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语:用《论语》的光,照亮更好的你
- 139、为人篇:和自己好好相处,与世界和谐共处(为人篇终)
本集《论语》文本: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这句话是《论语》的末篇末节,编排者将其放到最后,多多少少的,会有一些总结的含义在其中,而这句话中的“知命”、“知礼”和“知言”的确也从三个角度极为涵盖地浓缩了孔子的观点和思想,那么也就让我们借由这最后一句话,来进行一个整体的复习与总结。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是告诉人们要懂得天命,知命是君子之道的根本所在。 孔子曾说过“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说人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就应该要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凭借你的努力就能做到的,很多时候它需要天命的成全。而一旦参透这一点,人生就会变得相对快乐一些,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执念的存在。 我们在少年时,总觉得成功是一件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事情,只要我足够付出,足够努力,足够优秀,就一定能有相应的成就。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因为一旦你这样想,就意味着你找到了成功的先决条件,从概率上来说,你达成目标的可能就会变大。 但越往后就越多人明白,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仅是努力,时间、地点、人物……一切的时机都非常重要。 例(略) 同样的,在这个领域拼命努力的人那么多,又有多少人会得到天命的成全?这个比例说实话是很令人悲观的。所以有很多人会产生心态的变化,他们抱怨世道的不平,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自己生不逢时……那往往就是因为你给了自己太多的期待。 我们有一句话常常挂在嘴边——“尽人事,听天命”。这句话并不是让你躺平摆烂地去等候命运的垂青,而是让你保有原本的梦想,去努力,去奋斗,去精进,去做好一切你在自己的把控范围内能够做好的事。而其他的,就交由天命成全。 是的,所谓君子,应该要学会与自己和解,惜缘不攀缘,知命不强求,这样的人生,才更快乐和洒脱。 “不知礼,无以立也;”指的是,不知礼的人,是无法立身处世的。 “礼”是孔子始终强调的核心概念,在儒家中,“礼”一方面指的是政治上的“礼制”,还记得之前所讲的“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典故吗?这就是从“礼制”出发的约束。那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我们可以从“礼法”和“礼教”上来明白“礼”的重要性。 所谓的“礼”其实都是由内在的生成,从而有着外在的显示。我们说,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中,我们一定是需要与他人合作或者沟通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以“礼”作为规制和约束自己行为的方式,是能够学会如何立身处世的根本。 例(略)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说的是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要学会分辨他人的言语,不然就无法真正了解对方。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的是,分辨他人说什么能有什么困难?照着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去理解不就没有问题了吗?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就说明你把这个世界想得太简单了。这个世界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中的事很复杂,其中的人也很复杂。当碰到复杂的事的时候,人在其中的一切行为也都有可能变得复杂起来。从语言角度来看,人们经常会因为某些原因并不直话直说,你要参透他的意思,如果仅从话语本身就会理解得很局限,你必须得观察他的表情,体会他的语气,从而去领悟话语背后的含义。 例(略) 不要仅仅停留在话语的本身,而要去体会话语背后,对方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而能听得懂话的人,才能真正地去了解他人。 《论语》的末篇末节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如果我们整合地来看的话,就会发现,孔子引导我们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情况下,能学会和自己好好相处,也能学会和世界和谐共处。我想,这就是最有价值的指引。而这也是《论语》的最后一讲,我也衷心祝愿听到这里的朋友们,都能通过修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 138、为人篇:君子的三种状态:庄严、随和、准确
本集《论语》文本: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夏说到,君子有三种不同的状态: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听他说话严厉不苟。 很多人在解读这句话的时候,把其中的“变”理解为“变化”,但我认为,更好的理解是“状态的切换”。君子不是一直在变化着的,而是在不同的时候,所展现出来的状态不一样而已。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三种状态分别有什么不同,又分别代表着君子怎样的特质? “望之俨然”指的是君子看上去庄严而有距离感的样子。 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对于君子的观感,尤其是在初识阶段。当还没有建立链接,还不够熟悉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君子有距离感,不那么容易接近。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的出现呢?我们要了解到的是,生活中那些强大的人,厉害的人,往往都是不那么合群的,不轻易打开的人。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注在自己身上,有着自己舒适的生活节奏,所以从观感上,他们大多都是偏向沉默,不那么容易亲近的。 是的,内心强大的人,他们能够自给的能量就足够强大,不需要向外界过多地去讨要,而这种由强大内在支撑着的人,是自洽的,是平和的,是不那么会展露情绪的,远远望去,自然就是庄严可畏的形象。 “即之也温”指的是,当真正接触了他后,却发现这是一个随和,亲近的人。 如果之前的“远”指的是还不够熟悉时会有距离感的话,那么这里的“即”,就是当你真的与其深入交流的时候,却会有和之前截然不同的感受——你会发现君子待人亲切温和。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就是生活中和有些人交流的时候,会感到异常舒服,自己所有的话对方都能接,所有的情绪对方也都能感受得到,并且能用最恰当的方式来回应,从而给你最妥帖的感受。 很多人会以为,这是因为自己找到了知己,眼前的这个人真的是一个很懂自己的人,你们两人之间着实很有缘分。这固然是一种好的感受,但也多多少少带有一丝误解。如果你每一次和对方的交流都会发现极为愉悦,且没有任何障碍的时候,很有可能,你面前的这个人远高于你,他正在向下兼容你。 人与人之间完全本能的契合,是一件概率极低的事情,如果知识和涵养都不足以支撑的话,那么人际摩擦就会成为交流的常态。而如果有一个人知道你所有想要表达的意思,了解你所有表露出或者没有表露出来的情绪,他知道怎么说你才会开心,怎么说你才会接受……那就证明你面前的这个人有着极高的境界。而这种与他交流时的“随和与亲近”,更多的,是来自于他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君子始终在积累着的综合能力。 “听其言也厉”指的是,听君子说话,会感觉既严谨又准确。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厉”并不是指态度上的“严厉”,而是言语的内容极为精确,也极具说服力,他能够很清楚地知道问题在哪儿,并能给出言语的指引。 我们学习《论语》到现在,其实每个人都能发现,《论语》里孔子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听其言也厉”。无论谁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质疑,孔子都能清楚地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并且用最简练的语言,精准地指出,并且给予明确的指引,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 我们常说,语言是有力量的,而这样的力量来自于你对事物的洞察力;以及历经时间淬炼,在学习和生活中所积淀下来的判断力;最重要的,是最后对于问题的执行力。观察——判断——解决,是孔子在《论语》中落实到每一句话中的体现,也是给予君子们最为明亮的模范与参考。
