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2. 警惕语言的使用:我们终将成为自己口中的样子
上一期探讨了文字和人之间的关系,这一期,我邀请了非常犀利的吕帆师兄再次返场,从日常口语和人的关系展开,探讨语言对我们的价值引领或反噬——不管有意或无意,我们选择说什么样的话,就终究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所以,请务必敬畏和警惕语言的威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强调这个问题,或许在有些朋友看来多多少少有点强人所难。但这是我们的相信和坚持,所以要笃定地说出来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以望向理想的远方,以呼唤隐藏的同类。 00:42 你的说话方式总让人感到值得信任,这是有意练习的结果吗? 02:14 我的童年启迪时刻:语言对我来说特别重要 03:24 我很早就决定不说脏话 06:24 良好口语表达的背后,是个人修为在起作用 11:50 我在很多公共场合非常沉默,因为不想加入 15:14 我曾经长期沉浸在言不由衷的话语场,非常痛苦 20:49 如果你能听下去,那么欢迎加入,否则,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就好 23:50 语言的功利性,表现的割裂感 27:27 你一天能听到几句有营养的话?语言的神性已经几乎被稀释殆尽 30:00 注意自己的语言,从先做到「精准」开始 42:17 当你问出一个问题时,你到底想问什么? 45:51 我们和语言的同一性:物我不分 50:05 现在很多新造语言都模凌两可 53:00 如果你反复加入自己不喜欢的话语场,那你终将成为这种磁场的一部分 55:24 言不由衷一万次,那就是你的心声 59:21 当你坚持做自己时,遭受过挑战和攻击吗?你如何应对? 65:50 语言能帮助你成为你自己:是其所是 70:20 「做个好人」,是我的人生座右铭 开场音乐: René Aubry - Demi Lune 结尾音乐: 古巨基,单依纯 - 给自己的情书 (live)
- 71. 是我们选择了语言,还是语言塑造了我们?
曾经听过一句话:「语言之中有神明」。我们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自我,语言又会如何反作用于我们的内心,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话题。 对表达「有瘾」的老柴,在网上写作已经超过15年。她的文字简洁、细腻、有力,给了包括我在内的读者很多力量。于是这期和老柴就「人和语言的关系」展开讨论,聊了聊: 语言和人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同样的意思,不同的人为什么会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AI的表达愈趋准确之后,人的语言还有什么独特性? 语言如何对我们施展影响? ……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值得经常往里挖挖看。好玩。 01:09 现在的「老柴」和曾经的「柴小姐」,在表达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13:12 高效率的表达,就一定是最好的吗? 15:25 专业化、职业化的语言背后,不同的性格会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20:05 当AI的表达越来越具备结构化和准确度,人的表达还有什么独特性? 30:40 当对语言进行修饰、甚至伪装后,语言是否会对自己形成反作用? 34:02 因为文字有留存性,所以肩负更大的「郑重」和责任 37:35 文字的风格走向是来自于训练,还是贴合于性格? 40:20 留「净土」和追热点的矛盾与平衡 44:54 作为负责任的作者,到底应该创作什么样的文字? 47:51 还有什么性格尚未出现在你的文字里? 52:13 选择用什么语言来描述自己和世界,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61:17 你对自己未来的文字创作有什么期待? 开场音乐: 侯志坚 - 好时光 结尾音乐: 我 - 为你写的歌(cover 方大同)
