷漂 “我很喜欢披头士的Octopus’ Garden这首歌 想象中的海底有一个花园,是章鱼收集了各色珍宝玩艺儿 和朋友们一同分享的秘密世界 很怕平时片段式的思考和表达就沉没在信息之海里 所以想要整理、碰撞和收集 或许胡言乱语也能被打理成一个花园 让表达有意义呢?” 【本期嘉宾】 * 白清扬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创始人、总编 剑桥大学当代中国文学历史博士 业余诗人、历史发明家 * 沙士淳 文化沙龙、公众号「月亮纵队」编委、作者 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非著名无业游民 【导语】 继《爱情故事》之后,月亮纵队决定做一个全新的谈话类播客。我们想要更直接地面对社会热点议题,运用我们各自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拆解和延展这些议题,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我们给这个播客起了个有点暧昧又危险的名字,“隔墙有耳”。 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隔墙有耳”的时代。我们都在匿名社交平台上做着真实的自己,享受窥探他人、同时也被他人窥探着的过程。我们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收集来只言片语,并在虚拟的空间中做出最锋利的表达,让这些锋芒汇聚成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浪涌,却在现实中将自己藏身于平庸之海。将这层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折叠,在一层更大的空间里,我们同样在面对高墙,面对隔阂,面对充耳不闻,面对避重就轻,面对掩耳盗铃。 面对暴力,面对不公,面对凝滞的时间和时时存在的隔阂之墙,我们都有过无力感。但我们同时也是充满希望的。表达本身就是踏过隔阂的第一步,倾听更是一等的美德。会不会我们的声音,就是消解高墙的小小一步呢? 【您将听到】 01:16 《隔墙有耳》是什么:贴近社会现实和年轻人生活的泛文化类对谈节目 03:45 月亮纵队&《爱情故事》&《隔墙有耳》的连结与区别 06:51 《隔墙有耳》都会探讨些什么 08:26 《隔墙有耳》从何而来 11:46 关于节目内容表达方式的一些构想 17:55 举个例子:我们将如何解读“北电‘性暴力’事件” 26:15 《隔墙有耳》为什么叫“隔墙有耳” 【制作团队】 主持人:十木 制作人:白清扬、袜子、张琳、小A 选题策划:白清扬、沙士淳 责任编辑:徐思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