- 137、为人篇:用慧眼辨别,用善恶隔绝——不做道听途说之人
本集《论语》文本: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这里的“涂”同“途”,而“道听途说”是一个被沿存下来的成语,顾名思义,就是指在路上提到,又在路上传播的意思。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为道德所唾弃的行为。” 这里说到一个非常常见的,自古以来就有的行为,就是人们太容易相信那些其实没有被验证过的信息,然后再从自己的渠道传播出去。 例(略) 不可否认,大家都是善意的,在看到这样子触目惊心的标题的时候,第一时间产生的情绪逼迫着你立马做出选择。而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手指只要轻轻一动,这样的信息就又从四面八方辐射出去,形成更大的影响。 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网络上的信息铺天盖地向我们袭来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分辨真假? 如果你是一个“主动出击”的人,你可以用你的逻辑推理和认知判断,去推测这个信息的真实性。我们得认同,没有依据的事情是不可信的,我们可以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尝试去找出这样的依据,从而推断事情的真实性。 比如:当你发现网络上出现这样的寻人启事,先看一看某地有没有这个名称的小区,和启事上标注的是不是同一个地方;再搜一下所留的电话号码是否有网络信息的留存,以及区段的显示,这些都是最为基本的调查和论证。 再比如:你看到朋友圈有人发某地火灾的消息,伤亡惨重,一片狼藉。震惊之余,你可以去搜索一下,有没有类似的支线消息的流出,还是仅仅“只此一家”。 什么什么又不能吃了?什么什么有致癌物质?养生要注意的事项……类似于这样的消息,有着基本教育素养的人,但凡用点心,去查阅、去思考,都能自行确认或证伪。 用智慧去判别事情的真实性,保证从你这儿流传出去的信息的真实性,这是一种难得的责任感。 如果你是一个“被动等待”的人,有句话叫做“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有些事情我们无法在第一时间判定真假,那就不如再等一等。 例(略)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做出明确判断,毕竟我们不在现场,也无法得知全部的准确信息。那么,为何要那么着急地做判断?为何不等一下,等到事情水落石出时再做评判? 人总是有着强烈的情绪驱使,那些夺人眼球的新闻标题和事件,总会在第一时间激发我们内心的正义感和同情心。 而我们要做的是,在消息就这么猝不及防袭来的时候,停下来,等一等,不是亲眼所见的不要轻易地相信,用智慧去做推断,用耐心“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那些在公共平台造谣的人被抓之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点,他们的目的单纯到只是想让自己发出的信息让更多人看到,让自己的言论被更多人重视,这是一种多么悲哀的幼稚…… 我们都在竭尽全力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存在感,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付出,潜意识里都在告诉这个世界,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自己。但很可惜的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穷其一生都难以做到,所以有些人选择用另外一种方式得到关注:说大逆不道的话,编夺人眼球的事,想着这样你们总能看到我了吧?那些转发和评论是他们兴奋的原点,也是他们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最卑微的“价值”。 而智慧的人,不会成为他们的“帮凶”。 不是亲眼所见的事情不要第一时间相信,那么是否亲眼所见的事情就可以马上决断呢? 社会是复杂的,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看到事物的一方面,却着急地把他当做全部来对待。 有一个泰国的公益广告很发人深省: 例(略) 我们总是自信地认为只要是亲眼看到的就是真的,既然是真的,就可以传播、定性和谴责。但我们看不到的是那辆打着双闪闯着红灯的出租车里,有着一位病重的,急需抢救的老人,但就因看到他闯了红灯就谴责这位司机的道德;我们看不到的是在岗位上打着瞌睡的同事,在深夜曾为了突发的情况,不得不在医院和家里来回奔波,但就因为只看到了她的瞌睡而吐槽她的态度;我们看不到的是那个在深夜大声哭泣的姑娘,倒是是经历了怎样的变故才会如此撕心裂肺,就因为她侵扰了你的休息而质疑她的素质…… 不要急着站在冷漠的高点下判断,让我们看得再多一些,让接受的信息再整全一些。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被谣言侵害过,如果你不幸有过,就会有一个这样的困扰:为何如此虚无缥缈的事情,在他们讲来却可以如此绘声绘色、真真切切? 例(略) …… 这样类型的谣言有没有似曾相识,它们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时不时地出现。如果我们冷静下来去判断其中的逻辑,总会感到非常可笑,这不成结构的推理,和栽赃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为何在那个当下就是有人会信,有人会传呢? 辩论大神胡渐彪曾经说过:谣言之所以会成为谣言,是因为没有人会在意它的真实性,人们只会在意这条消息够不够“鲜”,够不够“辣”,够不够成为饭后有趣的谈资。 是的,那些恶性的传谣者从不考虑事情的真实性,他们只是追求事情的新鲜感,更有甚者会为了夯实这件事情的真实感,加上“这是我亲眼所见”、“这件事情千真万确”的话语来增加被传谣者的可信度,从而让其成为下一个的传播者。真相不是他们所在意的,他们只要绘声绘色,他们只要八卦好听,他们又有多少人会意识到,这样的话会给当事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而当一件又鲜又辣的事情传到你这里,判断事情的可能性,想想传播的危害性,善良的你,有仁德的你,会做出应有的选择。
- 136、为人篇:六言六蔽——好的品质,需要通过学习来提纯
本集《论语》文本: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也。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这是一段孔子和子路的对话。孔子问子路:“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吗?”当子路表示没有的时候,孔子说:“来,你坐下,我来告诉你。” 而孔子在之后说的我们在前面好几讲中都提到过相关的内容,那么借由这段和子路的教导,我们一起来温故一下。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这句话是说追求仁德但不去学习,不去进步的人,会容易愚钝,容易犯傻。 所以说,如果光是有仁德的那颗心,却疏于学习,疏于长进,那么通往仁德的那条路也并不会很通畅,因为你没有足够的智慧和方法去实现自己仁德的目的,这未免太过可惜。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追求智慧的展现,却不去学习,就会变得飘忽和放荡。 智慧之所以被很多人所认同和追求,就是因为得到它并不容易。下过功夫的人一定可以了解,越好的知识,就越得花时间去钻研,去研究,要有足够的定力,才有可能去掌握这一层的智慧。是的,它需要你为此付出很多代价,时间、精力、财力、情绪……代价越大,就证明你所换取的收获越有价值。 而现在的确有很多人,他们是向往智慧的,也是知道知识的重要性的,但是遗憾的是,他们并不愿意往里过多投注。没有定力的结果一定是“半瓶水”的,那似懂非懂,却以为自己很懂的感觉,会使你变得飘忽和放荡,因为你从来都没有真正安定地扎根下来。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这里的“贼”指的是“贼害”的意思。是在说一个人讲究信用,却不学习提高认知,那么就很容易被人利用和伤害。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孟子也说“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我们在前几讲中反复在强调一个观念:我们面对的是复杂世界的构成,人和事都在不断变化着,如果只看到“信”往往就把控不好最终的方向。 