- 70. 正在找工作?这儿有一份来自猎头的建议
作为专业猎头,竹子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提供过不少帮助,可谓干货满满。这一期,我们针对如何识别值得信任的猎头、猎头能为求职者提供哪些帮助、如何在求职时判断合适的公司/老板、如何在面试中更好地表现自己等问题,和竹子展开了详细讨论。 其实,和工作相关的大部分问题,平移到日常生活和个人成长方面,内核上总是共通的。还是那句话,我们需要获取的不是解决某一个问题的具体办法,而是看待世界、内观自己的思维方式。 01:06 作为专业人士,你如何定义猎头?或者,你是否想要澄清某些对猎头的误解? 02:52 在为候选人推荐职位时,猎头的优势在哪里? 12:01 找候选人要钱的猎头都不靠谱 13:12 站在求职者的角度,是和公司HR直接对接更好,还是和猎头沟通更好? 17:08 猎头如何更好地向求职者传递目标公司的真实信息? 23:57 竹子是否有自己的标准工作流程? 30:03 被「险恶人心」冲击的时刻 34:37 做猎头之后,你发生了哪些变化? 37:44 站在求职者的角度,竹子作为猎头有哪些个人优势? 40:44 对求职者保持真实和客观,让对方做成年人的决定 51:32 面试tips 71:35 作为求职者,面试时可以问面试官哪些问题? 73:18 面试之余,还能从哪些方面去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值得入职? 77:45 你还希望在工作上提升哪些能力? 81:35 如何在「追逐潮流」和「安住自己」之间找到平衡? 开场音乐: AMADORI - Sunshine after the rain 结尾音乐: 李宇春 - 烦恼歌 (live)
- 69. 一个痛苦的年轻人,在系统中划开一条裂缝
高凌是一位去年从北大本科毕业的年轻人。他曾经是吕帆师兄的学生,也是前年我参与的学校宣传片《一块石头》的男主角——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 在经历了本科阶段的无归属感、无意义感、无价值感后,他主动选择跳脱系统的限制,放弃了原本所属的医学本硕连读长学制,转而投入新闻与传播领域,走上了自己喜欢的道路。 现在的他正值在西藏支教的工作期。寒假回来,我约上他和吕帆师兄一起,聊了聊他这一路走来的心境。我数次被他的讲述感动到失语——他有着和所有年轻人相似的迷茫和挣扎,感受着比同龄人也许更剧烈的痛苦,却拥有从不放弃、绝不沉沦的勇气,去思考、探索、挑战、突破。而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优绩主义横行的体系内,他拥有真正把他人放在心上的朴素心灵。 我尤其希望大家能听到节目的后半段:当高凌去到西藏、走上讲台时,他是如何投入自己真实、充沛的情感,为懵懂的中学生们留下了一段关于「为何物理如此有魅力」的讲述——我相信我会一辈子记得这段富有魅力的、充满画面感的独白。 他不过才20出头。他让我看到曙光。 01:32 高凌和《一块石头》男主角的相似之处 07:24 高三最后一个月,我回家了 09:42 来到北大之后,我感到虚无、挫败、没有归属感 16:09 在虚无中,我必须不断做事、不断尝试 16:40 我突然发现了系统的缺口,成为了第一个去突破的人 18:45 两种力量能让人做出重要决定:极致的痛苦和极致的喜欢 24:18 我看到了一个被绿灯拦住的人 25:45 我的学生们,并没被教授应有的学习能力 27:53 「学以成人」的根本路径 30:19 短视的危害 32:35 在西藏,你感受到了什么不同? 37:28 虽然问题还是存在,但有什么东西就这样被解决了 39:18 我想为孩子们做的事 43:10 高凌登上物理讲台的那天,对孩子们说了这样一段话 52:11 如果你感受到的大多是痛苦,为什么你讲述的都是希望? 56:47 人的命运源自认知 57:37 你能不能在痛苦中不沉沦?你能不能突破痛苦、做出行动?你能不能用你的经验去帮助别人? 62:45 把你的「事」和一个「事业」结合起来,你会感到幸福 64:05 通过「给」来获得人生价值 65:19 把一个瓶子垂直地往下放,为什么叫作「自由落体」? 开场音乐: 黄妍 - 如何从夏天活过来 结尾音乐: Calculasian - 星空(Ft. Calculasian歌迷,伯村清唱团,董忆非,Kunwoo Hong)
- 68. 我们如此不同,我却非你不可(灰小灰夫妻返场!)