不可否认,“信”是你一个好的品质,但是这个品质需要你通过认知的提升,更好地去加以运用。当你答应你的朋友以后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会帮助他,而当某天,他需要你帮他去做一件坏事的时候,你还要不要去遵守当时的那个承诺?人变了,事也变了,你对于当初的那个“信”如果不变的话,就会让自己受到伤害。“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与其紧盯“信”的手段,不如把目光放在人和事的意义与目的上。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这是在说,一个人喜好直率,但不好学的话,那么这就会是一个非常尖利刻薄的人。 我始终在强调,我们所谓的“直率”和“莽撞”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你在表达自我的时候有没有分寸感,有没有为他人考虑? 我们在之前“直而无礼则绞”这句话中分析过,生活中我们听到过的那些“我说话直,你别介意……”“我没有恶意,我说话就这样……”的开场白,那么之后说的,大概率都会是一些伤害人的话。 一个人的直率如果失去了分寸,那这完全谈不上是一个优点,你懒得去思考如何表达才更妥帖,如何表达才能避免伤害,你任由这种“直率”去让他人承担情绪和后果,这本质上,都是尖酸刻薄的。 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常见,就好比你买了一样喜欢的东西,你朋友看到后就不停地吐槽这样东西有多少缺点,然后否认你的决策,打击你的品位,完全不顾刚买完这样东西后,原本还有着不错心情的你,在他面前有多么尴尬和不悦。 “直率”是个好的特质,但是也需要学习,学习分寸的拿捏,学习察言观色的本领,学习为他人着想的良善。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一个人喜好勇敢,但不好学的话,就很容易犯上作乱。 之前在“勇而无礼则乱”中就和大家分析过,勇敢这个品质是最需要边界的,它需要其他品质进行扶持,不然一腔蛮勇着实可怕。 我们说越勇敢的人,就越需要有判断力,你得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用自己的智慧推动着自己的行为。而这样的判断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它需要通过学习获得。 是的,越勇敢的人,就越应该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勇敢;越勇敢的人,也越清楚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勇敢。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一个喜好刚正的人,如果不学习不进步,那么就会变得孤傲和狂妄。 什么是狂妄?就是那种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而别人都不如他的心理。这种心理为何会产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一个人太笃定自己所认同的观念时,与其不同的那一方,就很容易被看作异端,从而产生冲突。 而所谓“刚正”恰好有这一方面的因素存在,一个刚正的人意味着他有原则,有底线,有自己所认同的观念,这样的观念和底线是不容突破的。 但是我们始终倡导一种观念:再强硬的底线,都不意味着没有容人的空间,懂得站在他人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极为难得的“耳顺之德”。 真正的高人是随和的,是亲人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处事原则,但也并不影响与他人的相处之道。他们知道每个人的观念和想法都是他个人的人生总和,你可以不认同,但得明白,它有它存在的意义和理由。 我们在之前几讲中说到过“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说的就是即使恪守自己的道义,自己的原则,眼中也要有他人的存在,这样,就不会成为狂妄之人。 这句话中一直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没有了学习的把持,任何美好的品德都会被蒙蔽,有所覆障,所以不能通明。 “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刚”都是好的品德,而使用它们的那个人如果是好学的,是能够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那么这些好的品质才能以最纯粹的模样,去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 135、为人篇:欲望、好胜、贪心——谨慎面对每个人生阶段的问题
本集 《论语》文本: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在这句话里,孔子以年龄为标准,对君子进行了提醒,所谓“三戒”,就是有三个方面需要警惕和戒备。而正是这三个方面,在人生的三个历程上很容易给人造成影响。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这是在说,人在少年的时候血气未定,当身体不断在成长的过程中,心智还没有办法及时跟上,会显得不成熟,而这个时候需要学会控制自己源源不断的欲望。很多人会把这个“戒色”理解成“戒除女色”,而我们或许可以把它理解为欲望的一种表现而已。 在我们年少的时候,会滋长出很多欲望,首当其冲的叫做“物欲”。这个时代在飞速发展,好东西太多了,而少年很难去抵御这种物欲的冲击。当看到别人有好鞋的时候自己也想要;当看到别人用上了新的手机,于是也想把自己旧款的换掉;当看到别人能够过上奢华的生活时,就逐渐对自己当下的生活产生不满……于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学校里会出现那种攀比的状况,那些孩子比来比去,都是把自己最拿得出手的东西作为标准,去彰显自己外在的显贵。而那些对此也在意,但暂时还负担不起的同学,也常常会因为这一些差距而感到难过和自卑,我想,这就是物欲给少年们所带来的迷惑和困扰。 而我在之前的课中也说过,人的幸福感其实是有公式的——幸福感=能力/欲望。当你的欲望没有办法控制,不断在滋长的时候,你有没有衡量过自己的能力究竟有没有跟上?而当能力跟不上,欲望又很强烈的时候,你的幸福感就一定会在一个很低的水准上徘徊。而少年时期,我们的能力往往很有限,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幸福感的方法,就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欲望越低,幸福感就越强。 另一种欲望叫做“情欲”,这是很常见的,在青春期会滋长出的产物。我始终认同在少年时期,喜欢一个人是正常的,甚至是一件值得令人高兴的事,因为你已然可以发现别人身上所散发出的魅力,并被其吸引,这个过程是美好的。但为何很多少年在这个时期,会因为情欲的滋长而产生很多困扰和痛苦呢?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喜欢一个人的前提是,你得先懂得欣赏和爱戴自己。 语文课本上有过一篇《海的女儿》的节选,说的是小美人鱼因为得不到王子的爱,最终牺牲了自己,变成了泡沫……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底下的同学都很愤慨,他们一致认为王子是一个渣男,都觉得小美人鱼最后就应该拿那把尖刀去杀了王子,为自己的爱情报仇……我看到同学们都有着这样的反应的确会隐隐担心,于是我告诉他们,在整个故事中,王子其实并没有做错些什么,他和小美人鱼的信息完全不对称,而在这个过程中,王子的情感是自由的。 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件事:你要允许你喜欢的人不喜欢你,即使你已经爱得死去活来,这一点极为重要。我们大多数人犯的错误就在于,我们误以为只要我喜欢那个人,那个人就应该接受,就也应该喜欢我——你看,我对你这么好……但你真的搞错了,我们喜欢一个人,最大的原因是因为那个人身上有你喜欢的特质,是因为“TA很好”。而同理,你想要让他也喜欢你,最大的重点不是在于展现自己对其有多好,没有人会因为你对他有多好从而喜欢上你,你应该做的是,让自己成为那个值得被喜欢的人——你得让对方觉得,你有多好,不是吗? 是的,与其不断受情欲的控制,去追求,去渴望,不如把时间花在自己的提升上,去吸引他人。“王子”如此美好,能遇上和爱上都是一件幸运的事,所以我也希望,你能够被“王子”看到,从而去做那个值得如此幸运的人。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这是在说,人到壮年的时候,气血很旺盛,这个时候要警戒争强好斗的心理。和少年时不同,人到了壮年,身体已然发展到了极致,智识也已经相对成熟,经验也逐渐丰富,所以事事都要去争强,样样都要去争胜。 我们分两个层次来理解这句话。首先是字面上的“好斗”,壮年的时候容易冲动,遇事时血气一旦奔涌,就很难控制,这个时候容易产生祸端。 现在好多社会新闻里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本来可以很好解决的一件事,就因为在场的几个壮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句话,一个动作,就可以把事情搞砸,甚至有些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就比如在某个新闻中,有一个人在路上开车开得好好的,突然有人强行加塞,并且开窗辱骂,这人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猛踩油门开了赌气车,最终造成人员的受伤,自己也因为危险驾驶罪被起诉。 你看,本身占理的事,因为冲动,因为斗气,导致了不可挽回的结果,这就是好斗的代价。我在前几节课中说过,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好好沟通,用最低成本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有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从不赞成去和别人吵架,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面对的那个人是谁……保护好自己,就从“戒斗”开始。 而另一个层次的“戒斗”是说,当我们到了壮年的时候,各项阅历都逐渐丰满,不免会有一些傲慢的情绪滋长。正因为如此,每每遇到一些和我们意见相左的人和事,就总想着要强压一头,让别人顺从于你,这也是另一种“好斗”的体现。 而之所以这句话是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那就是因为孔子期待君子们不是那些恃才傲物的人,也不会是那些气场很硬的人,君子要柔和,君子要开明,君子要懂得“耳顺之德”。真正的君子不会因为对方的意见和自己不同,就一定要去争辩,而是以那颗强大的同理心和包容心,去理解,去参透,即使真的不认同,也会寻求最好的方式去解决。而这,才是君子应有的特质。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指的是年老的时候,气血衰弱了,要警戒自己的贪念。年老的时候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已然没有办法去劳动,去奉献,去有所得了,这种落差感会让人产生失落,也会让人有着极为明显的不安全感。 是的,安全感。人在什么时候会有安全感?就是当自己有所得的时候。你知道自己还能够获取,知道自己还存有价值,这个时候就是安全的。那人什么时候会失去安全感?那就是你明显地知道,自己的人生就只剩支出,没有收入,这种支出或许是时间,是精力,是财富……无论是什么,都会在你年老的时候,产生一种匮乏感,这种匮乏感,就是不安全感的最大来源。 而失去安全感的人,就会想方设法地通过外界去进行弥补。所以就能理解,为什么一些老人他们有些不舍得花钱?那是因为钱花了就没了,他们要把钱留着,才会有安全感的存在。又为何有一些老人会疯狂地买保健品?那是因为他们害怕生命的逝去,总想着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让自己可以更健康,更长寿…… 但是这些在你年老的时候,都会是困扰。你总是害怕,总是担心,不够坦然,也不够豁达,那就没有办法去享受晚年的时光,总是在这种不安全感的阴霾中,找不到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 而所谓“戒之在得”就是在说,年老的时候,不要总想着得到些什么了,尽可能地从容一些,尽可能地坦荡一些——坦然面对时光的流逝,坦然面对岁月的蹉跎。它们曾给你带来过年少时的青春,如此澎湃,如此激昂;就也得安然接受晚年时的衰老,如此安逸,如此安详。 在这句话中,孔子对于君子的三个人生阶段进行了提醒,“欲望”、“好胜”、“贪心”——这是三个在不同时期我们应该警醒的问题。谨慎地面对每个人生阶段的自己,是君子这一生都要做好的功课。
- 134、为人篇:如何选拔学生干部?——承担责任,比展现自我更重要
本集《论语》文本: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在这句话中,孔子从处事的角度来谈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君子之才,得依据一个重要的标准——“大受”,指的就是可以承担重任。而在判断“大受”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迷惑项进行干扰——“小知”,指的是一些体现在小事中的小智慧。孔子表示,君子不可以用那些小事来察知,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任,却可以让他们去做那些小事。 我们来仔细琢磨一下,在这句话中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实际上是做事上的区别。很多人在一开始的时候,习惯把重点都放在这些“小知”上,不断地去磨练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技能,不断地去扩展自己能力的边界。殊不知,当你真正开始处事的时候,更重要的是,你会如何处理眼前的事务?有没有办法去承担这个责任? 在这里我要谈谈现在很多学校选大队委的方法,在我看来,太多人喜欢用“小知”的标准去选拔人才,包括刚刚开始做辅导员时候的我也是一样。一张制作精美的竞选海报,再加上一段自己准备的个人才艺,表演完毕之后就开始竞选。而底下的代表们对台上的候选人们一无所知,唯独知道的就是他们的长相,以及刚刚所展示的才艺。那么选举的标准就大概率变成:我喜欢哪个人的外表,我喜欢哪个人的才艺……而当你用这种方式选出这十来位大队委员后,你是想让他们做什么呢?参加艺术节?参加个人秀?老师们一定会否认,说咋们选出的大队委员是要承担学校各项职务,是要真真切切为同学们做事的。那如果是这个目的,以才艺表演作为选拔方式的意义又何在呢? 曾经以这种方式选出来的很多大队委员,他们个个才艺优秀,好像样样都会,是旁人看上去的“全才”。而真的当他们戴上大队委标志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其中有些人根本难堪大用,交代的事会忘记,安排的任务会推脱,甚至有些活动安排,也会因为自己的私事放鸽子……他们好像就只对自己的事感兴趣,一旦面临相对复杂的人或事,他们根本无暇顾及,也无力操作,这不免让我对这种选拔模式产生怀疑,并着手改变。我发现,当做一件事的时候,目的一旦模糊,我们所采取的决策就会失去方向,依凭着既有的惯性去做事,老师们会说:这样的选举模式,向来如此……但,向来如此,就是对的吗? 在我看来,我们要选拔的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大队委员,比起那些外在的才艺,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如何思考,如何去应对不同的人或事,然后用思考启迪着自己的观点,用思考牵引着自己的行动,在这其中去找寻最好的解决之道。我需要的大队干部,他们必须要比大多数的孩子看得更多、听得更多、想得更多。从而形成一个更多元的、有基本行为逻辑、甚至不用牵着,稍加点拨就能行动的人。 而正是带着这样的目的,我们的选拔模式就不再是简单的才艺展示,我会让他们在展示前随机分为几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最终的呈现,这几年的呈现方式有辩论、演讲、情景表演、访谈等。在这些相对较复杂的任务中,他们需要相互合作、分工、协调,当每个人都被安排到任务的时候,你可以观察他们是否可以做得到,做得好。而最终呈现的形式,你也可以看到他们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可以了解到他们在面对这个复杂议题的时候,是如何抽丝剥茧地去整理,是如何深入浅出地去整合……而以上这些,是更能看出一个学生干部是否能够胜任的重要参考。 是的,考察才艺,你看到的是“小知”,观察他们如何协作,如何处理复杂问题并且加以表达,你看到的则是“大受”。 而在当今社会,“小知”和“大受”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发?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不要仅仅把目光放在“小知”上,“小知”意味着你只能看到自己,局限地把重心都放在自我身上。而要学会让自己成为可“大受”的人,可“大受”的人意味着你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想得更多,你懂得配合,懂得协作,懂得沟通……当你把眼光放在任务的完成上,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极具责任心,且能够综合运用自己各项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极具价值。
- 133、为人篇:心中有自己,眼中有他人