今天是灰小灰和她老公阿努纳奇的表白纪念日,而这第68期节目,也正好凑上了他们6月8日的结婚纪念日——用灰小灰的话来说,「仪式感拉满!」 在外人看来,灰小灰和阿努纳奇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但深入聊下去就会发现,两人的性格、兴趣、处事方式等都有太多不同,有的方面甚至还完全相反,常常会引发激烈碰撞。 录制中有笑有泪,有剑拔弩张,更有不断涌动的绵密情感。他们进一步回溯了20年来走过的路,也包括身份转变为父母后,对于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觉察与实践。弥足珍贵的是,他们拥有相似的底色,拥有对彼此的坚定,拥有互相倾听、共同成长的能力。他们的关系让我真正看到,两个真实、独立、有强烈个性的人,是如何一边自省、一边学习去维系一段深厚的相爱关系。 祝福灰小灰和阿努纳奇的下一个20年能收获更多精彩。而得以见证并记录这个时刻,我非常幸福。 01:15 阿努纳奇是什么意思啊? 04:31 对灰小灰来说很动人的回忆,阿努纳奇竟然不记得? 10:14 阿努纳奇在关系中的沟通能力是怎么来的? 13:37 灰小灰:“我挺幸运的。” 15:31 阿努纳奇有一个“女人的大脑” 21:29 “自由散漫”的家庭环境,是阿努纳奇情绪稳定的基底? 24:42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标准定义’,他嗤之以鼻” 27:32 阿努纳奇的暴走时刻,会发生什么? 32:24 亲密关系的边界,需要两个人来共同探索 35:50 为啥阿努纳奇的情绪越来越稳定? 40:51 亲密关系中,要认清对方的底色 53:02 两个人在一起是两个多边形的重合,然后再一起去探索更大的世界 54:40 拥有相似的底色,在亲密关系中才不孤独 58:53 从情侣到父母,两个人的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71:22 为家庭付出,在外打拼和日常事务都很重要 77:01 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有刻意为之吗? 86:48 阿努纳奇为什么要带着孩子环中国游? 95:35 如何在教育系统和家庭教育中做平衡? 105:41 还想对对方说什么话? 开场音乐: Graham Reynolds - The Beach 结尾音乐: 周柯宇 - 我的眼里只有你
- 67. 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兴趣?
不止一个朋友问过我:每天疲于奔命,好像做了很多事,但为什么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要找到兴趣为什么这么难? 问题很普遍,但也许是我们对「兴趣」本来就有一些误解。 于是和吕帆师兄聊了聊我们对兴趣的认识:它一定是被「找到」的吗?你愿意为它付出什么?它必然带来快乐和轻松吗?怎样长久地维持它?以及如果有孩子,如何更好地呵护孩子的兴趣? 共勉。 01:24 大学室友对于教育的担忧:如何帮助孩子找到兴趣? 02:59 看电影、旅行、读书……这些真的是你的兴趣爱好吗? 07:26 我可能不是完全没有兴趣,但仍然感到不满/空虚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10:16 兴趣是行尸走肉之外的出路吗? 11:35 ”终身事业“ 16:07 ”上台上了20年,我突然感受到了现场的呼吸声“ 24:19 最大的幻想:”兴趣能打通任督二脉,只要找到它就能免除受苦“ 32:46 达尔文是如何变成达尔文的 45:57 一个阴错阳差又皆大欢喜的故事 56:09 人的双眼为什么面朝前方? 59:53 你的孩子兴趣多着呢,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64:20 当孩子被系统裹挟,你如何提供支持? 71:07 有没有兴趣爱好,其实也不是个大事 开场音乐: TieYann 鐵陽 - 又见他 结尾音乐: 杨千嬅,炎明熹 - 勇 (Live)
- 66. 和一个人相爱20年,是什么体验?
灰小灰是和我当年住同层宿舍楼的本科校友。除了甜美的外形、飒爽的性格、干练的风格之外,灰小灰留给我的最大印象,是她和她的初恋、也就是她的老公,即将一起走过第20个年头。 这是我第一次深入她的情感生活,听她讲述如何与伴侣相爱相知,如何一起跨过异地、异国的障碍,如何处理理念差异、矛盾冲突,如何在面对现实琐碎时保持共同成长、互相支撑,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把对方视为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坚守“我们”作为整体的稳固。 在我心目中,灰小灰的故事是亲密关系范畴一个不可多得的美好样本:它是双方都心甘情愿付出真心的一场深度交互,有困扰有豁达,有紧绷有宽容,有暴走有拥抱,有泪水有温度。 一次聊出心流的体验,我一定会常常回味。 03:28 爱情长跑,从05年开始 07:11 「共同成长」从一开始就是关键词 09:19 我们两人都相信持久的稳定性 12:01 在你看来,他做对了什么? 19:18 「我不是要解决你,而是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 24:00 当期待和回应不匹配,怎么办? 28:19 争吵时的克制 33:18 生完孩子的第一年,我觉得过不下去了 41:11 他曾经带着老大自驾环游中国 46:15 关系的持续中,长期内嵌着互相的支撑 54:46 「我们」被放置于「我」之前 61:38 关于家庭关系的理念分歧 72:16 我的婚礼誓词,依然适用于今天 77:48 爱情+友情+亲情的组合,我非常受用 79:45 如何为沟通创造条件? 83:38 保持沟通意愿的浓度 87:58 最近,一场治愈我的深度对话 100:40 他让我开始联系从向外求到向内求 开场音乐: 羊毛とおはな - 雨にぬれても 结尾音乐: 陈婧霏 - 亲密爱人
- 65. 懂得人情世故,就一定很油腻吗?