本集《论语》文本: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在这句话中,孔子提出了作为君子的四项准则:把道义作为根本,依照礼来实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诚信的态度去完成。 我们先来讲“义以为质”,所谓把道义当做本质。这里的“义”意味着符合天理,符合道理,一件事情合不合适,能不能做,那得看这件事能否符合天理,能否符合良心,都能契合,就是“义”的体现。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作为君子,内心一定得是有原则的。 有一句话我一直挂在嘴边:看一个人多值钱,就得看他的原则有多值钱。而我在之前的课中也讲到过,我们很习惯去退让自己的原则,所谓“原则上可以”和“原则上不可以”,几乎都是有斡旋余地的。那么这些就根本谈不上原则,你的“弹性”会给人一种进退自如的随意感,而一个什么事都好商量的人,没有任何自我的底线可以坚守的人,往往不那么值钱,别人随处都可以找到讨价还价的余地。而真正的原则,指的就是有明确的观念,能够坚守自己的底线,这样的人,才更具价值。 例略……………… 是的,坚守自己内心的道义,坚守自己内心的原则,就是“义以为质”最直观的体现。 “礼以行之”指的是行事的过程中要讲究礼。儒家特别讲究“礼”,这个“礼”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是各种礼法,而转换到现在的生活,我们把它理解为我们德行的体现,最外在的那一层,就是礼的体现。 我们前面说到“义以为质”,说人要有原则,但有原则是不是就意味着碰到和自己原则相悖的事就要硬刚?很显然不是的。即使遇到冲突时,能否圆润地处事?能否不轻易翻脸?能否妥帖应对?这是“礼”的体现。 例略……………… “孙以出之”中的“孙”同“逊”,是谦逊的意思。“出”是表达和发言。它的意思是,和人沟通的时候要谦逊一些,表达的时候也要更得体一些。 生活中的沟通是一件需要刻意训练的事,但很可惜,很多人并不在意,总是凭借着极为野生的状态去说话,这就容易造成很多麻烦和困扰。 其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叫做,说话的时候不过脑。这是沟通中最忌讳的行为惯性之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完全不考虑这句话会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以及对方听到这句话后的感受与反应。然后把它归结为“我就是这么一个直来直去的人”,或者“是你太敏感了”……这真的是太不合理了,你在表达的过程中丝毫不考虑别人,然后期待所有人的态度和反应都要顺着你,那么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碰到带刺的事物,人们都会选择避而远之的原因了。 而在我们这个时代,说话的途径不仅仅是面对面的口语,还有一种常用的平台叫做网络媒介。那么在网络上的表达要如何做到谦逊和得体呢? 大家有没有过以下这些困扰: 1、和别人联系工作时,你刚刚回过去一段文字,对方回过来的就都是30秒以上的长语音。你耐着性子仔细听,却发现这好几段几十秒的语音里充满着口语化的废话,而听完后就是这么一件简单的事,50个字以内也足以说清,却花了你好几分钟的时间去拿着手机仔细听。 2、微信里突然冒出的一句“在吗?”之后再也没有下文。看着这陌生的名字和头像,你一时不知道应该回复在与不在。 3、需要寄快递的时候让对方输入信息,他却把姓名、地址、电话分好多条分别输入,让你在输入快递单的时候来回切换。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提升沟通成本,浪费别人时间的行为,是不得体的。 我们时常在联系对方的时候习惯以自己为主,只要自己能够方便了就行,却往往忽略了对方的时间成本。 试着在微信沟通的时候不要去发长语音,输入言简意赅的文字表达意思,就能节约对方逐条去听的时间,并且就能快速做出回应。 试着在找对方的时候,用一段完整的话说明来意,而不仅仅是个“在吗?”给予对方时间想好用最合理的方式来回复,避免双方的尴尬。 试着在输入地址的时候整段输入,让对方可以在粘贴信息的时候更为便捷。 在网络上的沟通也是一样,谦逊和得体意味着你有多为别人考虑,而一个习惯为别人考虑的人,才是一个人们乐于打交道的人。 最后是“信以成之”,指的就是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去做到。 这个观念在前几讲中已经和大家阐述得很具体了,其实我们都知道诚信的重要性,但是为何会有这么多不诚信的人和事出现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太习惯轻易承诺。 是的,慎重对待你的承诺,你的每一句话都是你信用的堆积,而信用堆积起来不容易,崩塌时却极为简单。 以上就是君子的四个准则,有些人会说,要成为君子太难了,这么多条条框框需要去遵守,需要去努力,即使想做也未必能够记得住。但在我看来,所有有关于君子的准则,无非也就是关注好自己的同时,也要看重他人。一个心中有自己,眼中有他人的人,无需刻意去记,自然会走在一条通往君子的道路上。
- 132、为人篇:贤者四避——选择的重要性
本集《论语》文本: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这里的“辟”同“避”,是避开的意思。这句话讲的就是“贤者四避”。 贤者辟世——贤者要懂得避开乱世。 当发现眼下的世道是浑浊的,是动荡的,那么就不要参与,不要深入其中。 《论语》里记录了很多当面对乱世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的句子。比如“邦无道,危行言孙”、“邦无道,免于形戮”、“邦无道,谷,耻也”、“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这些话都在阐明一件事,那就是在乱世期间的处境,是危险的,而当一个国家处于乱世的时候,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做太多改变的。那么对于贤者而言,如果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不要勉强,不如选择避世,远离名闻利养,尽可能地避免灾祸。 其次辟地——次一等的逃避到另一个地方去。 “辟地”就是择地而居。避开危险的地方,避开不好的地方,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居处,很是重要。《论语.泰伯》中就说到“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进入危险的地方,也不要住在动乱的地方。 其次辟色——再次一点的要避开不好的脸色。 我们说在古时候,贤人为君主做事,但是君主却并不一定会信任和重用他,而这种“亲小人,远贤臣”的内心一定会于外在体现,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就是脸色的变化。作为贤者而言,当你发现君主的脸上已经出现了不好的脸色,逐渐开始怀疑和疏远你的时候,那么,灾祸就会离你不远了。而在历史上,因此而遭难的贤臣数不胜数,他们都觉得只要我是对的,我就可以直言纳谏,却忽略了眼前这个人的秉性,忽略了说这些时眼前这个人的脸色。之前的课中我们也说到“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就是告诫我们,相处时一定要关注他人的脸色,一旦发现脸色不对,就得立马调整,不然就是眼瞎,也会让自己陷入危险。 其次辟言——再次一点就要避开恶言恶语。 当你听到一个人对你恶语相向,很不体面,很不妥当的时候,对于贤者而言,不要与其冲突,避开他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前面所谓“辟色”是能不见就不见的话,那么这里的“辟言”则是即使不得不见,那么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贤者是能够判断眼前这个人的品质的,当他发现这个人没有办法与其相处的时候,就一定会选择远离他,不要被其影响。就好比孔子和阳虎二人是不对付的,阳虎相见孔子,都被孔子避开,但两人都在鲁国,阳虎还是凭借计谋把孔子堵在了路上。虽然不得不相见,但是孔子仍然敬而远之,不与他讲话,不与他相交,尽可能地隔断与他的关系。 是的,当你实在避无可避的时候,即使在一个时间和空间里,也可以屏蔽掉联系,这是贤者的选择。 以上就是“贤者四避”的内容,那么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这“四避”又有着怎样现实的意义呢?我想,当你读完这“四避”之后,你会非常明确一件事——选择很重要。 樊登先生有一个观念非常棒,他说如果我们把这“四避”引申到我们的社会中,所谓“辟世”,就意味着我们要选择一个好的行业。行业就相当于世道,当你发现一个行业正处于这个时代的末端,是一个“夕阳产业”,马上就要被淘汰了的时候,那么即使条件再好,这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你要懂得避开。 而所谓“辟地”指的是你得避开不好的地方,选择一个好的公司。一个好公司可以提供更好的资源和机会,一旦这个平台选择正确了,才会有更多可以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 而“辟色”和“辟言”就意味着如果可以的话,你得选一群好的伙伴或者领导,当人的秉性和观念一致了的时候,那种合力的形成才是最有推动的。远离那些整天负能量的人,那些难看的脸色,那些刺耳的话语,都不应该是你工作时的障碍。 是的,选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得要有选择的权利。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讲,我们努力的意义,就在于能够给我们未来的人生带来充分的选择权。所谓幸福的人生,都是由选择权带来的。什么人最幸福,时时能选择的人最幸福;而所谓的无奈指的就是,遇事没得选,或者被迫做选择……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给未来的选择权充分赋能。 好好努力,好好奋斗,愿我们所做之事,所遇之人,都能是自己喜欢和向往的。
- 131、为人篇:比生命更重要的选择
本集《论语》文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里谈到“志士仁人”的概念,孔子表示,志士仁人,没有会为了求生,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的,却能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成全仁德。 其实我们学了这么多章,一定程度上也能了解,孔子对于生命的态度是谨慎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夫子都会主张“全身而退”。比如我们之前一讲所说的“邦无道,免于形戮”、“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等。而在这句话中,夫子对“志士仁人”有着极高的期待和要求,他认为,要被称之为“志士仁人”,就一定得有为仁德而献身的勇气。 我们说一个人为了活下去而求生没有错,但如果为了自己的求生,而损害了仁德,那么就会带来更大的损害。 前阵子有部电影叫做《悬崖之上》,由雷佳音饰演的谢子荣和同伴作为地下党一起被敌人抓到,敌人想从他们口中问出我方的情报,那几个壮士誓死不说,最终不得不面临被枪毙的结局。而就在这群人被枪毙的时候,谢子荣的求生本能被完全激发,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不惜出卖组织情报来换得求生的机会。而正是因为他的出卖,使得我方的特工一个一个被敌人捕杀,差一点就使得任务失败。 我们理解一个人在极端情况下求生的本能,但如果这样子的求生换取的是仁德的丧失殆尽,换取的是他人的危险处境,换取的是理念的崩塌,时代的没落……那么,这种“求生”是为人所不齿的,也是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所以孔子说到,志士仁人也懂得求生,但是这种求生是有前提的,如果求生的代价是损害仁德的话,就没有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英雄人物:刘胡兰、赵一曼、叶挺、方志敏……这些都是“无求生以害仁”的典型,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理想,都有着自己的仁德和道义,即使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都如此坚定从容,这才是我们所敬仰的对象。 而所谓“有杀身以成仁”更是在说,这些志士仁人不但不会因为求生而损害仁德,更会愿意牺牲自己去成全仁德。 有些同学会问,这有什么区别吗?这两个部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被动和主动。不会因为求生而损害仁德是被动的,当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不会妥协;而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成全仁德是主动的,在他们心中,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 那到底有什么会比生命还要宝贵呢?我想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或许意识不到,我们身处的时代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盛世。而在那些动乱时代,当整个国家和社会都面临停滞甚至崩塌的时候,就一定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存在。 去年是我们建党一百周年,我们回顾了很多在建党初期时的历史,知道那些革命先辈们是如何从那一段岁月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从而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而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们也极为清晰地了解到,这每一步,都有代价,这每一步,都有牺牲。 有一部电影叫做《革命者》………… 还有一部电影是《1921》………… 而之所以会这么选,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在那个时代,一定是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可贵,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它们。也正因为他们的“杀身以成仁”,铸就了我们今天的盛世太平。我想,这些英雄都是“志士仁人”最好的代表。
- 130、为人篇:看得到未来,也看得到他人
本集《论语》文本: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是一句极为耳熟能详的话,它告诉大家,一定要有长远的考虑,不然就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人们始终认同这句话的原因是,它教会我们的是要做一个能够谋虑深远的人,学会更为成熟、周祥地思考和处理问题。 而有一个说法我很是认同,我们说这句话中的“远”,不仅仅要把它理解为“长远”的意思,更是要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别去看待。 首先我们来看时间上的“远”,它指的是遇事想得要够长远,而不仅仅停留在眼前的当下。 我们在历史课中都学过林则徐禁烟的故事。在清朝道光年间,英国人不断地向我国输入鸦片,使得当时清朝的国民都沉浸在鸦片的荼毒之中,整个街区都是鸦片烟馆,里面躺着一个个萎靡的国人,靠着吸食鸦片混沌度日。而在1820年到1840年期间,清朝外流的白银就高达一亿两,其中最大的输出就是鸦片,面对这样的国家,当时很多人的心态是任其发展,因为毕竟没有对现在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响,日子照过,饭照吃,只要不影响现在的生活,那就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地去处理。 而两广总督林则徐看到的就不仅仅是眼前,他主张坚决禁止鸦片,在呈给道光的奏折中清楚地写到“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若仍然这么视而不见,那么数十年后,中原就没有可以抵御外敌的兵士,也没有可以充饷的银子,想到这里,怎能不发抖呢?)而正是这样的奏折,坚定了道光的决心,下令让林则徐主持禁烟。 我们想一想,林则徐为何和别人想的不一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别人都想着眼前生活的时候,他想到的却是若干年后的民族危难。他看到了眼前局势的崩塌,当这样的逐渐崩塌迟早有一天会造成大祸,如果放任不管,那么这样的灾祸就会近在眼前。而看得到未来的人,才有心思去改变。 对于我们学生而言也是一样,很多孩子对于学习很懈怠的原因就是,他只能看到眼前。眼前的作业是痛苦的,所以逃避;眼前的上课是烦人的,所以敷衍;眼前所有需要我花时间,花精力的事情都是暂时看不到回报的,所以放弃……但是眼前的游戏是爽的,眼前的玩乐是爽的,眼前的放松是可以带来即时的欢愉的,所以充满向往……而这些,都叫做只顾眼前,不顾将来,你的目光太过短浅,你根本看不到未来的样子,也意识不到人生的漫长,只能等到那个时候,你才会看见眼下的困境,而这,还来得及吗? 而真正看得到未来的学生,往往是会提前准备的。想要考取好的学校,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得着手准备;想要获得理想的工作,那么从毕业前几年就得厘清思路,找准方向;想要有着拔擢的能力,那么在日常就会做好积累,勤于练习,不断试炼…… 是的,但凡你能想到以后的选择,就势必会从现在就开始准备,你的状态始终是向上的,是积极的。而人一旦想得不够远,觉得当下的安定会是长久的安定,那么人就会放松,会懈怠,时间一长,自然就会出现问题。“想得远”是一种思想警示牌,它能够让你时刻保持警醒,维持好自己的人生状态。 如果你常看棋类比赛,尤其是围棋比赛,可以看到选手们每下一步都会思考很久,很多人不怎么下棋的人会觉得很奇怪,明明很明显的局势,为何要思考这么久?那是因为你就只看到下一步,而那些棋手想到却是更后面棋局的阵势,每一步都有多种可能,每一步都能够改变局势,而在这个当下就都要考虑周祥。所以有人会说“善弈者,通盘无妙手”,那是因为当每一步都能够长远考虑的话,无需“妙手”的挽回,而是步步为营的妥帖。 另一个“远”的面相是空间上的“远”,不仅仅要在时间上想得长远,更要在空间上想得周全,想得多,要为其他人或者其他地方考虑。 例(略)……………… 现如今,我们对于很多问题都表示关注,冰川融化我们在意、城市污染我们在意、资源利用我们也在意……为什么会在意这些看似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影响的事?那是因为,这些如果无人在意,觉得这些都离我们太远了,不关我们的事……但凡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不会采取任何措施,那么迟早,这些都会变成我们自己的事。 所以,当我们在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提醒自己的思维模式,要学会更长远地、更多方面地考虑问题,看得到未来,也看得到他人,就能从“当下”的迷局中走出来,更为积极、更为坦然地去面对生活。