小时候的我们总是对人情世故嗤之以鼻,「离我远点」就是最省事儿的应对方式。长大一些后,当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开始拓展边界,我们才慢慢明白:「世故」是维系关系、粘合「人情」的重要纽带。能收获怎样的情感流动,其实取决于我们用怎样的眼光看待它。 当然,功利性的人情世故永远存在,但我们永远有选择的权力和空间。 00:36 我的反思与羞愧 01:51 你如何理解人情世故? 04:54 小时候的我们为什么讨厌人情世故? 07:53 爱拍马屁的人,其实也在帮助我们 10:35 被人评价很懂人情世故的竹子,如何看待这件事? 14:36 受人恩惠时,你如何表达? 18:48 人情世故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吗? 24:56 那些让我感到温暖的鸡毛蒜皮 26:57 各种文化中的礼尚往来 28:43 人情世故的功利性和情感性 35:33 那些并不让人恶心的功利心 43:18 让我为你放一场烟花 47:22 中国人的热闹,开始温暖我 51:37 我把收到的温暖,又传递给了别人 60:17 不要想着去「以小搏大」 62:11 知世故,而择世故 开场音乐: Jasing Rye - Santorini(圣托里尼) 结尾音乐: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 我认识两个你 (原声版)
- 64. 欢迎再次来到我的音乐FM
假期临近,轻盈的心态就该配一点轻松的内容,于是临时决定加更一期音乐节目。这期讲了和9首歌有关的个人故事,录制过程还蛮幸福的。浅浅回顾生活,重重留下痕迹。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提前出游,反正就早一天发布啦,预祝假期愉快! 01:03 中学住校时期的室歌 08:46 剑走偏锋的参赛歌曲 13:34 经典老歌,跑调了 18:52 勇敢行动的重要插曲 25:35 复杂而黏腻的探索中,模糊又清晰的BGM 32:48 重生,踏着歌声支棱起来吧! 37:21 我们在梦幻的暑假里跟着音乐翩翩起舞 42:46 深度关系里,我们共同的热泪盈眶 开场音乐: The Chordettes - Never on a Sunday 结尾音乐: 韩红,黄绮珊,王心凌 - New Boy (live)
- 63. 发展一段关系:建立信任咋就这么难?
人际关系中有一大障碍,就是信任感的建立和维护:初识的双方常常都怀有防备心,难以向彼此敞开,怎么破?和慢慢熟悉的对象虽有一定的交往基础,但仍会在特定时刻面临信任感的破裂甚至崩塌,要修复还是破罐子破摔?面对不把自己当回事的对象,该拿出怎样的回应态度?…… 和竹子、太浪就这些话题展开讨论,聊到我们各自对于信任的交付意愿、面对信任危机的处理方式、在关系中的不断修炼和成长……总之,付出信任、被人信任,都是独特且美妙的体验。我们仍然呼吁引入理性的彼此信任——为了更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为了更幸福的个体生活。 01:15 你是一个天生愿意信任他人的人吗? 14:10 暴露太多,有点两难 17:50 已经建立基础信任的关系中,你遭遇过什么辜负? 23:15 “ta每次来找我,是因为「我好用」,而不是因为「我好」” 28:28 就算受伤,我还是我 32:33 一些偏「功利性」的信任评估 36:56 我一开始就是不信任太浪! 40:30 你谁啊,你把我的善意当什么? 42:42 共同的兴趣、和讨论兴趣背后的「为什么」,让我们逐渐建立信任 50:18 在既有的关系里,如何维持信任感? 64:39 一段建立了信任感的关系,有什么特征? 开场音乐音乐: Jasing Rye - Le Mou(散漫人) 结尾音乐: 孟凡明 - 星期四之歌
- 62. 进入一段关系吧:爱他人,见自己
一个人拥有的关系质量和生活幸福的正相关性,是我最近思考很多的课题。于是约了老朋友@老柴 一起探讨我们在关系中的成长、对关系所抱持的认知和一些开启/维系关系的心法。 虽然非常相信「独善其身可以过得很好」,但一个变化也在我身上悄然发生,我开始越来越坚信一个老生常谈的道理:哪怕环境萧条、情绪低迷、物质条件暂时不丰裕,但只要拥有良好的关系,人就能获得源源不绝的能量,去对抗困难、抵御风险、收获幸福,去更充盈地爱他人、更深刻地见自己。 建立关系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从生活中最亲密的家人、爱人、朋友,到工作中可以展开交流的潜在对象,只要我们有意愿,就一定可以习得某种技能,去发起并维持一段良性关系。 我们尊重人的独立性,同时也希望重视人的情感本能。不管社交媒体上更容易流行的浪潮是什么,真实的生活和复杂的人性永远值得反复观察和探索。 02:13 你曾经也觉得「独善其身就很好」吗? 05:01 很小的伤口,结起了厚厚的痂 08:20 从什么时候起,「关系」对你来说开始变得重要? 11:30 工作中的关系是建立在功利性之上吗? 13:00 开启一段新关系,会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 22:52 自然流动的关系开始变少了吗? 29:18 建立关系的对象,也可以不是人 32:40 如何消解对建立关系的恐惧? 36:08 如何理解真诚或真诚的行为? 37:54 关系中的「利他性」,尊重人的复杂性 45:58 在长期关系中遇到暂时过不去的坎,怎么办? 56:02 「爱的五种语言」的其中一种 58:41 吵架时出口伤了人,怎么办? 61:47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考虑结束一段长期关系? 64:29 面对不同的对象,如何拥有平稳且良好的沟通能力? 开场音乐: kidult. -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结尾音乐: James Taylor - You've Got A Friend
- 61. 在沟通中掉的坑,我们一起爬
听过许多道理,但依然做不好的一件重要大事,就是沟通。于是和竹子、太浪一起聊了聊我们在沟通中犯过的错、踩过的坑,我们如何突破沟通障碍,以及和那些自己依然没能解决的沟通问题如何耐心共存。 本期节目分两部分:前一半关于工作,后一半关于亲密关系。有意思的是,两部分的探讨气氛迥然,一些在工作中铿锵有力、屡试不爽的方法,到了亲密关系里却哑然失色,难以站稳脚跟。但这也是我们真实的人生——矛盾无处不在,路途漫长迂回。 愿我们都能好好说话,好好用语言促成目标的达成。这是一门必修课。 01:30 会沟通的人,拥有什么特质? 13:15 不会沟通的人,如何让你抓狂? 18:15 不合作的人,要找出ta不合作的原因 21:34 当在意的核心利益被动摇,不合作的人也会改变 25:20 雷区:心中没有对方,只有自己 31:40 在职场里应该真心换真心吗? 33:56 当误解产生,你会怎么办? 41:54 职场沟通小tips 52:07 亲密关系中的沟通,遭遇过什么危机? 54:14 父母反复催婚,吵起来了 60:02 太浪悬而未决的沟通障碍,哎 76:05 良性亲密关系,有可能达成吗? 开场音乐: MOCCA - Let Me Go 片尾曲: 孟慧圆 - 没名字
- 60. 我们和书的关系:互为伴侣,双向奔赴
和饱读诗书的吕帆师兄一起聊了聊我们和阅读的亲密关系,探讨了这些问题: 为什么不建议向他人索取书单? 童年时的阅读如何影响后来的人生? 家庭教育中,什么是更好的阅读引导方式? 阅读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出问题、找到方向? 把书当作亲密的伴侣之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 …… 找回或保持阅读习惯,是这个时代几乎人人都想努力做到、但总是屡屡败下阵来的痛点。问题的核心也许在于:越是想功利化地从阅读中获取效率,越会让我们和书本的关系变得脆弱不堪——「我不熟悉书,书也不帮我。」 和能「为我所用」之书的交互过程,其实像一场寻找人生挚友的旅程。请务必相信:只要跟书本保持对话,我们就能和书共同生长出翅膀和灵魂。 01:14 当我和书本的关系变得脆弱 03:07 人的书柜中藏着秘密 03:54 大学之前,你的书柜长什么样? 08:37 偷偷看的书反而影响最深 11:15 和婆婆一起看武侠的日子 15:14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23:56 广泛地看杂书是什么体验? 33:01 泛娱乐时代,缺乏表达的土壤 36:54 从前拜读人类智慧精华,现在喝粥啃树皮 37:52 教育危机:知道了,但没懂 45:04 我从不因为“卡住”而“找书”,但书会来找我 49:28 书不在我们的生命之外 50:18 在有限的时间里怕选错书,怎么办? 56:03 一个用毛笔写阅读批注的朋友,改变了我 59:49 读书如何让我学会更好地提出问题 67:57 未来的卷,是比一比谁过得更幸福 开场音乐: Graham Reynolds - Still There, Still There 结尾音乐: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 夏天的梦是什么颜色的呢
- 59. 对话吕东 x Birdie:跨行后的继续追问——路在哪,我是谁?