- 129、为人篇:警惕“自我合理化”的陷阱
本集《论语》文本: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这两句话是子夏和子贡两人对于过错的讨论,子夏说的是“小人之过”,子贡谈的是“君子之过”,我们可以结合着一起看。 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会掩饰。”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好比日月食:犯错了,人们都看得见;改错了,人们也会仰望着他。” 我们可以发现,小人和君子对于过错的态度,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小人会掩饰自己的错误,而君子会更为清晰地意识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很多人会认为,所谓小人犯错,一定是故意掩盖的,他明明知道自己犯了错,却刻意不让人发现。这当然是一种常见的情况,但我更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一直说“小人”指的是普通人,他们的学识和修养还不够,所以有些行为的偏差就很正常。而一旦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小人身上有的一些行为,实际上是人的本性使然。而为何犯错后会有所掩饰,那也是因为,人的自我感觉本来就是极为良好的。 当谈到人对于自我的感觉的时候,我们来阐明一个观念,就是人给予自己的反馈分为两种,一种是高反馈,一种是低反馈。 高反馈的内容包括拳击、赛跑、考试、下棋……这些直接能够量化的,明显能够分出胜负的,可以直观感受到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是比较容易对自己做出准确判断的。 低反馈的内容包括人缘、思维、审美、幽默……这些事情不能够量化,没有直观的评判标准,所以如果要在这些领域对自己进行判断,那么结果就很可能不准。 而我们在上一节的内容里也重点强调了人对于自我的归因是不同的:当我们成功的时候,我们常用的是内部归因:才能、动机、努力、品格……造就了我的成功;当我们失败的时候,我们常用的是外部归因:环境、机遇、难度、他人影响……这些导致了我的失败。 是的,当这种“自我感觉良好”再遇上“错误归因”,就会激发人们那种非常强烈的自我合理化。 就比如经常揍孩子的父母,他们为何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为何会掩盖自己的错误?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犯错而不想让别人知道,更常见的情况是,他们完全不认为自己犯错,他们有着强大的自我合理化,来修正自己打孩子的行为。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父母打孩子的时候喜欢说这么一句:“你不要逼我揍你……”我们仔细品品这句话,他是在说,我揍你的原因都是外部的,是你不听话,是你不乖,是你没有达到我的要求……而我本身是好的,我是善良的,我是通情达理的,我是公平的……而一旦这么想,打孩子的行为就变得如此顺理成章。 又好比我们很多同学考试没有考好,他们也并不是想要故意掩盖自己没考好的事实,但为何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呢?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有些人很难去接受自己还太弱的事实,从而觉得这次的失败只是因为试卷太难了,昨晚没睡好,复习的没考到运气也不好……而我本身是聪明的,是认真的,是有效率的……而一旦这么想,你在这次考试中所犯的错,就被统统掩盖了,你根本没找到原因在哪儿,也就无从下手去修正。 所以,我们说“小人之过也必文”,并不是说小人会故意掩盖自己的错误,而是说对于很多普通人而言,我们往往会掉入这种自我反馈模糊和错误归因的陷阱里,从而产生自我合理化的力量,去掩饰错误本身。而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这是陷阱,你一旦掉入其中,诚然会让自己更舒服一些,但是也就白白浪费了一次修正错误的机会,那么这个错,就真的白犯了。 那我们再来看君子,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在于,他们有着学问和修养的加持,胸怀坦荡,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使命。而当君子犯错的时候,他们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方法,去面对他们的错误。 我们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子也始终认可,是人都会犯错的,但犯错后的表现才能证明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在之前“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中已经明确阐释改错的重要性。 而在这一节中,我们要谈的是,越成熟的人,越聪明的人,就越能看清错误的本质。他们懂得人性的弱点,就不会被其欺骗,被其牵着走。 是的,当自己犯错的时候,明确反馈,找准归因,就可以找出自己真正的问题在哪里。而人,都是在错误中学习,并且修炼自身,只有这样,你所犯的错误才会有它的价值。
- 128、为人篇:把控错误的代价,要在过错中成长
本集《论语》文本: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这句话是在讲:人哪,有了过错不去改正的话,那就真的是过错了。 其中我们接受到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那就是但凡是人,就一定会犯错的。即使如孔子一般的圣人也同样如此。《论语.述而》里有句话说“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孔子是在说他真的很幸运,因为他有了过错,就一定会有人指出来,而这样,他就能马上意识到,从而修正它。同样在《论语.雍也》里孔子评价自己最喜爱的弟子颜回的时候说“不迁怒,不贰过。”意味着颜回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在《论语.学而》里还有句话是“过,勿惮改。”说的就是有错误就一定要有勇气改正。 你看,在《论语》中,就是有一个如此明确的概念,那就是人不可能不犯错,人性的特点就是如此,时刻都要受着本能的诱惑,去动摇自己的意志,去弱化自己的行为。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得要去和这些做抗争,犯错之后的改正,就是最好的抗争方式。这意味着我们有着向好的心,意味着我们可以从犯错中找寻价值。 但有些同学就会有所质疑,那明明都知道是错了的事,为什么会有人不去改正呢?那么我们就要回到错误本身来谈问题,其实每一次错误的背后,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很多人之所以会不在意,那是因为这些代价不够重,不够痛。 …………………… 是的,有过代价的错误一定会逼迫人改正,但是我想要说的是,正因为这样,才不要等到代价足够大的时候才去悔改。要知道,有些过错能够改正,但有些遗憾再也无法弥补。 所以孔子也说“每日三省吾身……”其实就是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如果发现错误,一定要及时改正,不要因为麻烦而偷懒,更不要因为没有代价而忽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改正了的错误叫做成长,不去修正的过错,才是人生的荼毒。
- 127、为人篇:注意“内外归因”的影响