谐聊制作人吕东、心理学领域从业者Birdie和我,三个从事着非「本专业」工作的跨行人士,一起聊了聊对当初所学专业的认知及毕业之后的跨行路径。 许多仍在求学的年轻人正在焦虑专业和未来方向的选择,许多对手头工作不太满意的求索者,也正在困惑是否要顺应内心、去往一个更能激发自身热情的领域。然而这是一场不提供确切答案的讨论,也是我们三人对目前心中困惑的诚实袒露。 曾经做出的决定都是当时当刻的最优解,而选择转弯、转向眼下所相信的「正确」后,我们仍在持续发问。总之,生活中不存在免于困扰的一顺百顺,人生在每个阶段还会有新的问题,但所有思考都有价值,所有经历都是财富。 愿同路者都能拥有足够丰富的向内体察,不断悸动的主动好奇,和步步积累的探索体验。 01:52 大学时学的专业是什么,第一份工作是什么?为什么这样选择? 19:29 支线话题:当双向情感障碍发作的时候,我经历了什么? 22:34 选择跨行之前,我察觉到了什么问题? 27:27 跨行过程中,我很难说出克服过什么明确的内部障碍,但外部障碍是可以识别的 31:46 我的父母啥都不同意,而我致力于摆脱控制 37:04 时代性的紧张:怕选错 38:56 我喜欢我的专业,但不喜欢和它相关的工作 40:58 关于安全感 45:26 很多理性分析其实都是「事后想来」 48:37 「我喜欢什么,我想要什么」:我不知道 51:45 因果关系并非是显性的,一切都是随机发生 55:23 有人也许并不想获得什么高成就,过好日子就挺棒。比如我就很想当一只海鸥 56:58 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播客?如果有理由的话 60:16 在现在的工作里,我排查过什么问题? 66:55 喜欢的可能不擅长,擅长的可能不喜欢 71:57 正在做的事情,还在产生什么新问题? 84:22 「有问题」永远是常态 92:29 如果有可以分享的方法论,它们是什么 音乐: Los Índios Tabajaras - More Brandy, Please Los Índios Tabajaras - Always in My Heart
- 【Q&A】向世界发问之前,先问问自己
第二期问答播客,探讨的问题涉及亲密关系、情绪动荡、目标感缺失、城市选择和学历困扰。 虽然我的想法非常有限、能力也多有不足,但在尝试拆解这些问题时还是有一个明确的感受:在向外界寻求答案之前,或许我们都应该好好退回到表面的疑惑之下,先向内心发问。 「我到底有什么需求和欲望,我能为它们付出怎样的努力?」 「我当下的感受是真实的吗?还是为了欺骗自己而进行了严重美化?」 「我恐惧的事情有多少真实发生过,有多少很大可能会发生,又有多少是纯粹的想象?」 「我的需求和欲望有多少是来自外界的挤压,又有多少是来自于心底真实的声音?」 …… 当不断地抽丝剥茧、进入内心更深处,或许我们才会发现,表面问题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要努力挖出来的,是可能将轮船撞沉的巨大海底礁石。 共勉。 00:52 当身处一段不健康的关系,应该享受当下还是及时止损? - 让我大声地先叫醒你 - 明确自己的真实感受,对自己诚实 - 不同的感情观,导向不同的需求 12:28 人在焦虑的时候会不断回想不好的事情,该怎样免于重复遭受这样的折磨? - 焦虑是人类的生存本能 - 回想不好的事情,能带来积极作用吗? - 不被焦虑过度影响,有具体的方法论 - 推荐《头脑特工队2》! 24:02 我对大部分事情都没有兴趣,找不到目标和动力,该怎么办? - 没有目标和动力,对你来说为什么是个问题? - 你为目标和动力付出过什么具体的努力? - 拥抱世界,世界才会回你以温暖 37:13 郑州和成都,我该怎么选? - 5年后的事情,5年后再说 - 人生的变化,经常超出你的想象 - 对自己的价值排序保持敏感,跟随它的指引 42:37 学历比较低的人,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或成就吗? - 学历比较高的人,依然是苦逼的打工人 - 有的行业有学历门槛,有的则没那么严格 - 你如何定义成就和价值? - 不管在什么领域,一技之长,永远是核心竞争力 - 也许大家不用卷在同一条赛道 插曲: Racoon Racoon - Dawn Chorus 结尾音乐: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 我歌唱的理由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