本集《论语》文本: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在这一讲中,我们把三句话放在一起说,在这三句话中,所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随事要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我们先来看这些话中的一些概念: “怨天尤人”是一个典型的贬义词,指的是遇到事之后,觉得都是别人的问题,和我无关,所以才会怨恨天命,责怪别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要求我们在责备自己的时候要严格一些,而对于别人则要宽待一点。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又是一句阐明君子和小人区别的话语,说的是君子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小人则总想着推卸责任,撇清自己。 我们可以发现,这三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相似的,就是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它呢? 这就得牵涉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那就是人的归因在不同状况下,是不一样的。所谓“归因”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它指代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一般分为“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 所谓“外部归因”是指客观原因,比如环境、机遇、难度、他人影响等。而人们总习惯于用外部归因去解释自己的失败。 就好比当你考试考砸的时候,我们会说是今天的题目实在是太难了(难度);会说家里邻居最近装修,真的很影响复习(环境);我复习的东西今天都没考到,太背了(机遇);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总是走来走去,真的很分散注意力(他人影响)…… 你发现没有,每当人们自己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总习惯于“外部归因”,因为这是偶然的,这是不可控的,下次或许就不这样了……只有这样想,才会让自己更为坦然和舒服,不必遭受太多精神的困扰。 而有趣的是,同样的“外部归因”,人们习惯用于解释自己的失败,却也热衷于解释别人成功的原因。 当同事有了晋升的机会,在旁人眼里,或许是因为他所在的这个部门的确是公司里最好的部门,他才会有这样的机会(环境);或许是因为他运气不错,正好做成了一件老板看重的事情(机遇);今年公司晋升的门槛真的不高(难度);他能升得这么快,一定是有人在帮他(他人影响)…… 是的,这样的“外部归因”在别人成功的时候也非常好用,那是因为这些偶然的、不可控的因素,会帮自己消除掉很多负面的情绪,也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糟,差距也没有那么大。 而“内部归因”是指主观原因,比如才能、动机、努力、品格态度等。和之前相对比,有趣的是,人们会习惯用内部归因去解释自己的成功。 就好比你赢得了一场比赛,我们会说自己真的具备这方面的天赋(才能);我就是因为有了这个了不起梦想,才让我有动力可以走到现在(动机);我在准备期间真的很上心,每天都做好着充分的准备(努力);对于这次的比赛,我极为看重,因为这是证明我能力的最好平台(品格态度)…… 你看,当自己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就不自觉地进行“内部归因”,因为这是稳定的,是可控的,这一次的成功全靠我自己……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容易帮助我们找到自信与尊严。 但是,同样的“内部归因”,人们习惯用来解释自己的成功,却也习惯用于解释他人的失败。 当同事因为项目没有做好而被老板骂的时候,在旁人眼里,这或许是因为他本身就没有做好项目的能力,这本身就是在勉强(才能);他本来也就没有特别想要做好这个项目,做砸了也是正常的(动机);经常看他准时下班,也没有看他有多认真对待(努力);这个人本来就是一个懒散的人嘛(品格态度)…… 是的,“这个人就这样……”是人们常常用来诠释他人失败的原因。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当我们理解了这个之后,我们就能清楚地发现,那些所谓“怨天尤人”的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怨气?就是因为有这种强大的自我合理化的影响,在这些人看来,我的失败都不是因为自己造成的,我的失败都是外部的原因,是运气不好,是机遇不好,是难度太大,是他人影响……而看似是贬义词的“怨天尤人”,却不知,人们常常用这个来让自己享受片刻的舒服和心安。但是,这完全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所以孔子会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要想远离这样的哀怨,要想向君子靠拢,那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能习惯用“外部归因”去解释自己的失败,而尝试要用“内部归因”去找寻自己的问题;也不能习惯用“外部归因”去觊觎他人的成功,而是用“内部归因”去肯定别人的实力。 当然,之所以这会是很多人的自然反应,就是因为这是人性使然,如果要做到“不怨天,不尤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自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也就是为何孔子会发出“知我者其天乎!”(了解我的只有老天了吧!)正因为它不容易,才更有去做的价值,也是每个人精进成长的方向。 那应该如何去做呢?孔子给出了“下学而上达”的指引。对于孔子而言,下学人事,上达天命。我们从中可以理解到的是,如果“上达”是我们的梦想和目标的话,那么“下学”就是我们势必要历经的过程。注意归因带来的影响,从小事做起,慢慢地改善,逐渐的提升。
- 126、为人篇:有过思考的语言,更值得相信
本集《论语》文本: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这句话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字“怍”,意思是愧疚,脸红害羞的样子。而孔子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如果说话时大言不惭,显示出毫不愧疚的样子的话,那么要把事情办好,是很困难的。 而说到“其言之不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这样的人,喜欢拍着胸脯说话,一副信誓旦旦,势在必得的样子。那是什么让他们有着这样的表现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人过于乐观,缺乏足够的经验。而一个不知道何为困难的人,就天然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容易的。 这就好比我在学校里,需要找学生上台发言,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听到有这么一个任务,毫不犹豫地接下来,然后信誓旦旦地表示这很简单,可以做好。而往往这样的人,最后呈现出的结果总是不如人意。他们太过自信,完全没有意识到眼下的这件事与自己的匹配程度,然后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显得松垮,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真正靠谱的同学,在接到一个带有困难属性的任务时,是会略显犹豫的,在这个犹豫的过程中他想到的是,这件事情与自己当下能力的匹配程度究竟是多少,如果相差太远,这就不是一个好的机会,如果相差不大可以挑战,那么才会接下。而正因为有了这一层的犹豫,在接下任务后才会去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去做,用这样的思考去推进他的行为,最后尽力达到理想的目的。按着这样的思维逻辑顺下来,无论结果如何,你都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儿,从而让这件事对于自己的意义趋于饱满。 是的,遇事的时候不要急着夸海口,说大话,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能耐。这样用语言所彰显出来的能耐是不牢靠的,一攻即破,一冲即散。我们倡导的是,遇事之后谨慎地去说话,而这样的谨慎是基于充分思考的前提,有过思考和衡量的语言,更值得让人相信。 所以,当你遇到别人找你帮忙的时候,不要想都不想就答应,信誓旦旦地保证能够做好。要知道,你的语言可以影响你的思维,你的思维可以影响你的行动,这绝对不是一个谨慎办事的态度。“包在我身上”这样的话语和态度,所展现出的是一种对于未知的漠然,当一个人不考虑事情的复杂性的时候,那么就一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而讲到这儿,我想起以前大学时期的一位学长,他是一个电脑高手,几乎所有电脑的问题到他这儿都能迎刃而解。而有意思的是,就是这么一位高手,每当有人拿着电脑找到他寝室,需要他帮忙的时候,他总是先看看机器,然后很谦逊地说道,我大概知道问题在哪儿,要不你先放在这儿?我试试…… 是的,越靠谱的人,就越不会说大话。